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为江水,与君重逢。
在看到这句的时候,被莫名的打动,文在寅,(感觉我一个如此之人,只呼其名,不恭之意太多,)韩国总统,看到他的第一眼的时候,就有种莫名的感觉,真帅,真的有一种有内而向外的气度,给人一种稳如泰山般的感觉,特别有安全感。
我看着视频中文在寅的经历,不免觉得震撼和羞愧,似乎没有什么事,是他不曾经历过的,游行走过,牢住过,兵当过,律师当过,总统干过,给人一种无限的火力与不可撼动的精气神。
他,风度翩翩,于是,我在想,什么是让文在寅能够成为文在寅,怎么能想现在这样直面的打动我。
学习。
学习为文在寅提供了广泛的学识的,高远的理想,宽广的胸襟,不屈的斗志,学习所带来的这个东西是很难量化的,但在这哲学上有一个讲,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学习能够为以后的道路打开一扇扇新的窗户,提供各种可能。
虽然,学习这个东西是挺玄乎的,学习不是一个空泛的过程,这个东西是主观的,可能一本书看完了,感觉没什么,好像什么都没发生,好像什么都没懂,也不明白,有什么用,至于什么开阔眼界,增强自我的思考,在看书的过程之中并没多少体现。
这可能就涉及什么知识的转化啥的,反正原理挺多的,但大多是来忽悠你的。
看书,能看懂啥,就啥了,别整那么多虚的,像有一些书,你读一遍跟没读一样,也是正常。
但,还是要学习,高中,初中,小学的学习可能更多是在家中的影响下,不的不去学,但到了大学之中,这个观念就要有所改变。
学习的本质,在于为自己的本身穿上一副铠甲,可以防御外界的侵蚀,现在是手机普遍的时候,小到两三岁的孩子,老到七八十的老人,手机在他们面前都不陌生,他们也可以想我一样,打开手机,打开,贴吧,微博,知乎,豆瓣,等,写自己的内容,而我们本身可能会因我们自身接受的教育而形成一种铅字错觉,认为网上的,都是对的,进而来撼动我们自己的想法。
但通过学习,可以形成我们自己的思想体系,来对外界进行抵御,就像文在寅那样,在各种的环境之中,都可以不被外面的事,所动摇,不去自我怀疑,知道自己要去向那里,从最初热血青年到现在的像光般的男人。
同时也是一把锋利的武器,去改造这个世界。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改造这个世界。
学习,就像一把钥匙,可以打开人自身的潜力的枷锁,使人真正能够成之为人。
其实写这么多的时候,自己的内心是挺羞愧的,因为在写的时候,自己在不断回想着自己本身的情况,自己所行与所写之间差着很大的距离,自己平常的时候懒洒,志大才疏,所想也都是看漂亮女生的事。
你可能会嘲笑到说这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我也并无所谓,反正我也不能顺着网线过去打你,就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感觉,只是觉得每天能打打游戏,看看视频,多好。
可是这样的话,现在还有父母,等我毕业了,那该怎么办,所以自己在学习的时候,大多还是被迫去学习的,也不是自己主动去学习的,也就是没钱,有钱,学个锤子。
在大学里,是可以呆在寝室里,看手机,打游戏,也没有人问你,这样的话,自己也过过,是挺爽的,但当时候,需要去做一些需要运用所学知识的时候,但自己不会的时候,就挺难受的。
更为难受的是,期末考试过后,看着别人高高的绩点,再看看自己的,难免不觉羞愧。
更为难受的是,看到自己喜欢的女生,绩点比自己高2个的时候,也就是分数高20分,再加上自己来上大学,奖学金也没获得,也没多少钱,请她吃饭啥的,也没有,家里也没什么,长的还有些丑,身体胖,这种痛,可能真的只有自己这样的人才能明白,甚至,有时,觉得在课上能看她几眼,就是好大的奢侈。
也不用扯那些,想说的那些,我既然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我还能不知道。
别人的一学期下来,奖学金拿到手软,五六千,活动参加到尽兴,而自己在大多数的时候,也在一边看着,心里自然是酸的。
所以,就想到了学习,也可以说是一种逃避吧,不想让自己过的不是那么难堪,起码还可以给自己一种暗示,我也学了,至于结果嘛,我也不清楚,也想到了写文章,起码这样的话,可以为我自己在大学的时候,再碰着她的时候,增添一些自信,不是那么的痛。
自己来到大学也有段时光了,大学里的事,也差不多清楚了,能做到的,也就是让自己慢慢变的优秀,身体瘦点,口才好点,做个温柔有教养的男孩子。
至于,其他的事么,我也不太敢去做,就上课的时候,多看看吧。
差不多,本来打算写文在寅,但写着写着,就写自己了,对于我来说,学习可能就是一个逃避的手段,不敢去面对大学的那些事,我的事,看看就好,关键还是过好自己的生活。
毕竟,我写的我自己大部分的事,大多都是虚构的,真实和虚构的比例大概是二八分,别信就对了,我也不会像我自己写的那样弱,人是复杂,人也是可以被认识的。既然这样,我们不曾相识,我戴着面具又何妨,防人之心不可无。
写到这,我也不知道,我写的,到底是真是假了,哈哈,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