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行业,可以用平台的思维去尝试,也容易发展和培养出平台级的企业,比如滴滴打车、饿了么、美团、这些极度高频行业。但是低频行业,是绝无平台的可能,现在任何一个老板,创业者,跑过来跟我说,他准备在某某领域(低频行业属性),做一个平台,我觉得他100%会死,就像2018年的时候,我认识苏州一创业朋友,他说他的项目就是要做一个家居界的大众点评,他那时候的项目名我就不说了,反正他的项目在一年未到的时间,就已经完全改变赛道了,2019年玩了不到一年,后面就转到精装房拎包入住这个赛道去了,现在反而听说一年有大几千万的流水。
还是那句话,高频行业可以延伸大量的复购,在复购中,会强化一种购买习惯,在习惯中在某种赛道中培养出一个有生命力的消费平台。但是低频的行业,最终的结局都是“品牌”而不可能是“平台”。更通俗的说,低频行业最后只能用“生意”的逻辑,赚差价的逻辑去思考,才能活下来(过去一年抖音上那些动辄说,赚差价的思维已经过时,纯粹扯淡,典型的忽悠)。
另外,还要补充的是,回到平台的维度来,我认为属于中国“平台级”企业的机会,已经几乎没有了,未来的时代,一定是也必然是“新品牌”的机会。那些此时此刻还抱着“平台梦”的老板,手里握着几百万现金,就想砸出一个改变世界,改变中国的平台的老板,基本上都会血亏。
更多的原因,此篇不做详述,今天只讲纯互联网平台类企业在过去十年二十年能够发展的一个核心价值是——在中国入世之后,制造业快速崛起,工业化生产能力极大的提高,而中国国内的内需市场才刚刚起步,这其中的信息不匹配、渠道不通畅所产生的鸿沟,就是平台的价值所在,简单的概括,就是:大工业化生产时代的生产富足和中国14亿老板改善生活条件的迫切愿望的落差,就是平台的价值点所在。
但是当时针进入2020年后,很多鸿沟已经被填平,所以平台的价值已经变得非常弱化了。你拿信息差来说,15年前,淘宝说的来淘宝买东西,你可以从工厂直接买到好东西,去中间商,这件事当时非常有吸引力,但是今天呢,用户获取信息的能力,可能比淘宝店主本身还要发达的多得多,所以这种信息差价值已经几乎非常微乎其微。所以,我认为,未来这些过去十年花了重金烧钱烧出来的纯互联网大平台类型的企业在未来会变成一个“赔本赚吆喝”的生意,你拿滴滴来说,上市前亏损,上市后这么多年,依然巨亏,那谁还会去投这类企业呢?
是的,两点总结:
1、高频行业,还有互联网平台企业生存的空间和土壤,但是低频行业,试了这条心吧。
2、未来的时代,纯互联网平台级的企业的机会基本不存在了,简单的说,就是这类企业已经基本不存在生存的土壤和价值了。反而新品牌中蕴藏巨大的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