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给老板汇报,我发现每个人的能力都不一样:
和我一起汇报的同事非常擅长提出一个好问题,并从这个问题切入给出解决方案;
我的领导是非常擅长从大家的汇报当中提炼总结,提出核心策略;
而我们的老板,商业敏感度非常厉害,能洞见一些我们忽略的机会。
当时我就在想,我怎样才能像他们那么厉害?
提出一个好问题?
提出一个好策略?
提出一个好方向?
今天,刚好就看到秋叶的联机学习法。我没办法一下子就习得别人的优势,但我可以通过联机,让自己在有需要的时候就获得高见。
关于联机学习,秋叶提供了5个方法。
一、从记知识点,到记关键词
遇到任何问题,第一时间问自己三个问题:
这个问题有人研究过吗?
他的研究最可能去哪里分享?
我用什么关键词最可能搜到?
比如我要研究再生资源行业——
这个问题有人研究过吗?——肯定有很多人研究过
他的研究最可能去哪里分享?——券商的分析报告、知乎的从业者经验分享
我用什么关键词最可能搜到?——碳中和、碳达峰、再生资源回收、再生资源龙头企业的券商报告
当然,如果我是针对再生资源的某个具体问题,那么关键词就更具体了。
二、从泛阅读,到主题知识树阅读
这也就是古典老师说的功利性地阅读。不要什么内容都看,而是带着问题、带着框架去看。
关于知识结构树,大家可以问自己五个问题:
我希望在哪个领域深入研究?
我是否有关于这个领域从入门到精通的知识框架?
我从哪里可以获得并学习基础的框架?
我应该坚持定期不定期阅读哪些方向的网站、书籍、数据库、课程保持知识框架升级?
我每周投入在主题阅读上时间要保证在多少?
我希望在哪个领域深入研究?——商业咨询
我是否有关于这个领域从入门到精通的知识框架?——目前只了解到商业分析的基础框架,还需要了解精通所对应的知识框架
我从哪里可以获得并学习基础的框架?——麦肯锡的方法论、刘润的商业分析方法
我应该坚持定期不定期阅读哪些方向的网站、书籍、数据库、课程保持知识框架升级?——刘润公众号、最新的商业分析案例、MBA课程等
我每周投入在主题阅读上时间要保证在多少?——每周至少2小时
三、从刷屏阅读,到开机阅读
抖音等刷屏工具会不断推送给你同类型的信息,想要更全面、客观地了解事实,保持独立思考,就应该从不同渠道获得资讯。
关于联系阅读,建议大家可以问自己四个问题:
我是否关注超过5个我是否关注超过5个不同大领域的新闻?
我是否不满足新闻报道而喜欢看深度评论?
我是否主动关注观点不一致的网站或个人?
我是否会去思考不同事件和观点背后的联系和原因?
不同大领域的新闻?——商业、经济、金融、环保、互联网
我是否不满足新闻报道而喜欢看深度评论?——再看看知乎里是否有相关评论
我是否主动关注观点不一致的网站或个人?——目前还没做到,更多地还是相信和自己价值观一致的信息,需要调整
我是否会去思考不同事件和观点背后的联系和原因?——目前还非常薄弱,需要提醒自己
四、从跟踪趋势到跟踪行业
关于跟踪行业,建议大家可以问自己三个问题:
我是否定期关注某个行业的新闻?
我是否定期查看某个行业的期刊?
我是否定期参加某个行业的会议?
我是否定期关注某个行业的新闻?——目前所负责行业的新闻都非常关注
我是否定期查看某个行业的期刊?——还没有关注行业期刊
我是否定期参加某个行业的会议?——还没开始参加行业会议
五、从输入信息到输出信息
关于输出信息,我建议大家可以问自己三个问题:
我是否定期在某个平台发表自己的观点?
我是否加入某些高质量的社群并经常参与深度讨论?
我是否会走入线下活动面对面吸收新思想?
我是否定期在某个平台发表自己的观点?——在简书,但更多的还是自己的记录
我是否加入某些高质量的社群并经常参与深度讨论?——目前还集中在公司内
我是否会走入线下活动面对面吸收新思想?——最近没有
经过这一系列的问题对自我的梳理,很容易就会发现,当前自己的学习、交流和关注点都比较分散,没有聚焦在一个行业去做深,所以很难提出好问题、好策略及好方向。
接下来,我要做的事就很清楚了:
1、关注再生资源领域,包括环保新闻、券商报告、新政策、新模式
2、保持自己视野的开阔,看5个方向的新闻,包括商业、金融、经济、环保、互联网
3、定期参加高质量的社群或线下活动
4、定期发表自己的观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