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曲阜师范大学
读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

读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

作者: 要坚强_f1d3 | 来源:发表于2020-07-23 22:31 被阅读0次

读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

历史文化学院  2018级公费师范生班  王宁  学号:2018410478  QQ:1909097845

《国史大纲》开篇四句如下:

1、当知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上以上的国民,应对本国以往之历史略有所知。

2、所谓对本国历史略有所知者,必随附一种对本国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3、所谓对本国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本国历史抱有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正处于以往历史的最高点,而将我们自身的种种罪恶与问题一切推诿与古人。

4、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具备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国史大纲》是中国近代历史学家钱穆所撰写的一本通史性论著,著于抗日战争时期。钱穆当时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在战火纷飞中随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辗转大半个中国。在云南昆明岩泉寺,钱穆开始将主要精力放在了中国通史的考证与写作之上。当时生活的窘困、物资的紧缺以及内忧外患的状况都使钱穆将对中国命运的思考贯穿于了全书始末。钱穆指出,研究中国历史的第一要务,在于能在国家民族内部自身求得其独特精神之所在。①

1939年6月,《国史大纲》正式完成,1940年6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本书自出版以来,就受到广大历史研究者和学习者的推崇。一经面市,该书就以其独特的见解与细致的考证成为当时各大高校通用的历史教科书。现如今,钱先生的《国史大纲》在历史教学与研究中仍然起到很大的作用。

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一下我眼中的《国史大纲》:

[if !supportLists]1、[endif]关于《国史大纲》的成书历程:

在该书的“引论”中有关于本书成书过程的概述,在钱氏回忆录《师友杂忆》中有更详细的介绍。在战火纷飞的1938年到1939年,钱穆每周三在昆明西南联大授课,其余四天在距离昆明80公里外的宜良北山泉下寺闭门著书。历时约一年书成,实为一部提纲式的中国通史,用大学教科书的体例写成。内容包括自上古三代以迄20世纪中叶之中国历史的演变发展,尤其是经济与社会、政治制度、学术思想的状况及其相互影响。全书八编46章,共53万字,上下贯通,便于读者明了治乱盛衰的原因和国家民族生命精神之所寄。

[if !supportLists]2、[endif]关于《国史大纲》的主要内容:

《国史大纲》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作成。全书在书写内容上详细的叙述雄汉与盛唐时期,简略的描述辽、金、元、清,详细的描写中原地区的历史,简略的描写少数民族的历史。钱穆先生所著的《国史大纲》详于阐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制度,略于具体的人和事,力求简明扼要,只写中国历史的大纲,不写中国历史中无用的繁冗之处。

政治制度方面,《国史大纲》将中国古代的政治演进划分为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到秦汉时期完成的封建集权大一统;第二阶段是从西汉中期到东汉完成的政府机构演变;第三阶段是到隋唐时期完成的科举选官制度。至此,科举取代世族门第成为了中国延续千年的首要的政治制度

经济发展方面,《国史大纲》强调了经济建设与文化、政治建设相互关系。三者的发展在整个中国历史中虽然并非每个时期都相互适应,但是其总体趋势是经济、文化和政治三者在相互调和中向前发展。

文化学术方面,《国史大纲》认为前秦之后,中国的文化学术逐渐开始脱离于宗教与政治,以一种平民化的氛围一脉相承,历久弥新,这种现象在北宋时期达到极盛。

[if !supportLists]3、[endif]关于《国史大纲》的学术价值

《国史大纲》是钱先生影响最大的书,有很多深刻见解,不能视之为一部普通教科书。他强调中国历史的特殊性,有特殊的面貌和走向,不是能拿西方东西来套的,所以他最反对的是奴隶--封建社会说法。钱穆先生的史观是一种中国本位史观,有事实依据,更有现实和历史意义。

  《国史大纲》是用纲目体写的,但“纲”是非常简要的,有时只有一句话,“目”也不能畅所欲言,暗藏许多东西,有些都是关键性的大问题。常常能将一个问题延伸一两千年,由一点扩大到全面,系统梳理。如田制,他能将两晋占田、北魏均田到唐代的租庸调及两税法,合成一个整体观察,这样一来,制度与时代的变迁若合符节就凸显出来了。再如察举-科举,也是如此,他观察到科举察举都曾按地域分配名额,最终在中央政权中保持官员的地域平衡,又把这种制度与西方的民主选举和代议制进行比较,这是极具洞察力的发现。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但一是限于纲目体的体例,二是写作时资料不足绝大多数是论点深刻而论证少,钱穆的弟子余英时就曾说过,国史大纲里的好多观点都可以成为很大的学术专题。

  最后说说钱穆先生其人。

儒家讲究“修齐治平”,钱先生在《国史大纲》里强调对本国历史的“温情与敬意”,这与其独特的“家国情怀”是有密切联系的。无锡钱氏,始祖为唐末五代吴越国王,三代割据吴越,有两大福慧遗泽后世,一是钱镠治理杭州,一是钱弘俶纳土赵宋使吴越百姓免遭战乱。钱氏始祖放弃了一个治理良好世俗王国,却为后人建立了一个辈出人才的学术王国。宋明清三代的钱惟演、钱谦益、钱名世、钱大昕都是一代宗师,民国以来,钱家人才井喷,父子叔侄两代学人的情况屡见不鲜,若钱基博钱钟书、钱均夫钱学森、钱玄同钱三强三对父子与钱穆钱伟长叔侄。跻身大陆两院院士、台湾中研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者,以数十人计。出身这样的家族,钱穆先生岂会缺乏责任感自豪感,岂会对作为家族历史背景的国家历史缺乏温情与敬意?

不同于马克思唯物史观所提倡的客观,钱穆先生认为史学是人的史学,不能做号称客观的“无人”历史研究。史学一定要联系现实,但又不能急于联系现实,以免沦落为政治的口号。是以先生此书,看似在慢慢时间长河之中毫无主角,但通读之后我们又能感受到隐藏在这些文字之下的“士人阶层”便是这段历史的主角。有人批判先生此书是走精英主义路线,忽视了历史长河之中的农民,但我觉得中国的历史自古便是一种精英参与的历史,无论是察举制度,九品中正制亦或科举制,无一不是从天下元元中挑选出一批精英共建天下。在时间长河最前端的我们,为何要以现在的目光去衡量古时呢?

对于学历史的我们而言,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不失为一本很好的读物,对我们学习掌握中国历史有很重要的作用。

注:①本段部分摘自百度百科《国史大纲》的图书介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oykl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