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恕我无礼,收到一些拜年微信信息,我懒,一条也没回。实在提不起精神干这事儿。
发现,我越来越不愿意过节了。打乱我的日常节奏。
节日和假日不同。中国的节日多半伴随着某种传统,相应的会有一些特定的仪式。传统和和仪式可以是全国或者全名族共有的,也可以是地区性的,甚至家庭性的。过年的时候的传统和仪式,大概是最为密集的了。比如,我们小时候吃年夜饭之前,一定要磕头。爷爷给祖先磕头,爸爸妈妈叔叔婶婶给祖先磕头,给父母磕头,而小孩子们则要磕完祖先磕父母,还要给其他长辈磕头。年三十这天的晚上,各个屋子的灯都要亮着。
假期就没那么多事儿。除了一些节日被规定为法定假期之外,在公司工作的人还可以随时请假休假,跟传统无关。
因为我人不在中国,所在的社区国人也少,公司不放假,春节过起来,其实差点儿意思。为了孩子和老人,我请了两天的假。除夕一天,新年一天,然后就是两天的周末,算是一个小长假吧。越来越觉得,过节,其实就是给老人和孩子过,将老人那里的传统和仪式,传递到小孩那里。
年三十的早上,我孩子补觉,女儿一骨碌爬起来,一反常态的没有在床上跟我们腻歪,而是来了一句:“我准备好了可以去见人了”,就跑出去找爷爷了。爷爷在和家里的人视频聊天:我们的早上,正是家里年三十晚上,家人团聚守岁的日子。
今年大概是我过得最简单的年了:贴了窗花福字,做了一桌子年夜饭,爸爸还买了一瓶酒来喝,初一的时候吃素饺子,儿子女儿从爷爷奶奶那里收了红包,照了一张全家福,孩子跟家里的亲戚拜了拜年。家里叔叔婶婶姑姑姑父们聚在一起吃饭,女儿一会儿要看好多爷爷,也会儿要看好多奶奶,说了很多新年好。
没有守岁,没有看春晚,甚至都没有亮灯。
周日的时候,开车去了一趟中国城,赶上一个舞狮的团体给各个商铺舞狮百年,看了一会儿,算是让爸妈和女儿体会一下这边华人的过年方式。儿子在家睡觉,没去。
天太冷,居然还下起了冰粒儿。
女儿虽然觉得舞狮好玩儿,但是也觉得锣鼓太过喧闹,就闹着要回家。去年也带女儿看过一次舞狮子,今年又看一次。以后若是年年来看,这会不会也成为我们家的传统和仪式?
想去一家叫做"面贴面“的饭馆儿要点儿外卖,结果人家只能堂吃。最后在超市给女儿买了点儿烤肉和章鱼小丸子就回家了。不出我的所料,小丸子她没吃,都归了她妈。出乎我的意料的是,将近半斤的烤肉,这个小孩几乎都给吃了,只剩下几块儿。晚上睡觉的时候一个劲儿的要水喝,吃咸了。
这四天的假期,每天也都是很累,带小孩一点儿不比上班轻松。过节更是让人觉得心忙。
最好的时光,就是跟儿子一起晒太阳,看着他扶着书架一步步挪向桌子,然后又从桌子挪向兔子笼子,再到沙发。再有就是跟女儿一起去图书馆,一本接一本儿的讲书,最后在抱着一大摞回家。
要感受年的气息,还是要回国才行。
2018-02-19 first draft
网友评论
从今年起除了我们给的红包外,其他人给小孩的红包都扣起来了,现在换成每个礼拜发五块钱的零用钱(根据表现可以增减),其实也不算少了。这点姐姐不大开心,因为往年她收起来整年都可以用得很爽。弟弟对钱并不是很在意,对于我们的新规矩没有什么意见。希望这样可以教会他们一点理财的概念吧。
祝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