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说“要”,忘记“不要”

说“要”,忘记“不要”

作者: 和静茶舍 | 来源:发表于2020-01-27 22:52 被阅读0次

    大脑里的神经链连在一起,就像一张巨大的不规则的蜘蛛网。那网链有的部分较粗,有的部分较细,有的部分互相有连接,可是有的部分却可能孤立地存在。较粗的网链,意味着那部分的神经很敏感,它们常常被激活;较细的网链,意味着那部分神经不太敏感,只是偶尔被激活;而那些孤立存在的网链呢?由于它们常常都被闲置,那么不久之后就可能会萎缩,直至消失——这就是人们与世隔绝时间长了,认知、语言、行为等功能就会退化的原因所在。

    众所周知是,每当出现刺激物(语言、行为、心理、情感等),大脑里相应区域的供血量增加,神经链就会被激活。当刺激物反复出现,那么这部分神经链就会反复被激活,这部分神经的敏感性、功能就被强化了。

    你不难发现,大脑与刺激物之间只是被动地“刺激-反应”关系,它并不懂得分辨刺激物的性质,即无法分辨那刺激物是想象还是现实,是它的主人渴望还是排斥的,它只是机械地对主人发出的指令或外界刺激物做出反应。

    正是因为洞悉了大脑的工作原理,催眠大师米尔顿•艾瑞克森才能通过不断想象,来使瘫痪在床的自己重新站起来。他每天不断想象自己的身体正在自如行动,久而久之,使他的大脑信以为真,以为他的身体是能够站起来的,最终使想象变成了现实。

    综上所述,大脑是这样进行工作的:

    当你说“我不要贫穷”时,大脑会以为你想要“贫穷”;

    当你说“我不要被抛弃”时,大脑会以为你想要被“抛弃”;

    当你说“我不要出丑”时,大脑会以为你想要“出丑”;

    当大脑接收到这些指令后,它就会积极地开始动作,忠心耿耿地试图帮你达成那些刺激物所表述的“愿望”。

    如果你反复地想那些“不要”的东西,那么你的血液就会反复地涌到大脑的相应区域,以便激活那里的神经链,使得你“梦想成真”。

    所以,现在开始留意你的想法,去除所有的“不要”。

    当你陷入恐惧中,脑海里想着“我不要被抛弃”,尝试冷静下来,然后告诉自己:“我需要爱,我能得到爱”;

    当你被贫穷所困,脑海里想着“我不要贫穷”,尝试淡化它,然后告诉自己:“我需要富有,我可以富有”;

    当你正身处困境,害怕当众做某事,脑海里正想着“我不要出丑”,尝试停一停,然后告诉自己:“我要平稳发挥,我能够做得好”。

    刚开始这样做时,你会感到很艰难。因为这对你来说是一种新的行为模式,也因为你的大脑里还没有建立起一条崭新的神经链,那条叫做“我要”的神经链。但你心里要明白,只要这样坚持一段时间,你就不需要再刻意冷静下来才能告诉自己“我需要”,而是可以很自然地、直接地就跳到“我需要”上。

    以驾驶汽车做例子。当你初次摸汽车方向盘,感觉就像你第一次要把“不要”变成“我要”那么别扭、陌生。可是当你反复地学习驾驶汽车,慢慢地你大脑里那条叫做“驾驶”的神经链就会越来越粗,管理驾驶汽车的大脑区域也将越来越敏感,那时你就不再需要认真去想“怎么换挡,怎么加油门”就能很好地驾驶汽车。

    从“不要”转换到“我要”,也需要类似的熟练过程。(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说“要”,忘记“不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ifyt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