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一位历史老师的课,在结合了近段时间听的课,脑子里产生了一些想法。
先从这节历史课堂说起吧。
这堂历史课并没有听完,只听了一个导入。课堂事先,黑板上没有任何关于这节课的内容,当然也没有课题。一开始先是放了一段十数秒的恐怖音乐,然后询问,听到这样的音乐大家想到了什么?鬼,这是大部分人的回答。
“是的,我为什么要放这样一段音乐,那是因为今天这教室里有鬼,有八只鬼!”
听课老师很紧张,学生们很兴奋。
这个时候老师又提问了。“那么,请问同学们,鬼是好还是不好?”
“不好。”
“是的,所以现在请大家翻开书,看到‘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这一课。我刚才说的八只鬼指的就是八国联军。”
……
到这里,我们就离开了,回来教研会,课题是讨论这节课导入。开会的时候对于许多的问题,我仍没有考虑清楚,我自己也仍未有解答。
吸引学生听一节课的最大兴趣是什么?课堂上面环节的设置到底如何设置?对于课后学生作业质
先说第一个问题,吸引学生听课的兴趣是什么?
在此我又想起了前两天听的一节语文课,内容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一开始,教师用简单的几句话说完了导入与本节课的目标,第二步是了解作者生平与写作背景,完了开始听朗读带。
在听朗读带的时候我发现,我已经不自觉的将自己带入到了杜甫的心境,我看到不少学生也闭上了眼睛,沉入其中。此时的情感不是作者自身孤苦的悲凉,而是基于家国情怀的悲壮。
这样的体会一首诗的情感在之前的时候听这位语文老师讲《夜雨寄北》时也有。
后来听其他的语文老师上同样的课,做法也是同样,但却没有了那样的一种情感。这是为什么呢?区别在哪里。
答案是在书里找到的。
在《历史教学概论》里有提到,历史教师该具备的素养之一-语言素养中提到过。历史教师的语言应当兼具历史感与生动性,且简练不啰嗦。
历史课由于其课程的特殊性,比较难使学生对于历史上的事件、人物建立一个情景体验。而老师语言是最直观最有效且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这句话在语文课上得到了印证。那位语文老师上课的流程,做法和其他的老师没有区别,但往往就是他的一两句话就能点出诗句的核心,给听课的人建立相对应的情景,令人不自觉的投入情感,进入到课堂内容所营造的氛围当中去。
所以,最终学生会从中得到东西,会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对于如何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听课。往往说的都是各种技巧。如讲故事、玩游戏、甚至奖励物品、加分等等。
那么这些技巧对于学生引起的兴趣,到底是学生对课堂内容本身的兴趣,还是对游戏、奖品的兴趣呢?恐怕更多的是后者。
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科都有其本身所特有的魅力,教师对于课堂的引导,不应该求之于外,而应该发掘本学科的亮点,利用语言表达深入浅出的体现自己学科的特色,以此吸引学生,产生兴趣。否则即便是学生有了兴趣,也不会是对学科本身。
今天的历史导入内容新颖,但是否与本课内容相关则是值得商榷的。另一方面,用鬼神的角度去看待历史问题,则容易陷入正邪二元论当中,即评价历史事件、人物不是好就是坏,这与历史教学的核心素养是相悖的。盖因评价历史人物也好,历史事件也好都强调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之下进行,既看到其局限的一面,也需看到其进步的一面。对于历史事件的发生,历史人物行为的判断更是有一个因果关系在内,即用联系的观点看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