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了别人的故事,我想做个完美妈妈
孩子做推拿的地方,我认识了一位温柔的推拿师,她自身的特质恰恰符合我所期待自己能够成为的那样一类妈妈。我甚至相信是她和孩子相处的技能促进了孩子的康复,而不仅仅是小儿推拿。
她也跟我探讨育儿,说了两个故事,也说了自己的观点,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理想,做个完美妈妈。
完美妈妈只是个理想故事A:一名教师的孩子被姥姥带来做推拿,阿姨发现孩子身上有很多伤,姥姥说是孩子自己生气的时候抠的。据说孩子的妈妈是一名教师,对孩子要求特别严格。推拿阿姨的观点是,教师对孩子的要求过高,容易培养出两种极端的孩子,一是特别优秀的,二是有心理问题的。
故事B:一个单亲妈妈从小对女儿要求严格,女儿的成绩很优秀,后来定居国外还嫁给了外国人。但是女儿心里一直恨妈妈对自己太残酷。后来女儿生了孩子,妈妈卖掉自己的房子想去国外帮女儿带孩子,却被女婿赶出了家门,女儿也没有再找妈妈。阿姨说:就算女儿很优秀,她仍然恨她妈妈。
这两个故事中都有高标准,严要求的父母,看起来严格控制的孩子要么成不了材,要么“成材”了却以牺牲亲子关系为代价。
二、通过自己的故事发现原来没有完美妈妈,完美是陷阱。
做完美妈妈就是对照科学育儿方法去实践。
现在流行的育儿观点是尊重孩子的节奏,或者叫静待花开,鼓励孩子慢慢来,比较快,孩子做不到也不要太焦虑,眼光放在长远…我一直在学习,最近还在跟别人分享一个具体的育儿工具叫做:达成约定之后的坚持到底。
大概的意思是说,先让孩子表达对事件的看法,妈妈也表达自己的想法,然后达成一个你我都同意的约定,或者说解决办法。如果孩子在约定的期限内没有执行自己的承诺,妈妈需要提醒,如果仍然不执行,需要再一次和孩子讨论新的解决方案。
举个例子:我曾经和孩子在看电视的问题上达成约定,每次看电视前都会问她想看几集,刚开始的个时候,她特别能履行约定。
后来有一次周末,我忽然想看看她是否在这个问题也上已经形成自律,看动画片前就没有跟她约定时间,她居然一个人在里屋看了一个小时,还没有要出来的意思。
我当时就产生了特别强烈的愤怒和焦虑,还有挫败感,学了那么多,没有用啊,约定明摆着成为了我的主观意愿,没有“约定”的时候,孩子仍然不能按照我所希望的行为啊。
这种挫败让我不想说话,深深的无力感。老公看到后说,我去说她,我无处释放的压抑一发不可收拾…非常用力又非常小声怕孩子听到,非常痛苦的跟他说:“别去!这是控制啊…”
我看到了自己深深的控制,却不能接纳自己这种控制,可想而知多么痛苦。整夜失眠思考这个问题,终于有了答案。控制的背后是什么?是不安和恐惧,那这个不安哪里来的?我的信念是沉迷于电视会玩物丧志,浪费时间,浪费生命。而老公却认为看电视是他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显然,每一个选择,每一件事都会有多面性,答案并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同时存在的。为什么我们只能看到阴影或阳光,却不能看到它们同时存在。从时间的角度看,我们因为当前的一件事的成败好坏焦虑的却是未来若干年,今天做的不好并不代表以后也一样…
没有完美
曾经不被父母接纳的自己,现在看到同样的问题,身体和情绪会本能的历史重演。而那都是自己的故事,自己的经历,与孩子无关。
焦虑的背后就是放大问题,追求完美。事实是,根本不存在什么完美孩子,完美方法,甚至完美妈妈。我们要做的仅仅是看见。然后选择自己要什么,继续努力前行。
三、与自己的父母和解,放弃完美父母的念想,重拾育儿育己的勇气。
如果我们的眼里都是问题,就会无限放大问题,产生焦虑感,无力感。任何一门学问,如果让人越学越丧失生活的勇气,那一定是我们的关注点出了问题。
所以,焦虑的来源是我们始终只关注问题,却丧失了解决问题的勇气,因为此时此刻,我们回到了曾经的自己。当我们回到内在小孩的状态,怎么能有力量支持,陪伴自己真正的孩子?
我听到太多人包括我自己曾经的想法是,因为自己过去受到了…所以不能让孩子继续经历…表面上,出于道德我们得尊重父母,内心深处,我们有着不为人知的委屈和伤心,再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走相同的路。
然而,你可曾知道正是因为你经历了所谓创伤,同时也获得宝贵的资源。比如,正是因为妈妈的严格要求,B故事中的女儿才能考上名校。正是因为妈妈的高控制,才让我们能在体会过低自尊后真正理解尊重孩子的重要性,正是因为爸爸的威严,让我们找到了未来慈父般老公,正是因为总被比较,从而不甘输给任何人,选择不断努力…而我们却只选择看到创伤,不要那些资源。
看见我们在儿时的经历中,自己诠释着自己的故事,所有的痛都与自以为的不被爱有关。所以,在自己的育儿的过程中,我们容易看到孩子的委屈和痛苦。然而这些情绪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的感受,而是自己内在小孩的。因此,确认孩子的想法非常重要,他们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我经常看到医院的抽血台上,紧张的妈妈强硬按住撕裂喉咙喊叫的孩子,妈妈嘴里不停的碎碎念,一下就好,宝宝乖…其实妈妈早已经把自己的恐惧传递给孩子,也许扎针的疼痛只有5,妈妈的行为带来的恐惧可能让事件的恐惧指数上升到10。
与自己的父母和解,意味着通过接纳自己的焦虑情绪,理解父母当年的初衷;通过看到孩子的情绪和行为,看到自己曾经的伤痛,同时看到事件背后孩子能够获得的其他资源;看见这一切,我们就会释然,不会进入到非此即彼的思维死胡同。
四、把孩子的人生交还给孩子,我们能控制的只有自己。
我们再回到刚才看电视的故事中,看看我都做到了什么,还要注意什么。
1.觉察自己。当我发现孩子是因为恐惧而听从父母的,就能识别“约定”早已变成了控制的工具。父母一定要觉醒,我们不能通过孩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长此以往,坍塌的是我们和孩子两个人的人生。所以,放过自己,也放过孩子。
纪伯伦的育儿名言中有:“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而来到这个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旁边,却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思想…”
2.勇敢的坚持。尊重孩子并不意味着骄纵,孩子在18岁之前都需要成熟稳重智慧的父母,在恰当的时候给他需要的爱与支持。
这种坚持是坚持把自己的情绪交换还给自己,对孩子平静的提醒;坚持自己的初心,尊重自己;坚持倾听孩子的声音,尊重孩子;坚持相信自己,相信孩子,相信自己能够通过所学解决问题。
3.做好自己,树立榜样。父母是的孩子的祖荫财并不仅仅指父母可以为孩子创造积累物质财富,而是指父母用实际行动传递给孩子更多自身的特质。有人说,富二代的成功是一种必然,因为他们传承了父母的优秀品质。
我们如何解决问题,如何与孩子对话…在每一天的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他们看我们怎么做,却不听我们怎么说。
跨越自己的心理障碍
育儿是一场修行,带着不完美的勇气,我们接纳自己,接纳孩子,看到属于自己的课题和身为父母的责任。这就是所谓——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