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片羽毛》:最小的孩子被看作小傻瓜
1、在童话故事里,“三”这个数字似乎常常是指精神分析学中心理铁三个方面:“伊底”、“自我”、和“超自我”。
2、安徒生的两个童话故事《丑小鸭》和《卖火柴的小女孩》都有一种令人沮丧的世界观——人的命运是无情的,不可逆转的。
3、在无意识的层面和有意识的层面,数字都代表着人:家庭状况及亲属关系。有意识层面:一代表我们自己,二代表恋爱关系中婚姻关系。在无意识层面:一代表本人,也代表占支配地位的家长。对于成人,一表示对我们拥有支配权的人。在儿童的心中,二代表家长,三代表儿童自己。
4、无意识是艺术创作的源头,是艺术原创产生的源泉;“超自我”的思想观念使其得以成形;“自我”的力量对进入艺术品创作过程的无意识和有意识的看法进行加工。
5、只有爱才能把丑陋的变成美好的。只有我们自己才能把我们无意识内心中那些原始的、粗野的和最普通的东西变成我们心中最精美的产品。
6、聪明可能是一种天赋,是独立于性格之外的智力。而智慧是内心深沉发展的结果,是有意义的经历丰富了人生的结果,是丰富的、充分整合的人格的反映。
恋母情绪的冲突与解决:穿盔甲的骑士与痛苦的女郎
1、童话故事可以告诉儿童在生活中如何应对各种冲突;它巧妙地为儿童提供他们自己无法编造出来的各种幻想。
读有所想:
童话故事的主人公一般都呈现呆傻的状态,是儿童的一种自卑心理的投射。儿童走向自我发展这初,很多事情感到力不从心,担心自己一事无成。而以呆傻为主人公的童话故事的结局告诉儿童,无论是自认为无能,还是被别人轻视为最无能的人,最终会胜过其他人。这给儿童的成长带来希望。所以儿童很喜欢反复听此类故事,在听故事中找到认同感,也找到发挥自我潜能的动力,最终实现人格发展的完整性。
安徒生的《丑小鸭》 尽管故事很动人,但它更适合成人的故事。因为丑小鸭跟鸭子不同种类,即使丑小鸭不努力不行动,它最终也会变成白天鹅的,它说明的是一切命中注定的,改变不了的。而其他童话故事,虽然主人公在故事发展会;变成动物、石头或植物等,但最终他们都变回了人,改变主人公的形态还要取决于主人公的行动。
恋母情结冲突期,男孩感到父亲的威胁,他们把这种情绪投射成危险的动物(恶龙);恋父情结冲突期,女孩将母亲异化成恶毒的继母或女巫。通过童话故事的幻想能极大地帮助孩子战胜俄狄浦斯冲突的痛苦,同时又保留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跟父亲或母亲的亲密关系。
童话故事都有美好的结局,当儿童对童话故事的主人公有认同感时,会让儿童对自己的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