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古文精读之“写什么”

古文精读之“写什么”

作者: 冬冬冬冬榕 | 来源:发表于2017-12-29 22:17 被阅读39次

    文学作品的精读一般来说分为三步:一、写什么;二、怎么写;三、有何好。三个步骤看似简单,但在我们想要对文学作品,特别是古文作品进行精读的时候,从这简单的三个步骤中,我们可以学习到许多有关古文精读的技法。这里,我仅针对第一个步骤“写什么”来深入分析精读的技法。

    “写什么”

    在我们分析一篇古文作品“写什么”时,我们首先要将其通读一遍,并弄懂词句中的未解,这是进行古文精读的基础。而在具体精读分析“写什么”时,我们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大角度来入手。

    “时间”之“时代”

    所谓“知人论世”,在深入分析作品前,我们有必要对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有着足够的了解。世风可以推及士风,而士风又能进一步推及文风,这三者往往也和当时统治者的制度以及治理相关系。如唐玄宗所治理下的唐朝开元年间和天宝年间,当时的世风、士风和文风都产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一点从杜甫前后期诗歌的对比中可见一斑。因此我们往往需要跳出原文,在经史典籍上下功夫。

    与此同时,我们需要认识到文学是存在一定量虚构成分的,古文作品也不例外,某些作品可能会出现夸张以及想象的成分,更有甚者可能会出现虚假的成分。这就要求我们要多对比同时期的作品,并以此为基础加深对所精读作品的理解。

    “时间”之“时序”

    在作品的时代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作品的时序来精读它,其一个明显的例子便是四季,春有春愁,夏有夏欢,秋有秋怀,冬有冬寒。作者在创作时会深刻受到季节的影响,与季节相关的气候也是同理,江南独有烟雨,北疆独有大漠,这些都是气候影响下生成的独特景观;人大多在阴雨时感伤,在晴天时欢快,这也是气候可能对作者造成的影响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时序中一个特殊的存在,节序。节序来源于传统民俗,由人为自发创造,如“爆竹声中一岁除”喜庆欢快的春节;“每逢佳节倍思亲”怀念亲友的重阳;“千里共婵娟”团圆和乐的中秋。节序有时甚至能超越气候对人的情绪影响,这是我们在精读作品时需要注意的。

    “时间”之“时辰”

    时辰从早到晚、由昼至夜。昼起,人始喧闹;午劳,人始喧嚣;暮收,人始归宿;夜息,人始归静。如《君子于役》中对时辰的刻画,一天中的各个时间段对人的生理作息以及人的心理活动亦有着影响,我们在古文精读时对这些要素要更为敏感。

    分析作品“写什么”中的时间角度大致为以上分类,接下来我们说到空间角度。空间可以分为“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两个大角度。

    “物理空间”之“大空间”“小空间”

    大空间简单来说就是地域。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复杂多样,在不同的地理条件下人的生产方式会有极大的差异。如南方多水,北方少水,两地人对水的看法便会有差别;南方农耕,北方游牧,两地人对食物的看法和感受也会有所不同,这些都是可以在古文作品中体现出来的。

    有时不同的生产方式也可以直观地影响不同的生活方式,如南方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北方放牧则相对悠闲。而生活方式无意中也在影响着人们的性格形式,如黄土高原地区风沙大,人们交流需要提高音量和声调,长此以往,人的性格便会变得相对高亢,这种性格形式充分体现在当地特色的信天游中。由此可见,地域对文学风格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

    小空间即地点。古文作品中多以两地相隔的距离来体现情感,如“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送郎一路雨飞池,十里江亭折柳枝”,例诗中以两个不同地点中的两个人间的情感来展开抒情描写,而有时即使是在同一地点,作者也会在作品的描写中刻意拉开距离,如“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这些古文作品中的小空间描写,我们可以在精读时细细体会。

    “心理空间”

    分析古文作品中的心理空间时,我们可以结合现代的心理学理论,深入探究人物的心理。心理空间可以简单分为“心理活动”与“心理距离”。

    古文中的心理活动多体现在人物的动作及言语中,如“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作者通过对言语的描写来展现其变化的心理活动;而古文中的心理距离则多建立在上文“小空间”地点距离的基础之上,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即使二人间的空间距离相距很远,但两人间的心理距离却很近。依靠以上的心理空间分析手法,我们可以在精读中获得更深的感受。

    由此,我们介绍了古代文学作品解读中关于“写什么”的精读技法,希望各位在进行古文精读的时候,能够在原本的阅读理解基础上有着更深入,更新层面的发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文精读之“写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miw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