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论阅读的好处。
阅读之后,才会懂得;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阅读,究竟有什么好处?”我听到过很多种声音问同一个问题。“读书无用论”的供奉者总是振振有词:“读书可以不用过日子吗?你自己看看那些吃文字那碗饭的人有几个可以养家糊口的?那路遥,那《平凡的世界》多火?他自己的生活有多穷困潦倒?那莫言,还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有什么用?奖金还不是在北京买不了一套房……“扭曲的道理似乎通俗易懂到让人无法辩驳。再问问那些”读书有用论“的信徒们,读书有什么好处呢?似乎还真答不上来,他们总说读书好呀,那种好处都是潜移默化的。但具体好在哪,谁也没给过我正面的回答。不过好在,我虽满腹疑问,但我也确实开始阅读并且坚持了下来。
回到我们刚才那个话题——“阅读,究竟有什么好处?”我从初一开始接触阅读名著经典,并且每天坚持记录读书笔记,到现在大一,也自认读过几本书。就我而言,阅读对我的帮助是巨大的,一生受用不尽。
阅读积累的是一种文学素养,这是一个很“内化”的东西。这种素养还不像诗词歌赋,当别人问起时,积累的多了还能答上一二。你很难和别人说清,让别人知道你有多厉害,就算想卖弄一下都没个基本形式。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人觉得阅读没用,而觉得有用的人又说不清。
我从两大方面谈谈阅读的意义:
一、阅读可以提升一种“敏锐性”。这种敏锐性涉及的方面非常广泛。
(1)、在学习上:语文试卷中阅读和作文是“两大巨头”。在小说阅读时,这种敏锐性可以帮助你迅速get到矛盾冲突的那个点,再保留小说原始的戏剧性,加上一些阅读答题的技巧,小说阅读基本不是问题。再说说散文阅读,这种敏锐性更多体现为情感的共鸣。要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捕捉作者的情感变化,或喜或悲,或讽刺或批判。就拿林徽因的《窗子以外》举例,当年高考也是难倒一众考生。表面是说窗外风景看不透,“窗子以外的事你看了多少也是枉然,大半你是不明白,也不会明白的。”其实很多人看了之后也能感受到文章绝不可能只单单表面那么简单,肯定另有深意。但什么深意呢?那个时代大概是讽刺吧,讽刺什么呢?也不清楚呀。这种时候这种敏锐性就可以让你很快捕捉到“悲”这种情绪。浓烈的悲,散不去的愁。一个人“悲”能“悲“什么?无外乎悲“人、事、物”。一位知识女性能悲什么人呢?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能悲什么事呢?在当时社会情景下,悲的就是这腐朽落后的社会。“物”在此处没有体现。综上总结:作者以一种浓厚的悲观主义情绪和讽刺性的语言表达了对社会最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对当时腐朽落后的社会的无奈和反抗。散文讲究“形散而神不散”,这样,这篇散文的“神”就已经明确了。那也就更不用说议论文了。(议论文的条理是三大文体中最清晰的,也是阅读题中最好答得。)作文同理就不细说了。
(2)、在生活中:离不开和别人的相处。这种敏锐性可以给你提供一些信息。一顿饭、几句话、一些小举动、小眼神,它就会给你检索出对方的一些喜好、性格、脾性、缺点。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你给一个干部型工作者(同龄)提一些建议或者不同思路时,他第一反应是说“不”或者没有认真听完就急于打断、反驳。这种敏锐性就会给你提供一些关键词做参考:能力有限还冒然自大、大是大非面前辨别力不够、心地善良但有些冒进……这种能力和“读心术”很像,但福尔摩斯之所以能成为大侦探不也是因为那过于常人的敏锐力。而在以后的相处中,你也就很容易避开对方的一些“雷区”,让对方感觉到和你相处很舒服。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情商问题”。在这之后的一些小细节,对一些事情的处理上,你也就可以确定对方是否值得深交了。有些人觉得很麻烦的人际交往问题也就大概明了了。
这样,这种敏锐性就基本覆盖在了生活的方方面面。阅读提升的这种能力有多重要也就显而易见了。
这种敏锐性是长期阅读积累下来的。因为课外阅读还不像答语文试卷,题目都是给定的,答案也就围绕题目展开。而课外阅读没有给定的问题,所以这种提升就是以一种“自问自答”的形式。这就考验你是否有这个敏锐性抓住问题的关键,也就决定了你能否看懂这部名著到底想讲什么。
当你的阅读到了一定程度,培养出这种敏锐性之后。你就可以轻而易举的跃过文字,穿过时空,跨越国界去和作者对话。这种敏锐性会让你懂得什么是能力,什么是生活。开拓眼界最好的办法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使我们可以懂得的东西太多太多。因为阅读,所以我们懂得;因为懂得,所以我们慈悲。
二、阅读可以培养一种“慈悲感”。说起慈悲感,我们最先想到的是“出家人以慈悲为怀”,却很少有人探究慈悲的深意。慈悲是佛教的基本精神。依据佛教的缘起法则,推导出的“依正不二”、“无我论”、“同体论”和“平等论”等重要思想是佛教慈悲理念的哲学基础。佛教讲“慈悲”,墨家讲“兼爱”,儒家讲“仁爱”,道教讲“积德”。虽然主张各异,但在“慈悲”的认同上也算是殊途同归。“慈悲”是一个很广的概念,我总觉得它和“宇宙”这个词给人的感觉很像。它的深意、广意也非常人可以随意参透的。
慈悲观的基础,缘起论讲究“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从人与自然这个方面简单来讲就是人破坏自然,人必将自取灭亡。佛教是西汉末年传入中国的,从一定程度来讲这种慈悲观有一种普适性——这是一条放诸四海皆准的定理。
而阅读让我在现阶段理解到的慈悲感是一种“先悲后慈”,从“悲”中生出“慈”的情感。从一个人的“悲”中感受到一群人的“悲”,从而生出一种“慈”,对所有人的“慈”。这可以理解为现代观念的“公益”。第一阶段的“公益”:有一个穷人很可怜(这是悲),一个富商对他产生同情(这是慈),给了他一笔钱;而第二阶段的“公益”:有一个穷人很可怜(这是悲),一个富商对他产生同情,他感到像这个穷人一样的人都很可怜,然后让这些人去他的工厂上班,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穷的问题(这是佛教意义上的真正的“慈悲“,第一阶段的“公益”只是一种对自我的成全。)这个例子可能有点啰嗦,但它可以相对通俗准确地表达我想表达的意思,而且也能明确慈悲不是简单的同情和怜悯。
林清玄在《人生最美是清欢》一书中提到他认为的成功就是“今天比昨天更慈悲”。的确,慈悲感不像敏锐性那样可以举具体的例子,它更像人们常说的气质那类抽象的事物。
阅读的好处还有很多,我只讲出其中两点,而且它最大的好处就是什么时候开始阅读都不晚。
以上整理的观点都是我这么多年坚持阅读产生的切身体会,亲测有效!在理解认识上如果有不当之处或有知识性错误的地方,请多多指教!
关注微信公众号:cwtxy7788阅读更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