德国哲学家卡西尔说:“风平浪静时人是想不起上帝的,只有在充满风险和不确定的地方,信仰和祈祷才会盛行。”
今天的启发来吴伯凡老师。他讲了自己做伯凡日知录的历程。
看到有意思的内容,可以随手拷贝粘贴到备忘录里,可以收藏起来,留待日后再看。两年的时间里,我粘贴在“备忘录”、“印象笔记”里的文档竟然有2800多个,收藏的内容有900多条。
我尴尬地发现,收藏即封藏,粘贴即冷冻,如此多的内容,我当时认真读过的不多,回头细读的更少。每天的随手收藏和粘贴,让自己产生了一种自欺的获得感,“多鸟在林”让自己觉得“一鸟在手”不再重要和必要。
对错过新知识、新信息的恐慌,让我孜孜不倦地粘贴、收藏,结果收获的是一堆与自己无关、完全经不起审计的知识和信息,而自己的知识账本上真正靠谱的“净资产”越来越少。于是,我体会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恐慌。
一直自诩为终身学习者,热衷于收藏、粘贴不说,还很乐于写笔记。我检查了微信收藏、百度网盘笔记、印象笔记、读书笔记、吾记日记。果然收藏即封藏,粘贴即冷冻如果不是偶尔查看资料想起来去翻看,对长篇的基本上就没有读完过。
反思,自欺的获得感是有的。那我要怎么办?像伯凡老师一样,做深度思考,也做一份日思录?
有那么一刻是有的,但冷静下来,做不到也没有必要。
当然可以这样做,但绝对不是现在。
有些顿悟需要时间,没有对应的经历,未必能有深刻体会,做也流于表面,为什么要去做。
有些知识属于涉猎,作为查找就好。要去花时间深究没那个功夫,浅尝辄止又毫无意义,还不如收入我的藏经阁,需要的时候来查阅就好。
需要深究锤炼的,自然愿意花时间花精力去死磕,变成自己的。
就像今天做的决定,去读《红楼梦》。这个机缘巧合,来自董梅老师的一句话:红楼梦始于宝玉黛玉的玉石姻缘,但落脚却是大爱,是对万事万物之爱。和罗兰的那句看透生活的真相,依然热爱生活,不谋而合。
爸爸书柜里的大部头我都懒得看,现在回想挺后悔,杂书我都看完了,连《家庭中医》都看了,完美错过《毛泽东选集》《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也不是没翻过,翻过好几次都读不下去。
有些山是一定需要爬的,早晚而已。为什么以前不想读,现在可以被打中,还是哲学家参的透。
“风平浪静时人是想不起上帝的,只有在充满风险和不确定的地方,信仰和祈祷才会盛行。”
现在想读,应该就是需要信仰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