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的芜湖,民族工业凋零,全市像样的工业只有俗称的“两个半烟囱”,即明远电厂、裕中纱厂和益新面粉厂。芜湖火柴厂建于1920年,规模属于不足百人的小型企业,不在当时统计的“烟囱”序列之内。但是,由于火柴是当时较为时髦的商品,所以,在芜湖坊间名气很大。
过去,许多小商品都是舶来品,民间在叫它们时都在名字前冠个“洋”字,如:洋烟、洋火、洋油、洋酒、洋钉等等。洋火就是火柴。火柴的前世今生,很有说头。最早人类获得火种来源于“钻木取火”,后来又有打镰石、打火石之类。在欧洲,英国最早发明了由磷和硫磺摩擦起火的火柴。但是,火柴工业还是北欧小国瑞典最发达,他们首先生产出由硫磺和赤磷摩擦起火,也是一直沿用至今真正意义上的安全火柴,在火柴工业领域引领世界一百多年。在中国,芜湖火柴厂也是十大火柴生产厂家之一,生产的安全火柴一年曾达到60万件,为我们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廉价打火机的普及,对火柴使用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火柴江湖地位每况愈下,直至退出历史舞台。但是,火柴虽然消失,火柴的衍生品火花,却独树一帜,至今流传。 1972年,为纪念中美建交,芜湖火柴厂印制的金熊猫火花,堪称火花史上精品之一。
金熊猫火花 芜湖风景火花在改革开放前,火柴可是个稀罕之物,关乎国计民生,凭票供应。每家每月供应一打,内装十小盒,每小盒零售价2分钱。
就是这不起眼的火柴,消费量还是挺大的。你想,每天起煤炉生火、烧柴火灶、遇上停电点蜡烛油灯,还有男主人抽烟和偶尔用火柴棒剔牙什么的,消耗量可想而知。再加上火柴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一小盒国标火柴内装96根左右,其中,断梗,无头,飞火的要占10%左右,再加上受潮擦不着的,真正能用的最多也就八成。
要是过去的生活中没有火柴,你能想象到生活会乱成什么样子。好在,我家是火柴厂世家,用火柴不要钱,街坊邻居,也因为我们是火柴厂的职工,而没有出现到处找火借火的窘境。
火柴虽小,在生活中作用可不小,而且所得需凭票。所以,显得金贵。我们经常会把火柴当作礼品送人,收到礼品之人也会非常高兴。礼轻情意重。
过来的熊孩子都知道,火柴在孩子们手里还有一个用途,那就是用作链条枪的火药。用自行车链条10小节,把它拆散后垛加在一起,分两段,一段两节,一段八节,分别用电工胶布缠紧,再把10号铁丝弯曲成一个手枪形状和一个板机件,将缠紧胶布的链条,用橡皮筋固定在铁丝手枪上,打开其中两节那一段链条,装满火柴头上的药,扣动扳机,“啪~”一声清脆的枪响,引来无数孩童们羡慕的眼光。有的时候,我们还会在大树底下,身披一个床单,做成杨子荣亮相的姿势,装作随意的一甩手,“啪~”又是一声清脆的枪声,“噢~噢……”小伙伴们一阵欢呼雀跃。
孩子们的玩耍,略显稚嫩,电影和生活场景中,才有火柴极致的表现。特别是点烟这个环节,主人翁,轻轻划着火柴,横着火柴将烟点燃,抓火柴的手上下轻轻晃动,火柴熄灭,口吐青烟,然后,娓娓道来事情原委;还有一种是,主人翁划着火柴点燃香烟后,对火柴轻轻吹口气,火柴痛苦地熄灭,然后,用深邃的目光看着你。那就是一种演绎,是一种借火柴之光的演绎。艺术来源于生活,我在生活中确实看到有如此表演的抽烟男神, 他们把生活细节表现得淋漓尽致。
还有一些烟民,他们划着火柴竖起来点烟,划火柴的姿势不是由上而下,而是由下往上划动,摇动火柴和吹灭火柴的速度都很快,这种无不真实的生活场景,却少了一份艺术的凝聚。这一横一竖,一上一下,一慢一快,让我感到生活中,无处不艺术;艺术中,无处不生活的深刻道理。
连我也没想到,准备写一些芜湖火柴厂的历史,却把笔触落到火柴上,进而任由思维联想写到火柴与艺术上。真所谓,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