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生感悟ABC》
选择困难症?这些经济原理让你彻底摆脱

选择困难症?这些经济原理让你彻底摆脱

作者: e3ff9d95a27d | 来源:发表于2018-08-05 16:08 被阅读15次

    很多时候人总是陷入无限的纠结中,小到今天穿哪件衣服出门大到自己去哪所大学读书选择哪个城市定居。之所以选择困难是没有认清摆在你面前的成本与收益问题,当自己明白成本与收益后选择便不再困难。

    成本的定义

    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一个资源,它有若干的选项,被选中的那个选项,它的成本是所有落选的选项当中价值最高的那个。看似简单的一句话但实则深不可测。因为是放弃中的价值最高的那个会成为成本,但既然是放弃的就不知道价值真正有多大,这就需要自己去想象它的价值,而这时候就很显一个人的能力了。如果他能根据事实和对未来的预判做出了正确选择,他可能会因此收益很大,但一旦选择错了便让最大价值成了成本。

    你的成本由别人来决定

    前面提到成本的定义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其实很多人还是不理解成本的真正定义,比如说很多时候会把负面感受作为成本。你要在后院修一个游泳池,成本不是你的辛苦、流汗等,是如果修了游泳池不能再干嘛的代价。此外很多时候你的成本不是自己决定的而是由别人来决定,比如你在某个商业街有个门面,你如果自己来做生意你可能会认为房租的成本是零,其实不然,成本不仅不是零还是由别人来决定的。比如这个门面租出去可能一年房租在三万,那你自己做生意的房租成本就是三万,那你在决定是否要自己做生意时就需要把这三万成本考虑进去,进而判断自己做生意是否能收益超过三万,如果收益小于三万那就是收益小于成本了。

    将这个逻辑推到极致,谁拥有你的生命这个话题上。是不是你自己决定如何度过一生呢?其实不然,你如果去过一生很大程度上是由别人决定的。比如你的职业选择上你可能想要做一名老师可因为种种现实因素你可能需要做个程序员,因为你需要挣更多的钱去养活自己的家庭。其实这也是我自己经常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我为什么选择毕业做一名产品经理而不是做自己想做的职业,比如说公益人士,比如说老师等。其实也不完全是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毕业后完全可以回老家当一名老师有着存款每天收租生活也会很惬意,那为什么选择刚毕业来北京从事互联网忍受着巨大压力呢?是因为自己一方面满足父母多年的期待,比如刚一毕业就能年薪超过20w,再比如可以毕业后每个月给父母钱让他们的老年生活更幸福。同时也是在给将来作比较,现在可能会更辛苦一些但可以大概率保证自己未来的生活品质。在这个过程中就无形用到了经济学成本的比较。

    选择时别只计算货币成本

    我们在考虑成本时更多的只盯着货币成本,也就是钱,比如说租房子一般是比较房租多少钱?可能房租太贵我就不考虑了,选择租远一点的房子。但从成本角度考虑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在租房的时候不仅要考虑房租价格本身,还应该考虑时间成本,也就是你从房子到公司所用时间的成本,只有时间成本加房租才是所有的成本。而你需要衡量的是时间成本的高低,如果时间成本对你来说较低可以选择更远的房子。

    另外一个问题是中间商。很多人都抱怨大多时候购买某些东西时需要支付更多的钱给中间商,很不划算总感觉自己吃亏。其实这个时候你需要去比较购买某个商品除了商品价值本身以外的成本,比如你要买菜,不仅要考虑菜本身的价值还需要考虑如果是自己去和菜农交易中间所花的成本,比如时间成本、路程所产生的成本等,去比较中间商从中所赚取的利益。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有选择就有成本,没有选择就没有成本,当我们没办法再做选择时就不存在成本,这也是沉没成本的含义。其实很多人也都理解这句话,可知易行难,我们在需要当机立断时充分运用沉没成本这一理念。典型的沉没成本主要包含看电影时前二十分钟就知道这是一部烂片了却很少有人主动离开电影院,更多人是坚持把电影看完,因为他总感觉我花了钱就要把电影看完才划算,可当看到二十分钟你有要走的念头时,花掉的电影票钱就是沉没成本,它已经不是左右你的选择的成本了。再比如谈恋爱时你明知道两人不合适却还苦苦坚持,却不能果断的提分手。

    提起沉没成本就必须提到另外一个概念,即边际成本。我们在生活工作中需要永远盯着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把它作为我们未来行动的指南,要经常问自己我们还要投入多少才能得到预期的回报。比如方案A需要投入100才能收到150的回报,方案B投入100才能得到200的回报,如果此时你已经在方案A投入90的成本,方案B还没有投入时,那肯定是方案A比B更有吸引力。因为A的边际回报要比B的边际回报更高。

    对于这一节关于沉没成本和边际成本的讨论中自己还有些困惑,比如在考虑这些成本时还需要考虑的是概率的问题,比如你对某件事的把握程度,是否值得冒险投入更多获得更大的收益,而不是遵守边际成本边际收益的理念。

    从成本角度理解盈利与亏损

    盈利和亏损都是意外。盈利提高了资源未来使用的成本。比如你在市场上花100块买了一只碗,到手后你发现这只碗是个古董值10万,这一刻起这只碗的成本就是10万,不管是你拿来吃饭还是给博物馆展览,甚至是此后被人打破需要赔偿它都是有10万的成本在里面。亏损会降低资源的使用成本。同样是那只碗买的时候10万,回来后发现是个假货只值10块钱,那之后这只碗的成本就只有10块钱。每当发生意外时我们都需要重新调整资源的未来估值,也就是成本。但不管是盈利还是亏损在发生一刹那的变化之后我们都需要找出盈利或亏损的原因。

    成本决定论的错误性

    传统的教科书上教我们价值决定价格,而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成本越高价格越高。这样去推的话一辆自行车上面装饰上钻石就会价格不菲,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真正决定商品价格的是商品的需求,即供需关系决定商品价格,商品价格决定资源成本。比如最近火热的房地产行业,有很多人埋怨政府把地价太高导致房价太高,但实际上哪怕地价为零,房地产商建成的房子价格也不会很低,这是由人们对房子的需求决定的,需求大于供给,商品的价格自然会高。

    租与寻租

    租的概念自己反复看了几次课程也还不是很理解,最后还是结合每周问答和别人的评论才对其有初步的认识。租就是对资产的付费。比如公司付给你每个月的薪水是1w,每天上班时间8小时,而你每天选择只工作6个小时,而剩余的两个小时就是你的租。再比如一位明星年收入千万级,如果他作为一个普通人年薪十万左右,这多出的部分就是租。所以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的都在享受租,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辩证的看待租这个概念。因为随着时间、竞争条件的变化,可能租就不再是租。比如你在每天工作偷懒两个小时,短期看是在享受租但从长远来看反而是一种成本,因为你在这两个小时里面的懈怠导致之后难以涨薪升职,给自己带来更大的成本。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应该思考自己的某些行为是在享受租还是在付出成本。

    寻租

    竞争无处不在,只要有竞争就必定有资源消耗,在政府规则下人们微练争取优惠或经营权利会展开各种竞争,这一过程中总会产品社会资源的消耗。所以寻租是特指这种向政府争取特殊优惠或权利的行为。其实把这一观点运用到企业中也是一样的,有些国企很多人就是在不断地寻租,通过消耗各种资源去讨好上级,寻求职场上的利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选择困难症?这些经济原理让你彻底摆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erq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