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读书
被父母不小心“杀死”的孩子

被父母不小心“杀死”的孩子

作者: 刘九十九 | 来源:发表于2018-02-25 18:09 被阅读38次

    很想推荐这本书——《无声告白》

    特别是父母或者计划要为人父母的人,都可以看看。

    诚实的说,这是一部不够有趣但是足够优秀的作品。这本书的中渲染的气氛比较沉闷,所有角色都充满了情感压抑的苦闷。整个故事也很简单,讲述了美国俄亥俄州小镇上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里的一个少女的自杀案,以及描写事情发生之后各种人物的焦虑反应和整个家庭关系的重新整理。好在作者的叙事能力和小说技法很高超,将一个小故事设计的非常精巧,让人有读下去的欲望。


    首先,来说说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们:

    1、莉迪亚的妈妈玛丽琳

    玛丽琳和莉迪亚的母女关系,正如世间所有的母女一样,看似亲密无间实则无限疏离,每个母亲都想要把自己的女儿打造成自己向往的样子,玛丽琳也一样。但是她在教导莉迪亚一定要成为女医生的时候,仿佛忘记了,她自己曾经是如何拼命的想要摆脱自己母亲的教导。

    玛丽琳的母亲是个家政教师,精通家务,认为女人就该找个好男人嫁了,一辈子专注于相夫教子操持家务。她自己是这一套逻辑的拥趸,也是坚决的执行者,但是她自己也没有摆脱被男人抛弃的命运,自己独自将玛丽琳带大。即使如此,她依然相信那一套依靠男人的老旧想法,在玛丽琳考上大学的时候也只想着:“你知道,你会遇到很多优秀的哈佛男人的。”

    玛丽琳厌恶被限制在灶台的生活,讨厌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家庭,一心想要的是和母亲的人生拉开差距,她梦想成为医生,成为不依靠取悦男人生活的独立女性。可惜她没有达成自己的愿望,而是遇到一个男人,早早的怀孕生子,中断了学业。这也成为了她日后从家庭叛逃、近乎疯狂的寄希望于莉迪亚,以及终日郁郁寡欢的根源。

    2、莉迪亚的爸爸詹姆斯

    詹姆斯是个极力想要融入白人圈子的华裔。他是第二代移民,父母都是做苦力的,他因为自己黄种人的面孔而受尽了排挤,因此一直努力撇清和父母的关系,并融入美国社会。虽然他拼命苦读,当上了教授,但是可以看出他始终没有真正的融入。有了孩子以后,他更关心的是孩子是不是被别人接受。他非常关心莉迪亚在学校是不是受欢迎,甚至送给莉迪亚的礼物都是一本书名叫《如何赢得朋友和影响他人》,但是很明显他自己都不知道如何赢得朋友,却希望女儿能有很多的朋友。

    他不知道的是,莉迪亚因为妈妈施加的压力,过度关注学业,早就被同龄人孤立。爸爸的这种生硬的社交指导,更像是一种施压,让莉迪亚不得不谎称自己有朋友,而不是如实告知父母自己被孤立的境况。詹姆斯对儿子内斯也怀着同样的期待,他非常了解儿子“被戏弄的屈辱,无法合群的挫败感”,但是却无能为力。面对儿子和自己遭受同样的羞辱,只能怀着失望的心情沉默的旁观。

    3、其他角色

    莉迪亚的哥哥内斯是在这个家里唯一和莉迪亚心灵相通的人。他对自己家庭这种脆弱的平衡了解的非常清楚,面对父母对莉迪亚的情感绑架,以及杰克和莉迪亚的过密交往,他表现的忧心忡忡但是却也无能为力。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逃离这个家,而内斯的即将离开,是造成莉迪亚对生活的恐惧大爆发的重要原因。

    莉迪亚的妹妹汉娜像是家里的一个隐形人,是“从安静的婴儿成长为善于察言观色的小孩”。她似乎可有可无,但是却是整个故事中最早洞悉真相的人。她一直都在沉默中搜集所有的细节,不发出声音但是却极其热切的参与着这一切,因为她比谁都要渴望得到这个家庭的关注。如果是莉迪亚是被父母沉重的爱伤害的,汉娜就是被家人长期的漠视伤害。

    莉迪亚的邻居杰克,这个人物很有意思,外表看起来是因夺走少女初夜出名的花花公子,但是其实他是一个同性恋,并且从小就对内斯一往情深。杰克用花花公子的外皮小心包裹着自己的性取向,也小心翼翼的爱着内斯,但是却不小心让莉迪亚产生了误会的爱情。“至少我知道我要什么。你呢,李小姐?你想要什么?”——杰克抛出的这个问题是压死莉迪亚的最后一根稻草。

    路易莎是詹姆斯出轨的对象,有趣的是,虽然莉迪亚早就发现路易莎和自己的父亲关系的不一般,但是詹姆斯真正的出轨是从莉迪亚的葬礼那天开始的。她和詹姆斯有很多共同点,是詹姆斯的助教,当然最大的共同点是他们都是亚裔。詹姆斯会跟她说很多没有跟别人说的问题,甚至讨论尸检报告和儿子的教育。詹姆斯作为父亲和丈夫是个懦夫,詹姆斯作为情人也是个懦夫。面对所有的问题,他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只会被动接受和逃避。


    所有的角色都悉数登场,那么莉迪亚到底是因何而死?

    莉迪亚是个孤独的孩子,在学校为了完成妈妈让她成为女医生的梦想,她只得在同龄人都醉心于追星、恋爱和打扮的时候专注学业,而且可以看出她并不擅长于此;在家里,因为父母的专宠和学习的压力,她和家人也很少交流,只有哥哥是她可以说秘密的唯一对象,但是现在哥哥要去读大学了。

    同时莉迪亚是个时刻活在恐惧中的孩子,妈妈在她年幼时突然离家出走,给她很大的打击,让她以为只有做个好孩子才能让妈妈留在身边。她害怕被抛弃,也害怕被孤立,更害怕自己的家庭像小时候一样一夜崩溃,她一个人挣扎在恐惧中,无法自拔。

    杰克的出现曾给过她一点希望,让她以为自己不再孤单。没想到,杰克爱着内斯。

    就在知道杰克爱着内斯的当晚,莉迪亚深藏在心中的恐惧和孤独爆发了。她回到家里,不断询问自己“到底从哪里开始错了”,彻底的意识到——“杰克是对的。她一直活在恐惧之中,她不知道除了恐惧还能做什么——她害怕有一天母亲会再次消失,她父亲会因此崩溃,全家再次瓦解。”现在最大的恐惧是“她要失去内斯了”,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她想要重新活一次,更想要告诉内斯:

    “既然他能如此勇敢,清楚地明白自己是谁、想要什么,那么,也许她也能。她会告诉他,她理解他。她要对内斯说,他走了也没关系,她会没事的,他不必再为她负责,也无需担心。然后,她就让他走。”

    因此她自己从家里走出去,毫不畏惧的,跳进了冰冷的湖水中。

    她是自杀,也是被父母“杀死”的。


    父亲懦弱、封闭、过分关注合群;母亲执着、强势、强加自己的梦想希望莉迪亚实现。父母对莉迪亚的独宠其实是一种无意识的情感胁迫,加上母亲曾经的出走,让这种胁迫程度加剧了,也更让人恐惧了。现在,唯一的依靠内斯也要逃走了,莉迪亚感觉到的只有彻骨的恐惧和孤独,她想要逃走却深知自己逃不掉了,那么死亡是唯一的解脱。

    孩子们,即使是已经十六岁的孩子,最害怕的还是被抛弃。莉迪亚随时随地都处在可能会妈妈抛弃的恐惧中,为了让妈妈不离开,她不得不逼迫自己成为妈妈心目中的完美小孩。但是当完美小孩的代价就是没有朋友,没有自己的生活,没有自己的空间,是彻彻底底的失去了自己成为了妈妈想要打造的完美小孩。那么这个时候,我是谁,我要干什么,我要到哪里去,这些问题没有答案而又非常致命。


    看完《无声告白》最让人觉得胆寒的一点是:莉迪亚身上发生的事情,似乎在每一个孩子身上不同程度的发生着,或者说至少是在我目所能及的中国家庭里发生着。

    在家庭中,家长似乎变成了一个官职,让人误会自己拥有了可以随心所欲打造孩子的权力。而每个家长心目中的完美小孩无外乎两个字——“听话”,听妈妈的教导,听老师的教导,好好学习,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交朋友,长大成为优秀的人。

    但是这种趋向完美的教育路径其实质是非常脆弱的。

    回到这本小说,这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悲惨的,又是非常普遍的。小说的妙处就在于,似乎讲述的是一个近乎平凡的悲剧故事,青春期少女因不堪压力跳湖自杀,这样的新闻标题常常得见报端。但其实,通过这些平凡人物的极端个性,构建出一个压抑得密不透风的家庭氛围,生活琐事也能杀人,平凡人生也可以让人喘不上气。

    正如小说的卷首语所说:“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希望所有人,都能找到真正的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被父母不小心“杀死”的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dbr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