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中学时代的三个学霸与一个“学渣”同学给我的启示

我中学时代的三个学霸与一个“学渣”同学给我的启示

作者: 蒙正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17-02-11 20:13 被阅读0次
 

作者郑志方

/ 1 /

今天写作之前,首先要声明的是:文中提到了我的四位同学,因为绝对真实,所以虽未点名,但他们一看便知。如有冒犯,敬请忍受!谁让你们是我的同学的!

两天前,我与好友,也是我高中的学霸同学C,聚于东湖畔。

我记得读高中时,他是高二时转学过来,第一次综合考试,总分就足足多了我近200分,此后的考试,也基本上比我多100多分。而且除了课堂上听讲,平时基本不学习。

我与他同桌,如此差距,自感无法追上。此时回想,都有让人有崩溃的感觉。那时,我放弃了追赶,总是跟着他一起玩。后来高考,他虽发挥失常,仍考入武汉的名校,此后进入知名外企,并走上管理岗位。

我们畅谈四五个小时之久,临分别时,我问了他一个在我心里,一直没有解开的谜题:“你当年学习成绩那么好,而实际上,你用于学习的时间并没有我多,你有没有考虑过、分析过,这其中到底是什么原因?难道真的是人天生的智力的原因吗?如果是智力原因,为什么我们后来的路,又走得基本趋同了呢?”

“应该不是!”他回答说:“我也曾经思考过这个问题,也希望从中找到一些原因,以便于我们更好的培养后代。”,“后来综合评判,我觉得其中的主要原因可能与我的一个不太好的习惯有关。这个习惯,让我在学习上受益,却让我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吃亏。”

我更好奇了。他说,每当他注意某一件事情的时候,就几乎屏蔽了周边所有的信息。这个习惯,也就是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上,他可以瞬间完成,而且容易陷入其中。这样,当他处于学习状态时,他的注意力是高度集中于学习的,如此长期形成习惯,让他学习起来很轻松,成绩自然不差了。

但是,他认为,这样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却让他在人际交往上吃亏不少,且很容易得罪一些人。“比如,我们聊天聊得正畅快,如果我收到一条短信,并决定回复一个,那么我在回复短信的过程中,就没有办法兼顾身边任何信息了,也就是你们在我回复短信的过程中所说的话,我几乎一句都听不到。我发现,这就是我的一个非常大的弱点,这也是我在管理的岗位上,很难再上层楼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知道这是他的谦虚之言,不过,听了他的分析,我仔细回想了高中时代的他的学习时的模样,也特别注意了一下,他专注于其他的事情的表现,发现果然如他所述,他很容易陷入其中,然后对周边的事物,基本处于一个屏蔽的状态。

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是学习成绩好坏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决定因素。我想这就是他,学习起来事半功倍,并能够达到一个高度的最核心的能力所在。

比如,他在上课的过程中,课堂上的内容,他全神贯注的听讲,几乎可以屏蔽其他所有的干扰信息,这是多么重要的学习能力?

/ 2 /

那么,专注,是不是学霸们共同的品质?

我回忆了一下我的学生时代,在我印象中,共有三个让人“崩溃”的学霸。第一个学霸,是我儿时的伙伴Z同学,我与他同村并同班,从小学到初中,他一直是班上的第一名,我的最好成绩是班上的第二名,仅次于他,但当我考到第二名的时候,我与他之间的差距仍然是天渊之别。

第二个学霸,是我读初三时转入重点初中后的同桌Y同学,我与他同寝室。记得他白白胖胖,看起来笨笨的,八岁才上一年级,读到初三时,也不怎么显山露水,但进入初三下学期,考试一次好过一次,最后一次也就是中考,Y同学则以当年全校第一的成绩考上了重点高中。

第三个学霸,就是上文提到的C同学了,高中的他永远都是第一名,没人能够超越。

我的中学时代的三个学霸同学,后来都考入较好的大学。现在总结起来,他们有一个非常共同、共通的特点,那就是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你想打扰都很难,另外,他们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多。

但是,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那就是这三位学霸后来的路,虽各有不同,但与我这样的学渣的差别,并没有想当初那么大,无论是事业上、家庭上以及思想高度与文化水平上,差别已不大了。

例如,与我个人相比,如果我现在的水平为“中”等60分的话,那三个学霸中,则分别处于上、中、下的水平,即50分、65分、70分。

学霸Z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军企,收入一直不高,后来辞职进入民企,收入略有改善,但城市的开支过大,生活仍十分拮据,加班为常态,租房生活,生活状态和质量,我认为相比之下处于“下”,个人对他的要求及满意度只能打50分。

学霸Y考入名校后,继续读完硕士,后去国外读完博士,留学新家坡,后来与他失去了联系。我认为相比之下处于“上”,可以打70分。

学霸C大学毕业后,在上海定居,进入外企,生活无忧,但进入到了一个迷茫期。生活态度与质量比我略高,但差距不大。我认为处于“中”,可打65分。

值得一提的是,我的另一位高中同学,他和我一样,在读高中的时候学习成绩很差,很勤奋很努力,但再怎么努力,成绩总是提不上去。高考的时候没有考上大学,他选择了复读一年。

第二年,他的高考成绩并没有太多的长进。后来他只得读了武汉一所大学的自考班。不过,进入大学后,他持续努力,后来考取了研究生,之后读完博士、博士后,以人才引进的方式进入一所211高校,两年之后,就成为这所大学某一学院最年轻的院长。

中学学生时代的落后没有拖住他的后腿,大学之后的持续努力和奋斗,奠定了他将来发展的基础。我的这位“学渣”同学,目前已经留美,后面的路,相信他会越走越宽,越走越顺。

/ 3 /

那么然后呢?你的总结呢?这是我的学霸同学C,一直逼问我的,这说明,我们同在一个频道思考。

我们俩最终得出的结论是:

一、中小学学生时代的成绩,不是靠题海战术完成的,而是要注重高度注意力的培养,如果具备了高度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学习成绩会一路走高。

二,人生是一段马拉松,在中学时代领跑,不代表一切。高考结束后,进入大学,那不是人生奋斗的目的地,那里,最多也只能算作一个起跑线。走进大学,或者没有进入大学,如果坚持学习、不断奔跑,你依然可以追上学霸,甚至实现超越。

再简而言之,也就是两句话: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是孩子在中学时代不掉队的关键;培养孩子持续努力的习惯,则是孩子一生不掉队,拥有一个成功人生的关键。

好吧,最后又多出一个问题,那什么是成功的人生?

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的一本很重要的书:《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说到,怎样衡量我们有一个成功的人生,其中的两点应为我们所公认:一是是否有一个自认为成功的事业;二是是否拥有一个绵长的亲情、友情。也就是事业成功,家庭幸福。

那么追问一下,如何衡量自己的事业成功、家庭幸福?书中也有述评。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教授说,“我们理解的事业成功,是对自我的事业具有强烈的满足感,是每天早上一醒来,想到自己的工作,就感到很幸福的状态。”而达到这个状态,有两个前提:一,能精准定位自己的目标工作,二,有能力把目标工作做得出色,这就是这一概念所包含的两重含义。

巴菲特曾有一句名言:我每天都是跳着华尔兹去上班的。说出这句话,不仅仅只是因为他有钱,还因为他内心的非常非常喜欢自己的工作。所以80多岁的巴菲特,仍对工作保持着高度的热情。

做到这一点,对于普通人来说,也并不是一件难事。按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教授的思维逻辑,我们普通人仍可以做到拥有一个成功的事业,一个成功的人生。

而对于如何衡量你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估计用王阳明的一句话即可:致良知。你自己的内心一定知道,无需别人告诉你。

郑志方  媒体人,文化教育记者、杂志主编,微信公众号亲子国学读书yisiwei2016主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中学时代的三个学霸与一个“学渣”同学给我的启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huo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