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小子”其实并不坏

作者: 德之行之 | 来源:发表于2017-07-04 12:51 被阅读25次

    广州市白云区方圆实验小学    窦金龙

    一、问题:

    2010年9月方圆实验小学三年(3)班迎来了一名转学生——郑旭东(男,13岁),性格傲慢,有一种满不在乎的自由思想,不愿受到纪律约束,我行我素;学习懒惰,马虎不用心,作业很不认真,不遵守课堂纪律,上课极其容易走神,又或是干脆直接趴在桌子上睡觉;但思维比较敏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期中考试成绩中下等。由于有违纪现象N次,转学不久就已然稳坐班内“第一把交椅”,同时成为年级内小有名气的一号人物了。

    而我五年级初初接班时就已然从老师、同学、家长的交谈中对这位同学有了一个提前的认识和印象。心中也暗自决定班级管理、班风学风的建立,首先应当从扭转郑旭东——这个大家公认的“坏小子”——开始。

    二、调查:

    1.五(3)班同学的反映

    五(3)班学生是否接纳郑旭东同学

    同样是通过开展“谁是我的好朋友”主题班会,在班内进行了一个针对郑旭东同学的“好朋友”及“朋友”的调查。全班38位同学中,有30位同学不把郑旭东当作好朋友,有8位同学将郑旭东当作自己的好朋友。这8位同学是三年级开始时的“死党”。怎么办?这样的人际关系无疑会给学生的心里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要让郑旭东转变首先就应当从内心让他自己觉得自己与其他同学一样,自己与其他同学的关系和睦融洽,自己要求提高,吸引更多同学认可自己,主动与自己交“好朋友”。所以紧接着,当我再次让同学们举手表决,自己是否将郑旭东当作朋友时,标准由好朋友下降为朋友,加上我的过渡语的铺垫,使其他学生回忆与郑旭东一起学习生活的时光 ,学会珍惜、珍藏。结果全班以全部同学的认可结束了表决,证明大多数人心目中虽然曾经也对郑旭东有过微词,但发自内心并不十分讨厌他,甚至因为他,也给大家带来了很多快乐的记忆。

    通过在班内开展“优点轰炸”主题班会。借机对全班同学关于郑旭东同学的认识进行了一番调查。一开始我反其道而行之,避而不谈其缺点,规定同学们谈谈自己认识的郑旭东有哪些优点。出乎意料的是同学们的观点中讲到了很多郑旭东本人也许都没能意识到的自身的优点。例如:体育运动能力强,代表学校田径队参加比赛,为校争光;偶尔也乐于帮助同学,为人大方、不斤斤计较;性格直率,不耍心眼,讲义气,说到做到……

    接下来再来谈谈郑旭东同学有哪些不足时,同学们各抒己见主要讲述了他一下一些缺点:学习态度差,兴趣淡漠。上课不认真听讲,回答问题专说些让人发笑气愤的话。作业不整洁马虎,有时干脆不做作业。有时玩笑开得过大,同学关系不太好,易怒、好斗,故意捣乱课堂纪律,交友不善,经常与校内外一些行为习惯更为恶劣的人相处……

    2.任教过的教师反映

    郑旭东同学属于聪明的孩子,但由于贪玩,任性,目空一切,毅力不够,尤其是人际关系不善,有攻击性行为,不遵守纪律,学习品质差,才使到成绩一般,行为规范、自理能力差。

    3.家长反映

    不爱听家长的话,有抵触情绪。举例说明他在家里也是如此。在家中生活琐事上也都是以妈妈为对抗。尤其是对于母亲的教育向来不予理会,缺少起码的尊重和礼貌。

    4.从前人的观点和看法得到启示:

    陶行知:从打架学生中发现他的优点,给予肯定和奖励。

    故事:陶行知在校园散步,发现有两名男生在打架,一个高个子手里拿着个尖石子,正准备向另一个同学砸去,陶行知急忙吆喝了一声,那“高个子”停下了。陶行知便问:“你们为什么打架?”“他欺负女同学!”高个子回答说。“那么今天是谁先打人?”“我”,高个子说。“那好,你明天上午上课前到我办公室来一趟!”第二天,陶行知到办公室的时候,那个“高个子”正等着。陶行知笑笑说:“你过来,我奖你一块糖,奖你很讲信用。我问你,“你为什么打人?”“他欺负女生!”“好!我再奖你一块糖,奖你有正义感,不过,我也有同感,对待敌人应该狠狠的打击。但是……”。“老师,我错了,我打的是同学,不是敌人,以后我再也不敢了。”“那么第三块糖奖你知错改错了。”

    5.我想:

    郑旭东同学之所以演变成现在这个“坏小子的模样”,综合以上多有的观点和看法来分析,主要是基于缺少一个适合他,专属于他的成长的良好环境。为什么这样说?让我们先来一起来回头看看他的过去成长的环境是怎样的吧!同班同学因为自己的学习态度、暴躁性格对自己逐渐疏远;老师也因为同样的原因将自己贴上了“坏学生”的标签;家长也只是以为的职责教育,又或是反复的“苦口婆心”,没能真正静下心来问问自己究竟自己想成长为怎样的孩子,自己想要的就是是什么?缺少了对自己心灵的倾听。而相对的是校内外一些“不良少年”也真在此时发现了逐渐被“孤立”的郑旭东,向他投来了“朋友”般的“温暖”,其真正目的则是一步一步将他与同学,家长,老师的距离越拉越远。最终的可怕后果则是“一切无所谓”的表面态度和对上述集体的抱怨。

    三、方法及过程:

    1.基本原则:对郑旭东同学必须宽容,无论他有多少缺点,毕竟是未成年人,可塑性很大,这个学期或更长一点时间如果能转变,将会有益他一生。如果不能转变,那后患无穷。因此,作为班主任一定要以真诚和耐心及爱待他,尤其是处事原则坚持“遂事不对人”。

    2.心理学依据:

    (1)、任何孩子的不良行为都有原因的,要找到病根,对症下药。

    (2)、未成年人犯错误是正常的,错误是人成长的印记,从不犯错误反而是不正常的。只不过郑旭东同学表现更突出罢了。

    3.解决过程:

    塑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首先杜绝其与校内外“不良少年”的来往,从跟上阻止其进一步恶化的转变倾向。其次是在班内营成一股互帮互助、齐头并进的良好氛围。尤其是校内外课余时间的合理安排上,经常开展榜样经验介绍的活动,让同学争先恐后向榜样学习。此外校内的课余生活影响也很重要,通过“书香满校园”氛围的熏陶,在班级内时时刻刻都能看见认真阅读的同学,无疑对于郑旭东来说,言传不如身教,身边的同学无疑是其最好的效仿对象。我经常对他说的就是,“当你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的时候,看看你周围的同学,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与郑旭东同学保持平等的交流氛围。

    我与郑旭东同学进行了多次的谈话,从他在家的情况谈到他在校的表现和学习品质方面及自身的素质。告诉他犯错误是不可避勉的,并非不可原谅,不必因此自暴自弃。然后实事求是指出他也有不少的优点。如:思维比较敏捷,学习知识有一定的悟性,身体素质、体育比较好,能吃苦……。再然后给他分析形势,指出出路,好好学习,打好基础,将来当好某科的科代表 ,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自己心仪的最适合自己发展的初中。最后,告诉他以前犯的错误,既往不咎,人都会犯错,尤其是孩子,毕竟还小,不懂事,但也要让他意识到自己在一天天渐渐长大,很快就要迎来毕业班最后的也是最充实的冲刺了,以后自己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了,自己的未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听了这些话,明显的发现,郑旭东的眼神变得不像以往那么满不在乎了,眼神亮起来了,心中有一种愉悦的感觉,说话的声音也宏亮起来了。感觉到他对自己的未来很有自信,好像马上就要做好,做优秀的样子。这一切也使我对他的教育充满了信心。

    (3)观察他的言行,时时给予表扬

    好学生是表扬出来的。我对郑旭东同学只要他的思想行为与以前有好的地方就及时给予表扬。

    上课不讲话,有时发言-------表扬:上课认真,发言积极。

    为班级做了好事-------表扬:关心班集体,为同学服务。

    遇见老师说了“老师好”-------表扬:尊敬老师

    卫生打扫干净--------表扬:工作认真负责。

    作业整洁-------表扬:学习认真有进步……

    使他感觉到表扬就在身边,批评就是这样离他而去的。进步就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4)督促他定期自主制定学习计划和行规目标。

    要求其必须根据自身实际量力制定。不求高求远,只在乎其是否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自主学习时间。尤其是注重对于计划实施情况的反馈调查。在调查结果的处理上依旧十分注重“赏罚并举”,能够坚持去做的时候大力表扬,一旦态度上有了松懈,也能做到及时批评。关键是让其自身意识到学习自主的重要性。

    四、结果:

       开始教育郑旭东同学到如今已将近一年半时间,无论是从同学们的态度,还是科任老师的评价,又或者是家长曾米哦按的反馈,都看得出他明显的变化。他近来的表现如下:听老师的话,服从老师的教育,上课违纪行为基本消除,上课已然能保持注意力专注于学习了,(不过有时候也有开小差的现象)作业按时安置按量完成,会关心班级的事情,想有所作为。班级有什么问题,也主动会管管。如:教室卫生不干净会去打扫,垃圾筒满了会去倒。但自习课、专科课还是会有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有时还会因为开玩笑不恰当,造成一些因小失大的不良后果。最为突出的对自身的期望值明显提高,目标越来越清晰,自主学习的习惯也开始初步养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坏小子”其实并不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oot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