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故事社会热点
《沉默的大多数》—我们是这个时代的盲从者

《沉默的大多数》—我们是这个时代的盲从者

作者: 庄晓鱼 | 来源:发表于2017-03-26 21:43 被阅读128次

    有一日,我午后小睡刚醒。春日明媚午后,让人瞬间陷入梦境,这种梦境让人悲伤,我不清楚自己那一刻是谁、处于何处以及将会到来的未来。

    那些时日,我正在读王小波写的《沉默的大多数》。

    之前也有朋友质疑王小波,认为他的名气都是炒作出来的,写的东西很平淡,在中国达到这种水平的作家很多,很多人缺少的只是契机。

    当时的我只是笑了笑。知道王小波的人很多,可真的看过他几本书的人不多,更何况当时的我并没有看他所写的书,所以我这种人是没有发言权的。

    我看他的第一本书就是《沉默的大多数》。在极短的自序里,他引用了罗素先生的一句话:对伦理的问题无法做科学的辩护。朦胧的觉得,这本书的基调可能就这样的确定了,他本人会很喜欢罗素呢。

    对于他的话,我是不敢随意揣测的。有些金句太深刻、太形象,拿出来分享一二。

    他说:话语好像是一池冷水,它使我一身一身起鸡皮疙瘩。但不管怎么说吧,人来到世间,仿佛是来游泳的,迟早要跳进去。他又说:所谓弱势群体,就是有些话没有说出来的人,所以很多人以为他们不存在或者很遥远。而古往今来最大的弱势群体,就是沉默的大多数。这些人保持沉默原因多种多样,有些人没能力,或者没有机会说话;还有人有些隐情不便说话;还有一些人,因为种种原因,对于话语的世界有某种厌恶之情。

    觉得这些话说的很好,放在任何一个语境,它都是成立的。

    他说:对于一位知识分子来说,成为思维的精英,比成为道德精英更为重要。在后面的文章里,王小波也调侃了知识分子,做自己的学问和关注社会。如果以其中一条“批判社会”,照此中国就没有或是几乎没有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最怕活在不理智的年代。

    为什么这样说?有一些时期,每一天都是愚人节。当时的言论是什么,“一亩地里能打三十万斤粮食”、“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等。这是哪个时代,无需赘言。放眼看看当下,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恐慌。

    解决恐慌的秘籍是什么?凡不可信的东西就不信。理性就像贞操,失去了就不会再有。从逻辑上说,从一个错误的前提什么都能推出来;从实际上看,一个扯谎的人什么都能编出来。

    而在岁月中,人要想把自己保持在理性的轨道上,多少是要费点劲儿。

    今天着重说了话语权这件事以及有关知识分子而衍生出来的问题。这本书看了大半,再没有看完的情况下,是不适合评论,但实在没有忍住。

    今日,《辱母杀人案》还在发酵中。有人问我有何感想,我突然想起好几年前一起发生在北京的家暴事件。可能我的记忆有偏差,那件事发生地应该就是北京。对,你没有看错我标明的区域,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搜,事件主角好像叫董珊珊。

    这两起事件,其实有很多共同之处,比如数次报警,比如将无助的人推向更大的深渊。执法人无所为,可以说是失职亵职,纳税人养着这帮人,这些人并没有给社会带来相应的安宁。是定法者不生活在社会中,还是有些人不是人?看到有一评论人说:一个救助不了弱者又不允许弱者自救的社会,这个社会是何其悲哀。

    哪有什么话语权,连人权、人性在哪都不知道。那些所谓的知识分子,社会阶级的上层,你们在哪呢?哦,太高了,可能在云端吧,只可惜我这雾霾比较多,看不清。

    记得那时看韩国电影《熔炉》,曾数度落泪。为什么落泪?为那些孩子,也为那些想改变而努力默默付出的人。不要看不起小市民,也不要看不起芸芸众生。听说这部电影,改变了韩国律法,真的让人唏嘘不已。

    王小波说:太平年月比乱世要好。他对这个国家的希望就是:希望这里永远是太平年月。我想这是所有人的希望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沉默的大多数》—我们是这个时代的盲从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rnk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