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四诊摘要:患者,25岁女性,因"经行腹痛7+年"入院,痛经剧烈,得温稍舒,症见面色晦暗,无恶寒发热,无头晕,时有头痛,怕冷,无胸闷心悸,无腰酸腹痛,无口干口苦,纳眠可,二便调。舌淡暗,苔薄白,脉细。
辨病依据:患者,女,25岁,因"经行腹痛7+年"入院,四诊合参,当属中医学"痛经"范畴。证属“寒凝血瘀”。
辨证依据:缘患者平素素体阳虚,寒客冲任胞宫,寒凝则阻碍运血,血行不畅则滞,血阻滞胞宫,发为“痛经”。怕冷,为体内有寒之象;经行腹痛,血块多为血阻滞、不通则痛之象;舌淡暗,苔薄白,脉细数为寒凝血之征。
综上所述,本病病因为素体阳虚,病机为寒凝血瘀,病位在肝脾,病性属虚实夹杂。
治法:通调冲任,行瘀止痛。以任脉、足太阴脾经经穴为主。
主刮经穴部位:颈背部,重点大椎、肩井、大杼、膏肓、神堂、带脉刮透。
配刮经穴部位:关元到中级、地机到三阴交、八髎、太冲、足三里、命门。
方义:关元到中极为任脉经穴,可通调冲任脉气。地机到三阴交能疏通脾经经气而止痛。八髎为治痛经的经验有效穴。太冲以疏肝理气,足三里、命门温养冲任调补气血治疗气血亏虚之痛经。
经过:患者第一、二次不易出痧且痛感较为明显,脾经筋结较多。第三、四次出痧较好,且痛感不明显。第五次患者手上、脚上磨出黑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