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花水月镜中像

作者: 铁云 | 来源:发表于2015-10-12 13:14 被阅读785次

观世音菩萨为全世界佛教盛行之处最受欢迎的菩萨。就印度佛教而言,其为非男非女身。佛典中记载,观音初次发心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时,他是作为过去删提岚世界善持劫中转轮圣王无诤念的太子不眴的形象出现的。当他成菩萨道之后,佛典中屡次称他为“善男子”,甚至称他为“勇猛丈夫”。但是观音在中国流传时则普门化红颜,一下却演变为女神。她以娴静秀美的女性形象深入人心、广受崇敬,尤得妇女喜爱。历代的艺术家在雕塑、绘画之作品中,观音菩萨像成为其中最重要的题材之一。外形力求庄严静美,以表达那内在的慈悲和智慧,俾令信徒产生景仰,令观者引起共鸣。观音普门示现形象很多,如常见的圣观音、千手观音、十一面观音、三十三观音等,然其中最为人称道的就是自在观音。

一、为什么叫做“自在观音”?

“观音”在古代有多种称呼,主要是梵语翻译的不同而导致名称各异。有称“光世音”,有名“观自在“,有叫”观世音”的,而根据梵文称为“观自在”则比较符合原义。根据此,“自在观音”乃是观世音菩萨的通称。而通常所见的翘首搭足的自在观音应称为“水月观音”为宜。这在清代周克复编的《观世音持验纪》中就说:

王龙舒云:按藏经诸佛菩萨手足六根皆常端正故云八端。观世音菩萨本结跏趺坐,其神通变化自在,故云观自在。今人作翘足搭手坐谓自在观音者,讹也。

按照周克复引清代写《龙舒净土文》的王日休的话说,之所以称为自在观音乃是因为观世音菩萨神通变化自在,又因其于理事无碍之境观达自在,故云“观自在”,在佛典中常常是结跏趺坐的形象。而在当时常见的右腿抬起,跣足半跏趺坐,左手自然悬出轻搭膝面的观音形象称为“自在观音”乃是一种错误的称呼。故后来自在观音多称之为水月观音。

“自在”乃是就菩萨之功德而说的,观世音菩萨因为通过长久的修行在智慧上在戒行上在神通上在度化众生上皆能自由自在,随心所欲,无所障碍,故得“观自在”之称号。而之所以称为“水月观音”,乃系根据《华严经》中之观自在形象,并经长期之演变而有此称号。《华严经》说善财童子往补怛洛迦山参访,

“西面岩谷之中渐次游行,至于彼山,处处求觅此大菩萨。见其西面岩谷之中,泉流萦映,树林蓊郁,香草柔软,右旋布地。观自在菩萨于金刚宝石上结跏趺坐,无量菩萨皆坐宝石恭敬围绕,而为宣说大慈悲法,令其摄受 一切众生。”

后世的自在观音或水月观音的典型形象即是根据此,菩萨背后有竹林、泉流,这也是中国传统“竹林大士”之来源依据。但是《华严经》中的观自在菩萨形象为结跏趺坐,而非后世水月观音则为翘足搭手的如意坐形象,经中也没有提到菩萨背后的一轮满月。

二、自在观音暨水月观音在中国古代的发展

根据研究,水月观音乃晚唐宫廷画家周昉(740-800)所创,其曾于长安胜光寺塔东南院画水月观自在菩萨。在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记载,“菩萨端严,妙创水月之体。” 周昉所创的水月之体就是水月观音。另外同书又说,其所创水月观音“掩障菩萨、圆光及竹,并是刘整成色。”周昉为唐德宗时有名的佛像人物画家,可知水月观音大约是中唐以后才流行的。另外比周昉稍晚的白居易(772-846)在《水月菩萨赞》中说:

“净渌水上,虚白光中,一睹其相,万缘皆空。弟子居易,誓心归依,生生劫劫,长为我师。”

由此,我们可知在唐代水月观音的形象大体上是菩萨半跏坐于水畔的岩石上,其背后有竹林,一轮满月正式作为菩萨的背光而出现。

                                 中国四川:北宋安岳石窟“东方维纳斯”自在观音

然而,有研究者认为水月观音的形象可能是受《华严经》系统的影响。也有学者认为,水月观音乃是受密教如意轮观音形象的影响。又有说水月观音受密宗胎藏界曼荼罗观音院之水吉祥菩萨影像,甚至说水月观音就是水吉祥菩萨。无论来由如何,水月观音的形象相当受欢迎,中晚唐以来日渐流行。且水月观音像亦传入日本,唐文宗开成四年(838)年日僧常晓归国就曾带回一尊水月观音。现存石窟壁画如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东千佛洞及酒泉文殊山等处仍存有多达三十余幅的水月观音像,多为五代、两宋、西夏和元代之作品,可知水月观音像在此时期相当流行。

                                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北宋自在观音

宋代时期水月观音的分布非常广泛,表现形式也趋向多元化,不仅具有壁画、卷轴画作品,并且还包括了线刻画、木雕、石雕和金铜像作品。此时期的水月观音一般特征是观音菩萨半跏趺坐,双手分别持有杨柳枝和净瓶,背景中表现了竹、岩石、水。但有不同特点的是出现了结跏趺坐的作品,并且没有表现背景构成元素,并且其中一幅作品中出现了《法华经·普门品》的内容以及图解,这是这时期比较独特的作品和特征。然而,大部分作品都与记载中的周昉始创的水月观音体特点较接近,大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美国辛辛那提艺术博物馆:12世纪中国南宋木雕自在观音

元代的水月观音图在基本样式上继承了宋代和西夏的图像特征,并发展了自己独特的样式,成为很有特色的水月观音图。随着时代的演进,花饰由繁而简,着色由浓而淡,其四周之背景亦渐次改变,观音姿势亦由侧坐而正坐而斜倚半卧状,华美的装饰逐渐转化成朴实的白衣观音,或有善财童子参见的岩居观音。

                                                  明代 水月观音 木雕

三、水、月与空华的虚幻本质

今存的水月观音大约匀属于敦煌千佛洞的壁画,一般形像为观音宴坐于水边,有岩石、花草为伴,除其顶上有圆光之外,整个身子亦圈于一大月轮之内,以示其现于水月之中,因以得名。

水、月或水中月是佛典中常见的譬喻,乃是大乘十喻之一,如《大品般若经》、《维摩诘所说经》、《大智度论》皆有详述。月在虚空,影现于水。但是凡夫见水中月,欢喜欲取;智人见之则笑,以喻无智之人妄执我、法为实,而生欢喜。然得道智人,愍之而笑。水中之月乃月之影现,并无月之实体,我法亦然,我为五蕴和合,诸法无自性。水月之喻正是佛法空行之教。

空行、 水月, 正是以空为体,以水、月喻万法唯识,性空如影之意。而佛家的大慈大悲就是让众生知晓万法空性的佛法深意。修习大乘的众生称为菩萨,修习的行为就是 “菩萨行”,而菩萨行的宗旨就是自觉觉他的大慈大悲精神。自在观音或者水月观音的形象正是大乘菩萨行精神的具体显现。因此,历代高僧大德咏赞观音不断。湛然圆澄禅师《自在观音》赞,

“巍巍独坐默无言,声色场中展妙玄。觌面不教观自在,反闻闻性却安然”,

憨山大师《自在观音赞》说,

“镜像水中月,而作难思事。微细法界尘,一尘一切刹”,

均形象的描摹了自在观音的形态及功德。

相关文章

  • 空花水月镜中像

    观世音菩萨为全世界佛教盛行之处最受欢迎的菩萨。就印度佛教而言,其为非男非女身。佛典中记载,观音初次发心上成佛道下化...

  • 入梦.短诗(镜花水月)

    镜中幻化出花和水月, 指尖轻触破碎重组, 时光也开始逆流, 获得的东西再多也没什么用 就像镜中没有镜花水月, 破镜...

  • 叹镜月美人

    镜中水月镜中花,紫纱罗裙披长发; 帘动妩羞半遮面,胜却星点眷天涯。

  • 镜中水月

    夜似幽人素管弦,折支江柳寄谁边? 浮凉且柝烟光里,抱影如钩水月天。

  •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03/100天诗歌意象打卡#1204 镜花水月镜中花,水中月,世人常以喻虚幻不可求得之物,但诗家常用以比喻朦胧空...

  • 月下吟(其三)

    清风徐自来,水月镜花开。 故园杨柳在,相思相望怀。 注:1、水月镜花:水中月,镜中花。这里指佛教的最高禅境。水月镜...

  • 水月花(七绝一首)

    题记:偶遇蒋水月,情切镜中花! 红尘皆陌路,遗恨满天涯! 孤街旧巷夕阳斜,陌路红尘水月花; 一见钟情情切切...

  • 影——镜花水月

    姓名:许义祥 班级:17材化 学号:2017401036 影——镜花水月 镜中花,水中月,镜花水月,是虚是实? ...

  • 相思泪

    时光逝去无往返, 镜中水月楼上花。 流水无情花落叶, 错把相思泪当茶。

  • 聆听

    ❄️ 花溪雨 水中月 镜中花 人间烟 而你是镜花水月 逃不开人间仙境 聆听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空花水月镜中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jkoc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