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古桥篇
12、浪淘沙•梯云桥
(依【南唐】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体式,词林正韵:第一部(平))
梯制甚玲珑,肩侧流通。华陶斗法事何穷?丈一墩宽舟倚壁,渡似游龙。
阶落任从容,埠突如峰。儒行高路舞春风。光祖鸣騶声耀在,今岁犹逢。
【译文】
梯形梁桥,何其玲珑;肩侧留孔,空流天通。华爷陶二,斗法未穷。墩宽丈一,舟行依壁;出桥舟楫,飞如游龙。
石阶落坡,一任从容;桥埠独高,堪称黎峰。儒走高台,可舞春风。造桥乡贤,声耀俱在;今走唐桥,犹与君逢。
【注】
梯云桥又名唐桥,单孔梁式石桥,桥孔上宽下窄,呈倒梯形,桥墩两侧各建一泄水孔,桥北堍有落水平台。清光绪年间里人张鸣騶、汝光祖募捐重建。邑里有华陶两船爷斗法,致使造得桥孔狭窄的传说。镇区诸桥,数梯云最高;古时读书人逢科考,须走桥以祈求金榜题名。
13、一剪梅•进登桥
(依【宋】周邦彦《一剪梅•一剪梅花万样娇》体式,词林正韵:第三部(平))
如砥中流石不移,登览星棋,南仰银池。龙门鱼跳起涟漪,蒙塾东篱,馨满诗卮。
肇建无求忆似悲,载非支离,修屡无疑。珠明倩影美多时,川映娥眉,栏倚芳姿。
【译文】
黎川中流,桥砥不移;登阶观览,星若天棋;仰望南空,银河瑶池。鱼跳龙门,河起涟漪;求吾蒙塾,儒坐东篱;诗书朗朗,馨满学卮。
夏桥肇建,无考忆悲;建造史载,诚非支离;里人屡修,信莫怀疑。影星明珠,北岸居时;川水映照,殷家娥眉;桥栏曾倚,一代玉姿。
【注】
进登桥又名夏家桥,初建无考。明嘉靖时游方僧修;清乾隆时里人重建,光绪时先里人公捐修整,后里人沈光锦、蔡丙圻、王室蕃集捐重建。民谣有“鱼跳龙门,科举进登”之说。桥南堍有“求吾蒙塾”学址,北堍中丁家弄为民国一代影星殷明珠旧居。
14、南歌子•清风桥
(依【五代】毛熙震《南歌子•惹恨还添恨》体式,词林正韵:第四部(平))
游僧云中雁,酬恩归力孤。十年缘善寄冰壶。丁酉普宁桥望、德功乎。
尘垢清风卷,新丰饿馁无。新秋灯亮礼檀炉。裁剪锦云数片、瑞书符。
【译文】
游僧静善,云中飞雁;报恩归黎,造桥力孤。十载化缘,善寄冰壶。嘉庆丁酉,普宁可望、功德伟乎。
清风荡漾,尘垢席卷;岁逢新丰,途无饿馁。新秋纳凉,灯亮檀炉。裁剪天色,锦云数片、祥瑞书符。
【注】
清风桥又名普宁桥,也名新丰桥。传说,游方僧静善为报黎川百姓救自己儿时落水之难,化缘十一年、筹款三千两,终在明嘉靖丁酉年重建此桥。民间有七月桥头点灯纳凉的习俗。桥柱刻有桥联,南侧:庚午重逢悦新盛,仲秋载造东丰盈;北侧:清秀一川星可望,风高千古月分明。

【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