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学生看到我就感到奇怪,老师你怎么不戴眼镜啊?对于大学老师,应该是文质彬彬,似乎都得在鼻梁上挂副眼镜(这里说的眼镜主要指近视眼镜,不包括太阳镜)。我属于少数派,我是不戴眼镜的。每年开学上课到教室里,抬眼看着满课堂的学生,几乎90%以上(或许还不止)都是戴眼镜的,有时心里莫名会感到一丝悲哀。
在农村,人们对于戴眼镜的总感觉这个是文化人,要不然怎么会戴眼镜,肯定是书看多了才会近视,然后戴副眼镜。所以对于农村人而言,戴眼镜的都是读书用功的。但是反过来说,戴眼镜就不会干农活,人们看到他/她会“尊称”为先生。在田野里干农活的,何曾有戴眼镜的?戴眼镜在农民的心里其实有一种鄙视的心态,养你这么大,家里的活你一点也帮不上忙。不仅在农村,在城市里也是如此。戴眼镜不叫戴眼镜,称之为戴副“噶两(音)”,也是充满了鄙视。那些顽皮的孩子、干农活麻利的,哪个是戴眼镜的?戴了眼镜,家里的那些农活就和你不沾边,你就好好去看你的书吧。我没有这福气,由于不戴眼镜,屋里屋外的活干了不少。
当年班级上戴眼镜与不戴眼镜的基本上一半一半,或许还不到,排座位也与你的视力有关系,近视的就尽量往前坐,咱这种个子高视力又好的,只能坐在最后一排。其实,在上初二时有一阵发现看黑板上老师写的字总有点模糊,检查视力时发现,已经不是以前的1.5(和现在的检查表格数值不一样,当年的1.5是最佳),我是不是得戴眼镜了啊?戴眼镜就是感到新鲜,而且还可以享受“福利”。于是问母亲拿了钱,在路边的摊上煞有介事配了一副。平时我不戴,只有上课时戴。度数不高,也就是150°左右,但确实清晰不少。可戴眼镜总有点假假的感觉,不真实。一开始戴眼镜,连路都不敢走,脚下路怎么轻飘飘的?更何况我是假性近视,校医院医生也说不用戴眼镜,只要注意用眼卫生,课间做做眼保健操就可以。就这样我就再也没戴过近视眼镜上课或出行。时至今日,几十年过去了,视力虽然不是最佳,竟然还保持着初二时的水平,戴不戴眼镜也没多大影响。上大学时班上戴眼镜的多了许多,不戴眼镜的我似乎是一个异类。感觉人家读书是那么刻苦,我是一个混子吧,怎么考上大学的啊?当年的老师是不是这么想的啊。
现在的小孩读书真的太辛苦,学校学,家里学,还有外面辅导班学,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好不容易有空了,手机电脑也是忙不停,用眼过度,哪有不近视的道理。戴着眼镜出行,干活做家务确实不方便。记得上学时化学老师(他自己戴眼镜)还罗列了戴眼镜几大罪状,其中就有做饭做菜不能掀锅盖。家里煮东西时,一掀锅盖眼前刹那间一片白茫茫,啥也看不见。冬天的雾天不敢出门,走不多远就成“盲人”了,怕自己走丢了……
妻刚上班那会儿,是在一家眼镜公司工作。做的眼镜还挺高级,不是传统的玻璃片,又笨又重。而是轻巧的树脂片,无框架的那种。她自己近视,好奇的也给我配了一副,我也盛情难却,上班是不戴的,家里看电视,尤其是看球赛时可以看得更清楚。如今上年纪了,都开始有点老花眼,看来近视眼镜我逃得过,老花镜我是逃不过啰。
2020.3.19晨起杂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