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鎏金银竹节铜熏炉”竟出现在陕西博物馆

“鎏金银竹节铜熏炉”竟出现在陕西博物馆

作者: 5ca8e42fcc3e | 来源:发表于2018-12-29 18:32 被阅读9次

1981在陕西兴平市茂陵1号无名冢1号丛葬坑附近出土了一件西汉时期的熏炉,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是该馆的十八件国宝级文物之一,它就是鼎鼎大名的——鎏金银竹节铜熏炉

其通高58厘米,最大直径9厘米,重2.57千克。

炉身为高柄竹节豆形,盖如博山,通体鎏金鋈银。

圈足底盘透雕两条蟠龙,翘首张口咬住竹柄,柄端铸三条蟠龙,均以龙头承托盘腹,盘腹下部有十组倒三角形纹,盘腹主题纹饰为浮雕的四条回首蟠龙在波涛中腾出。

整体造型挺拔秀美,工艺精湛,是罕见的艺术精品。

博物馆在其说明牌上将它定名为“鎏金银竹节铜熏炉”,并注解:

“炉口外侧和圈足外侧刻有铭文,记其原为未央宫物,后归阳信家,应是汉武帝赐给阳信长公主及其丈夫大将军卫青的赏物。”

熏炉不语,是凝固的记忆,游客纷纷,议论着公主和将军的故事。

如今这件宝物静静地矗立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独立展柜中,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游人从她身边经过,透过香炉回望历史,原来国宝真的会说话。

器身上有铭文:

“内者未央尚卧,金黄涂竹节熏炉一具,并重十斤十二两,四年内官造,五年十月输,第初三 ”。

铭文记录了熏炉的管理者、所在地和名称。

第一句“内者未央尚卧”,“内者”在《汉书-公卿百官表》载:“少府,秦官。

又中书谒者、黄门、钩盾、尚方、御府、永巷、内者、宦官、七官令丞、诸仆射署长、中黄门结属焉。”可知“内者”乃少府属官,汉承秦制而沿用之。

熏炉功能

“熏炉”现在在文物界一般认为有盖为熏,无盖为炉

这件器物的炉盖铭文上“熏”字被补刻在“节”字的旁边,说明了熏为炉的功能,炉是本体的称谓。

通常熏香被认为是用来洁室改善环境或是熏衣染被的,但是古代熏香还有重要的养生功能。

熏香中的药物在燃烧过程中即可以让人心神安定又可以在就寝时有助睡眠,这点也正好佐证了“尚卧”的含义。

常燃熏香,可降气温中,暖肾纳气,固本培元。

常然檀香,可消散焦虑的情绪,对身体也有抗痉挛和补强的功用,能带来放松和愉快的感觉。

相关文章

  • 文创之古典雅致的博山炉(一)

    ✩ 鎏金银竹节铜熏炉U盘礼盒装 陕西历史博物馆与金士顿联合推出的鎏金银竹节铜熏炉文创,设计理念来源于汉博山炉【1】...

  • 2019-02-18

    鎏金银竹节铜熏炉介绍 今年的寒假为有幸参观了陕西...

  • “鎏金银竹节铜熏炉”竟出现在陕西博物馆

    1981在陕西兴平市茂陵1号无名冢1号丛葬坑附近出土了一件西汉时期的熏炉,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是该馆的十八件国宝...

  • 汉武帝赏赐给长公主和卫青的九龙至宝

    这件熏炉为青铜质地,通体鎏金,局部鎏银。熏炉的底座上透雕着两条蟠龙,龙昂首张口咬住竹柄。竹节形的柄分为五节,节上还...

  • 2018-09-26战国凤鸟衔环铜熏炉

    战国凤鸟衔环铜熏炉 1997年陕西凤翔雍城遗址出土 1997年陕西凤翔雍城遗址出土了一件战国凤鸟衔环铜熏炉,通高3...

  • 西安(一)

    “请大家看这件文物,鎏金银竹节熏炉,西汉文物,通高58厘米、口径9厘米,底径13.3厘米,重2.57公斤,1981...

  • 香文化与文人雅士的不解情缘

    香文化在我国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 近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汉武帝的鎏金竹节熏炉,远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殷商时期“...

  • 速写·金翅鸟

    宋大理国银鎏金镶珠金翅鸟,云南省博物馆藏

  • 凤鸟衔环铜熏炉

    凤鸟衔环铜熏炉 1995年3月,在陕西凤翔壅城遗址西部,姚家岗宫殿建筑附近,一小学生在上学途中偶然发现,随即...

  • 饰品之花舞大唐风(一)

    ☆啼听灵秀项链 陕西历史博物馆和东方密语联合出品的文创,设计理念来源于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挂坠:3.5cm*1.5...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鎏金银竹节铜熏炉”竟出现在陕西博物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ipp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