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爷乐道道,继续与大家分享一些聆听音乐、思考音乐的感受。
浸润于古典音乐多年,为什么说法国印象派的作品色彩性强,富有神秘主义色彩?
远爷近日在聆听拉威尔的作品时似乎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小调、不协和音程、全音阶构成的旋律更容易勾勒出绚丽奇幻的色彩,也就是法国拉威尔他们的印象音乐中最重要的特征。弦乐不像德奥那种做长线条旋律大段铺底,更不去做大段抒情描写,代之以短促的断奏、拨弦、颤音、弱奏、迅速的渐弱渐强。弦乐声部还能够分声部以不同形式或独立、或随机组合地若隐若现。再加上宏观上,整首乐曲减少乐句、乐段的重复,配器上力求丰富多变,不在某一处做过多停留,自然神秘尽显。由此我认为印象派的音乐,像拉威尔的音乐,很多是意识流的展现。
相比之下,德奥音乐尤其是浪漫派之前的作品,往往很工整对称,靠精密的重复和依据可循的变化构建出建筑般稳固的庄严感。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理性。
我觉得如果开发孩子的想象力、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应当多用法国印象主义时期的作品去激发,尤以拉威尔为代表的作曲家,他们对音乐色彩的把控可谓做到了极致,瑰丽、神秘、冷暖变化、阴晴圆缺都能在他们的音乐中寻到。
在这一点上,在拉威尔稍前的欧洲民族乐派,比如捷克的斯美塔纳、德沃夏克,在他们的作品中,已经对音乐色彩、温度的表达做出了极具示范性意义的尝试。
需要提醒的是,这些音乐在感官刺激上必是能令人满足的。但因为音乐思路和线索难以捕捉,刚刚呈现出的主题稍纵即逝,像花碟一样即刻又深入花丛中,所以聆听难度较高,让人的音乐情感很难被构建并完整固定下来。刚刚建立起来的音乐思绪又被打乱,“一惊一乍”、“”神神叨叨”的,像蜜蜂苍蝇一样不可捉摸。所以这一系列连锁反应让观众在聆听过程中有些羞恼,坐立不安,甚至倍感烧脑。进而大家会产生不耐烦的疲劳感,也就是听不下去的感觉,无聊无奈。因为音乐跟丢了,找不到了,当然难受,当然不爽。就跟看电影一样,看完以后找不到逻辑,串不起剧情,不知道说了什么故事,演了什么东西,我们当然不爽。
同样是拉威尔的作品,《波莱罗》为什么能让人记住,十六分钟听不厌,还能越听越带感,越听越热血?小星星变奏曲为什么也广受喜爱?因为它们上来就把音乐主题(故事主线、主角)告诉你了。而且每隔一段相对固定的时间,主角会光明正大地回来在你面前晃悠,生怕你忘了他,看不见他。就像《荒野猎人》里的小李子,每演一会儿就好像在提醒评委——该给我奥斯卡了吧!你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回来,他什么时候穿上马甲出去欢脱浪了、变魔术了。
《波莱罗》更过分,从头到尾两个主题就不停循环,从不间断,无限洗脑,你想听不懂、听不出来都不行。这简直是一个人撑一台戏的独脚戏,想忘都忘不了。
以上便是远爷在听音乐时的一些思考,欢迎诸君给出建议,一同探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