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一部展现家庭教育题材的影片《少年派》,对它充满了期待。可看完头两集,觉得它不够接地气,没有真实反映高中生的学习生活。可能也正是这个原因,豆瓣上只给出了6.6的评分。
“你为什么总逼我学习”:因为不想让你成为第二个我!但可以从作品中,看到一些深层次的内容:在教育方面,孩子和家长难道只能是对立面吗?
林妙妙一个被母亲宠坏的女孩,高中还不会洗自己的衣服,因为妈妈王胜男望女成凤,不想让琐碎的事情占用女儿过多时间,生活起居被王胜男安排的十分妥当,就连上厕所都要按照时间表来进行。
“你为什么总逼我学习”:因为不想让你成为第二个我!终于,接受不了妈妈特殊的“爱”,叛逆期的林妙妙学习成绩一滑到底,和自己实验班学生的“身份”发生了冲突。
“我很爱爸爸妈妈,可不想背着他们的期许生活,太累!”很多孩子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广州某中学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高三班主任解释说,父母比孩子对学习更着急,所造成的压力一点也不比应试教育低。
1,家长将自己的焦虑转嫁给了孩子
表姐的女儿今年高二,学习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我们几个兄弟姐妹很羡慕,都拿侄女做正面教材教育孩子。
“你为什么总逼我学习”:因为不想让你成为第二个我!只是表姐的女儿,性格内向,不愿意交朋友。就连自己父母,都不愿意和他们多说话。因为从小学开始,表姐就给女儿报各种兴趣班,十几年来几乎没有节假日,也不允许参加社交活动,性格内向也可以理解了。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表姐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你为什么总逼我学习”:因为不想让你成为第二个我!一直从事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知名心理学家徐浩渊博士说:父母,尤其是妈妈,他们自己成长停滞下来,不能适应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焦虑,他们不能自我成长,反而把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结果孩子承受了双倍的压力。
2,通过打骂孩子宣泄情绪
“我这也不会,那也不会,你们还这样骂我”
“从今以后,你的孩子就是笨蛋啦!”
“就你这个妈妈…我还能要吗?”
“你为什么总逼我学习”:因为不想让你成为第二个我!这是微博里,一段家长上传的视频。孩子从小被父母寄予了厚望,为了满足孩子的要求父母是绞尽脑汁,作为“回报”孩子要努力学习,参加各种补习班、兴趣班。
孩子压力很大,学习成绩一直上不去,让父母逐渐失去耐心,开始把情绪宣泄在孩子身上,动不动就骂孩子是笨蛋。终于,孩子忍不住开始爆发。
“你为什么总逼我学习”:因为不想让你成为第二个我!一句“就你这个妈妈…我还能要吗?”哭碎了多少母亲的心。
视频里孩子的妈妈:打是亲骂是爱。这是真爱吗?是,但又不是。妈妈想让女儿有出息,可自己付出没有得到回报,打骂孩子让她身心都受到伤害。
3,和孩子一起成长
把压力转嫁给孩子,是一种双输。孩子不会心存感激,反而身心受到伤害。父母也很伤心,抱怨孩子不感激。应该转换思路,和孩子一起成长,才是真爱!
“你为什么总逼我学习”:因为不想让你成为第二个我!自我成长,消除焦虑。堂弟的妻子生下儿子后,辞掉工作安心相夫教子,原本焦虑的她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找到了自我提升的机会。空闲时间坐下来读书、学习,不仅没有成为人们眼中的黄脸婆,还获取了营养师执业证,兼职做起了培训师。
自从有了自己的事业,她对儿子的教育发生了很大转变,不再强迫上各种兴趣班,空余时间还陪着儿子参加各种亲子活动。
“你为什么总逼我学习”:因为不想让你成为第二个我!现在,儿子变得开朗、热情、好学,堂弟的妻子说:无心插柳柳成荫,没想到不再逼着孩子上补习班后,反而成绩一路攀升!
父母将注意力更多的转移到自己的成长上,就不会动辄干涉孩子的成长。更重要的是,父母也在成长,就不会对社会产生过分的恐惧和焦虑。
“你为什么总逼我学习”:因为不想让你成为第二个我!写在最后:
学习固然重要,那是学校老师份内的工作。父母的职责,是关心孩子的身体和心理成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别把自己都没有实现的目标,强加在孩子身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