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追忆童年

作者: 梦萦绕之 | 来源:发表于2022-12-28 21:20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这一个月跟着江老师读鲁迅小说,月初我在网上买了一本《鲁迅大全集》,书的封面赫然印着:20世纪中国最受瞩目的文化巨人,以笔代戈,以文代盾,挖掘着国民的劣根性,拷问着人类的灵魂!

民族危难之际,一个响亮的名字——鲁迅——划破了黑暗的天空,

他用文字的尖刀,划醒了愚昧的国人……

鲁迅著作是中国现代文化教育的开创和奠基。鲁迅和孔子、庄子、屈原、李白、杜甫、曹雪芹等并肩而立的民族文化的高峰,以他们所创造的文化经典,作为每一个中国人精神发展的“底子”。

这本《鲁迅大全集》里面收录了鲁迅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以及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等,还有一些文学论著、诗歌、书信等作品也收录其中。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1898年改为周树人,字豫山、豫亭、豫才,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1902年去日本学医,后弃医从文,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他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鲁迅的文章如《故乡》、《藤野先生》还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等都被收录在初中课本中。

作品欣赏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于1926年写的一篇童年妙趣生活的回忆性散文,此文被收入散文集《朝花夕拾》中,原名《旧事重提》,1927年结集成书的时候,改名为《朝花夕拾》。

一、百草园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全文描述了色调不同,情韵各异的两大景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作者写百草园,以“乐”为中心,以简约生动的文字,描绘了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这段文字在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上有明确的思考和安排。比如,“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就是典型的观察顺序中的由低到高。整段文字在逻辑顺序上体现出从整体到局部的明显特征。鲁迅先生观察细致,他笔下所描写的植物和动物都是以小孩子的视觉来写的,而且富有想象力,“油蛉们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还会发现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这一幅生动的画面赫然出现在读者眼前。

这些小昆虫,我们小时候经常会见到,尤其是夏天的晚上,大人坐在院子里乘凉,小孩子们坐不住,就喜欢这里看看,那里翻翻,一不小心就会发现新大陆,而且绝不告知大人。

百草园是什么地方呢?鲁迅说百草园里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似乎确凿看似矛盾,实际上说明小时候的记忆,先是不太清楚后又及其肯定,因为里面野草丛生,就显得格外神秘,所以就有了“美女蛇”的传说,鲁迅的保姆长妈妈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鲁迅对文学的热爱,应该有长妈妈的功劳,这就是我们说的学前教育。鲁迅是一个好学的孩子,他听了长妈妈的故事并不会很快就忘记,而是会求证,他会央求家里人给他买书,从书中获取知识,这些也为鲁迅后来成为大作家打下了基础。

百草园即是乐园,应当还有好玩的东西,有了夏天的描写,必然会有冬天,冬天可以拍雪人和塑雪罗汉,这需要人们鉴赏,百草园是荒原,没人来看,只能玩其他的,那便是在雪地捕鸟了,扑鸟是闰土的父亲教的,小鲁迅太性急,总是等不到小鸟走到竹筛底下就拉动绳子,所以大多数时间是捉不到小鸟的,这里动静结合,详略得当,趣味无穷。

百草园对鲁迅来说是欢乐的源泉,这应当是他幼儿时最快乐的时光,因为不用上学。

二、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对鲁迅来说是家人对他的惩罚,鲁迅猜测是干了坏事,被家人送进私塾里,而且还是全城中最严厉的书塾。对小孩子来说玩是天性,学习是束缚天性的做法,当然,这都是以小孩子的心思来写的,等到我们长大后会认为读书才是正确的选择,如果不读书,怎么会有鲁迅这类人才的出现呢?

古人上学是有讲究的,第一次是要拜孔子,孔子是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是教育界的始祖。其次要拜先生,鲁迅对着先生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

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三味书屋是比较无趣的,鲁迅的脑子里会有很多问题要问,每个小孩子的头脑里会有十万个为什么?当他知道先生比较渊博时,便问了先生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因为阿长不渊博,回答不出来他的问题,而先生觉得鲁迅是不务正业,便回答不知道,脸上还有了怒色。

通过这件事情鲁迅知道,不该问老师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从此专心学习,而老师的态度慢慢好起来了。

当然三味书屋也有好玩的地方,对孩子来说,玩是天性,他们总能从乏味枯草的学习中找到放松的机会,于是三味书屋后面的园子又成了孩子们的欢乐谷,他们在这里找蝉蜕,捉了苍蝇喂蚂蚁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小时候经常玩的,看似无趣,实际却是孩子们的快乐源泉。

从学生来说,一是敬慕老师的渊博,喜欢提问,愿意了解新知;二是一有机会便跑出去玩,寻找读书以外的乐趣;三是趁老师读书入神,在座位上做各种游戏、画画儿等,这场景对孩子们来说是非常熟悉的画面,我们在课堂上,经常会趁老师不注意,一有机会大家就在底下搞小动作,非常符合孩子们的心理。

鲁迅是语言大师,将汉语的表意、抒情功能发挥到极致,又极具个性和创造性。阅读鲁迅的作品,不仅能够得到精神的启迪以至震憾,还能得到语言的熏陶与美的享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追忆童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lag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