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笔记内容中,图片以及定义等描述性内容主要来自于极客时间《DDD实战课程》,思考和QA多为结合网络资料自己思考后总结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软件架构模式的演进
-
第一阶段是单机架构
采用面向过程的设计方法,系统包括客户端 UI 层和数据库两层,采用 C/S 架构模式,整个系统围绕数据库驱动设计和开发,并且总是从设计数据库和字段开始。 -
第二阶段是集中式架构
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系统包括业务接入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库层,采用经典的三层架构,也有部分应用采用传统的 SOA 架构。这种架构容易使系统变得臃肿,可扩展性和弹性伸缩性差。 -
第三阶段是分布式微服务架构
随着微服务架构理念的提出,集中式架构正向分布式微服务架构演进。微服务架构可以很好地实现应用之间的解耦,解决单体应用扩展性和弹性伸缩能力不足的问题。
微服务架构
微服务架构旨在解决什么问题?
在单机和集中式架构这两种模式下,软件无法快速响应需求和业务的迅速变化,再究其原因,有系统依赖复杂,越来越笨重等多种因素,而微服务,旨在应用解耦,提高系统的扩展性和弹性伸缩能力,加速技术对于业务的响应和支持
微服务架构实现面临什么问题?
微服务将复杂系统拆分为多个子系统,而此时,如何拆分、粒度如何把握便成了最大的问题
DDD 和微服务的关系?
DDD 是一种架构设计方法,从业务领域视角划分领域边界,对于微服务的边界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微服务是一种架构风格,关注的点偏技术,旨在更好的为业务提供支持
两者从本质上都是为了追求高响应力,而从业务视角去分离应用系统建设复杂度的手段。两者都强调根据业务发展,合理划分领域边界,持续调整现有架构,优化代码,即演进式架构。
DDD 如何解决微服务实现面临的问题?
DDD分战略设计和战术设计
DDD 战略设计会建立领域模型,用于指导微服务的设计和拆分。
通过事件风暴的方法,在业务专家的带领下,全员参与,梳理业务中出现的实体、命令、事件等领域对象,并将这些对象根据其关联性组合、划分,最终形成 聚合、限界上下文等边界,建立领域模型。
我们可以用三步来划定领域模型和微服务的边界
- 第一步:在事件风暴中梳理业务过程中的用户操作、事件以及外部依赖关系等,根据这些要素梳理出领域实体等领域对象。
- 第二步:根据领域实体之间的业务关联性,将业务紧密相关的实体进行组合形成聚合,同时确定聚合中的聚合根、值对象和实体。在这个图里,聚合之间的边界是第一层边界,它们在同一个微服务实例中运行,这个边界是逻辑边界,所以用虚线表示。
- 第三步:根据业务及语义边界等因素,将一个或者多个聚合划定在一个限界上下文内,形成领域模型。在这个图里,限界上下文之间的边界是第二层边界,这一层边界可能就是未来微服务的边界,不同限界上下文内的领域逻辑被隔离在不同的微服务实例中运行,物理上相互隔离,所以是物理边界,边界之间用实线来表示。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公众号
半亩房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