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记——蝉鸣

作者: 小忧小铃铛 | 来源:发表于2018-07-10 05:48 被阅读1次

    临近午饭时分,站在梧桐树下等孩子放学。耳边蝉鸣嘒嘒不绝,如蜈蚣爬于古瑟挠个不停。

    想起前几日一名焦虑失眠的病人,小声向我询问,如何治耳鸣。病人三十五岁,身形消瘦,说耳鸣时声音压得很低,像是有些不好意思。病人说耳朵里夜夜虫叫,愈夜愈热闹。声势犹如百虫聚会。

    书上形容耳鸣——如鸣天鼓。天鼓有虫声嘶嘶,风声萧萧。虽白日里影响不大,但夜晚独处时甚是烦人。中医认为耳鸣与肾有关。《灵枢·脉度篇》说:“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能闻五音矣。”提示耳聋与肾虚关系密切。《医学入门》又提出“耳鸣乃是聋之渐也”;清代沈金鳌撰写的《杂病源流犀烛》卷23更明确说明:“耳鸣者,聋之渐也。惟气闭而聋者则不鸣,其余诸般耳聋,未有不先鸣者。”

    耳鸣乃聋之渐也。单凭这一句已叫人心烦意乱。

    盛夏热风,站着等人又不能离开。突发奇想,病人夜间睡觉时门窗大开或拔了耳塞搬个藤椅在树下睡上几晚,许对病情有好处。夜间凉风一吹,百虫宴上的角色哪是这排排梧桐上精兵强将的对手,一觉睡醒耳虫只怕早吓破了胆再不敢捣鼓放肆。耳鸣的毛病也就不治而愈了。

    陆云《寒蝉赋》曰:(蝉)头上有緌,则其文也。含气饮露,则其清也;黍稷不享,则其廉也;处不巢居,则其俭也;应候守常,则其信也。加以冠冕,取其容也,君子则其操,可以事君,可以立身,岂非至德之虫哉?

    蝉鸣于盛夏,一阵风来一阵蝉声。到秋季将尽时蝉声也消失匿迹。夏阳热烈,秋阴冰凉,它参与着开始也淡然结束。

    古人常因物感发,如曹植有一首《蝉赋》,先写

    唯夫蝉之清素兮,潜厥类乎太阴。
    在盛阳之仲夏兮,始游豫乎芳林。
    实澹泊而寡欲兮,独怡乐而长吟。
    声皦皦而弥厉兮,似贞士之介心。
    内含和而弗食兮,与众物而无求。
    栖高枝而仰首兮,漱朝露之清流。
    隐柔桑之稠叶兮,快啁号以遁暑。

    写蝉之美,写得清丽、高贵。后又写道

    苦黄雀之作害兮,患螳螂之劲斧。
    冀飘翔而远托兮,毒蜘蛛之网罟。
    欲降身而卑窜兮,惧草虫之袭予。
    免众难而弗获兮,遥迁集乎宫宇。
    依名果之茂阴兮,托修干以静处。

    黄雀、螳螂、蜘蛛、草虫都要毒害于蝉,蝉不得不逃离众难,最后却又落于狡童之手,最终成了人们腹中之物。

    有翩翩之狡童兮,步容与于园圃。
    体离朱之聪视兮,姿才捷于狝猿。
    条罔叶而不挽兮,树无干而不缘。
    翳轻躯而奋进兮,跪侧足以自闲。
    恐余身之惊骇兮,精曾睨而目连。
    持柔竿之冉冉兮,运微粘而我缠。
    欲翻飞而逾滞兮,知性命之长捐。
    委厥体于膳夫。归炎炭而就燔。
    秋霜纷以宵下,晨风烈其过庭。
    气憯怛而薄躯,足攀木而失茎。
    吟嘶哑以沮败,状枯槁以丧刑。

    曹植写《蝉赋》真是对自身的生动写照。后至唐朝,有骆宾王的《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想来写的是秋天寒蝉叫个不停,后又被大风淹没。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虞世南写“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李商隐又言“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写蝉的境遇也是人的心境。

    上海夏季的梧桐叶子不大,风一吹,蝉鸣阵阵。雄蝉为了引诱雌蝉,唱个不停。孩子还不知道蝉鸣不是唱歌,而是用膜振发声,常边弹琴边问,“是我琴声响还是树上那些虫子的叫声响?”

    我不好意思纠正,只好说,“你弹琴它们唱歌,多美好。”

    会鸣的蝉都是雄蝉,发音器在腹基部,像蒙上了一层鼓膜的大鼓,鼓膜受到振动而发出声音。书上说由于鸣肌每秒能伸缩约1万次,盖板和鼓膜之间是空的,能起共鸣的作用,所以其鸣声特别响亮。雌蝉的乐器构造不完全,不能发声,所以它是“哑巴蝉”。

    原来雌蝉是不鸣声的,她们做什么呢?负责产卵。在树上扎出一排排洞来,把卵排在里面。之后不久,交配过的蝉纷纷死去。

    梅雨季刚过,正是夏宴最热闹的时候,抬头仰望很难看清梧桐里藏着的歌唱家,倒是有时候地上能见着几只,也不知是雄还是雌。

    这几日见两楼孙婆婆总撑着伞,以为是遮太阳。先前她特意在我一旁关照道,“别站那下面,掉下来的虫砸着你脑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求学记——蝉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mez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