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诗,看古人的焦虑

作者: judyjia0508 | 来源:发表于2017-12-25 12:42 被阅读602次

    有阵子没有读古诗了。今天,我们一起读一首汉武帝所写的诗,试着走近这位伟人的内心世界。

    秋风辞  (西汉)刘彻

    秋风起兮白云飞,

    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

    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

    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

    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汉武帝这个人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前87年),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他所开创的汉武盛世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盛世之一。

    知人方能论事。想了解这首诗,我们要对汉武帝一生的主要功过做一简单的梳理。汉武帝最杰出的成就有几点:一、彻底击败了匈奴,扭转了自秦以来就不断遭受匈奴威胁的被动局面;二、开辟了丝绸之路,加强了中华与西北各国的联系,将中华文明传播到更远的地方;三、管理西域,征服朝鲜,南服蛮夷,奠定了中华民族辽阔疆域的基础。同时,汉武帝也有一些过失:一、穷兵黩武,繁刑重敛,百姓不堪重负而起为盗贼;二、晚年迷信方术,任用奸人江充和宦官苏文,酿成巫盅之祸,株连十余万人,太子刘据与皇后卫子夫也因此被杀。据史学家的评论,汉武帝的生平,与秦始皇有很多相似之处,既有丰功伟绩,又有重大过失,但是,却避免了秦朝的二世而亡,原因何在呢?

    汉武帝去世前两年的公元前89年,就是在巫盅之祸发生后两年,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于是下了《轮台罪己诏》,将自己的过失诏告天下,决心改变以前的政策,要予民休息,重视农业等等,体现出了一位政治家非凡的决心与魄力。正是这种自我纠偏,使得汉室又迎来了后世的中兴。

    关于这首诗

    公元前113年,汉武帝率领群臣到汾阴祭祀土地神,时值秋风萧飒,鸿雁南归,汉武帝乘坐楼船泛舟汾河,饮宴中流,场面热闹,气势恢弘。四十四岁的汉武帝,正值人生的壮年,汉朝在他的治理下,国威远扬,北方的匈奴也不再对汉朝构成威胁。建立了这些不世功勋,当此良辰美景,不正应该“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吗?但是,兴尽而悲来,面对着萧瑟的秋风,草黄叶落的秋天让汉武帝想到了时间的流逝,想到了生命的短暂——人生正如这四季轮回,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延伸,他走过了壮年,也必将会迎来生命的暮年。所以,“少壮几时兮奈老何”!少壮的时光太短暂,人都会老去,为之奈何!

    这种乐极生哀的感情,并不是忽然出现在诗歌里的,而是贯穿了汉武帝后来几十年的生活。正是因为对老、死的恐惧,他在中年后,迷信神仙巫术,派人寻找不死之药,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也流传下来很多故事。比如著名的《彭祖面长》:有一个会看相的人,对武帝说:人中长达一寸的人,寿命将达百岁。东方朔闻言大笑,有司上奏汉武帝,说东方朔不敬。东方朔说道:“臣不是笑陛下,而是笑彭祖。人中一寸就能活百岁,彭祖活了八百岁,那他的人中不是有八寸吗?光人中都有八寸,那整个脸长大概要有一丈了吧。”汉武帝闻言,也觉得好笑,就没有相信方士的话。

    古人的焦虑

    对于生命的焦虑,是个永恒的话题。因为生命是有限的,人总会面临着生老病死。古人很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怎么办呢?这就是宗教产生的根源。因为宗教就是要解释,人从何处来,要到何处去这个问题。比如道教。它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糅合了中国人对于生死和世界的看法。《西游记》是集这些思想为大成的作品,将中国古人对世界的理解做了一个全面综合:世界分为三层,即常说的“三界”,上面是天堂(天庭),乃神仙世界,最高统治者是玉皇大帝;中间是人的世界,最高统治者为皇帝;下面是鬼的世界,即地狱,最高统治者是阎王。三界之间是流动的:人通过修行,可以达到神仙境界,脱离生死轮回;如果不修行,或此生做恶,则堕地狱。佛教传入我国后,被同化为中国特色的佛教:它认为,人只要一心向善,多积功德,则可成佛,亦能脱离苦海。所以,《西游记》里还有一个西天极乐世界,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后,人就能脱离肉胎凡身,成就正果。

    回到秦汉时期。彼时,后世的一系列的想法尚未出现,古人还在摸索之中,相信巫术、相术,还相信有不老之方可以让人长寿。这种思想,贯穿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从秦始皇的派人到海外寻丹药,到清朝雍正皇帝因服丹药而死的传闻,大抵对生命的留恋一直让人在设法延长它的长度。

    第二个出路就是增加生命的价值。孔子站在大河之边,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一刻也不会停止,生命终有尽头。那怎么办呢?要“立功、立德、立言”,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以求不朽。古人说的,“老冉冉其将至矣,恐修名之不立”,曹操在他的《短歌行》里也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些对时光流逝的忧惧,让他们更加想要及早建功立业,做出一番事业。这是古诗文里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占据主流。

    第三个出路是珍惜当下。用我们现在常说的话就是“且行且珍惜”。这些人最初是要建立功名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怀才不遇,就转而求其次,要及时行乐,珍惜身边的生活。这种思想以李白和苏轼为代表。李白在《将进酒》、《把酒问月》等诗里,就多次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等等,其实都是在理想不能实现之时,对自己的安慰,但是,从哲学意义上来说,这并不是退步,其实也能给后人很多启迪。苏轼更是如此,乌台诗案以后,他对于生命与永恒思考了很多,尤其是在多次游览赤壁后写的诗文,更是对以前的思想作了颠覆性的修正:即使如历史上的伟人,在历史的长河里也只是短短一瞬,生命的意义在于,在活着的时候,好好珍惜大自然赐予的无限自然风光,用心体验它。

    读书的作用

    我们这两年介绍了不少诗歌作品,但是主要思想不过就这几种,只是作者不同、具体内容不同而已。归根结底,古人和今人的生活究竟有多大不同呢?具体到某一件事,确实是不一样了,但其实不还是生、老、病、死?所以,《圣经》上说:太阳底下并无新事。

    我们读文学作品,除了读文辞,更重要的是要参悟内里的思想。思想是相通的。你明白了古人的喜怒忧惧,也就知道今日的种种不足为虑;你知道了人类在时间里是何其渺小,也就不会有自卑心、自大心;你明晓了时间短暂,又焉能不珍爱生活和身边的人?读书何用?我想,这大概就是读书的收获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古诗,看古人的焦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lll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