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是一个人文历史厚重、自然风景秀丽的天府之国!其中各个城市不乏或文化或山水式的旅游景区!
峨眉山、乐山大佛、都江堰、九寨沟等鼎鼎大名的世界级旅游景点给其所在的景区带来了无以计数的观光客。因而,与这些旅游景点相应的城市都被冠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称谓,“千年古城,百年古镇”……可是,当你走进这些城市的时候,忽然变得非常失望,你失望的是那些根本无法与这些美丽景点相匹配的城市内部环境,杂乱无序,赝品丛生!真是看不出来这里的古人曾经创造出那样辉煌灿烂的文明,以及当年的生活是那么完美地与自然融合在一起。
而当下的子孙们,面对着自己生活的环境,却是那么的无能无力!只能举着祖宗的创造物,申报个什么“优秀旅游城市”或什么“联合国某某”等名号,新城建设被冠以“文化”的称谓,大刀阔斧,符号漫天!展现的是一片片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浓妆艳抹的混凝土斗拱飞檐以及矫揉造作的几条“古”街“老”巷!
在经过了近30年的造城运动后,旧城在遗忘的角落中残喘着,等着拆迁的“甘露”,平地起高楼!盼着复兴的“春风”,木结构、砖结构被一片一片推倒,盖上钢架的、混凝土的一栋栋“文化”街区!一时间口号信誓旦旦,震耳欲聋!
▲ 符号化的景观形态,如同制造抗病毒感冒药一样,简单的结合病症,快速生产,大量投放!缺文化,我们造文化,缺山水,我们造山水!没想到,这个“造”字,本身就已经成了一种病毒!
“传统文化”在这里已经变成了一个符号,要的是在这里面冠上最昂贵、最超值的东西,当然也是最见“经济”效益的高楼大厦、仿古商业街!
于是乎,所有著名旅游景点边上的城市们,呼喊着一样的口号:传统文化复兴! 这几个字又被赋予了“文化旅游”的光鲜外表。一夜间,没有这些符号的城市就无法称之为优秀旅游城市!这时候我们不仅要问,它们是优秀旅游城市么?世界知名的景点就在城市的旁边,但是城市本身却呈现着如同一个单调无趣的场景一样的地方。
旅游城市本身应该就是完整的旅游景点,其中的景点其实就是街道、广场、小区、公园、商店,甚至城里的办公空间。景点应该充斥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而不是独立存在的。
▲ 符号化的滥用,让人忘记了符号真实的意义。“马踏飞燕”耸立在很多优秀旅游城市的入口处,滑稽的是有人将它们称为”立马滚蛋”……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四川的很多旅游景点和旅游城市是被分别对待的。景区只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供人访问、参观、留影、体验等等,它是城市环境的一部分,也可以孤立存在。但是,城市呢?她是当地人从事社会、经济生活的基础,因为时间的累积,逐步形成了自身本地特有的环境,而这种独一无二的本体环境,恰恰可以吸引来自其他地区的观光客。因此必须单独地把在城市中的旅游活动作为一项产业来推动城市复兴和经济发展。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欧洲多数国家的城市复兴的浪潮中,文化产业开始成为一股强有力的动力。文化的潜力作为一种“城市品牌象征”和“社会生活记忆”的来源,她已经被发展成为一个能动的力量源,她不但被用来保存历史场所和当地遗迹,而且衍生出新的建筑形态。同时她作为一种产业,刺激出新的社会经济活动,已经在城市复兴项目中扮演主要的角色,进而塑造着城市的形象,以及推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在发达国家重型工业、制造业转移或衰退以后,文化产业的兴起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补偿,并且在国家经济层面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西方过去的40年里,文化产业的增长作为可消费的商品在城市环境中,将大多数的城市经济由过去的传统制造业向创新型转变,转变为以文化基底的生产力为基础的新型产业,而这些又与其他相关联的经济活动结合在一起:艺术、手工艺、服饰、音乐、旅游以及休闲娱乐等等。因此,旧城复兴的经济活力实际上就是基于旅游、金融投资,以及支撑型社会活动和休闲娱乐,例如:餐馆、夜晚经济、公共艺术和相对应的建筑和空间设计的推动和鼓励!
而这一切,就恰恰让一个城市成为景区带来了巨大的契机!
▲ 文化的潜力作为一种“城市品牌象征”和“社会生活记忆”的来源,她已经被发展成为一个能动的力量源,她不但被用来保存历史场所和当地遗迹,而且衍生出新的建筑形态。在我们的这片土地上,大量的古旧建筑,被简单无情地摧毁,原因是:它们毫无价值!维护整修成本昂贵,不值得保留和利用产业的促进和发展,已经重新定义了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概念。
特别是在建筑设计和城市空间设计两个方面,在新的城市和公共空间营造中,已经将他们与城市的文化象征物以及新型创业资本结合在一起。
基于以上原因,这时在城市中的文化地点已经变成了新的城市经济的“绿洲Oasis”,在这样的“绿洲Oasis”里展示着我们的文化消费品以及吸引着数以百万计的文化消费者(本地人和观光客)。
而在另外一个层面,整合城市中的文化象征以及历史遗迹成为发展社会或塑造商业性空间的方式,推进了创新型的服务业以及金融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当前中国制造业产能严重过剩,大量重型厂矿企业大幅度衰退的真空期,可以做很好的填补!
▲ 由瑞士建筑师赫尔佐格与德梅隆在西班牙马德里担纲设计的这一博物馆,由一座百年历史的电站改建而成。博物馆的开张为城市成功保留历史遗存提供了又一典型范例。该电站建筑本身是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工业遗产,而这一设计,完全复兴了原来一栋破败不堪、被人遗忘的古迹。这个项目也改变了人们对文化历史遗迹的传统认识,在保护的基础上,附加上了新的时代功能,每年慕名而来的游客,不计其数!
▲ 伦敦巴特西电站旧城复兴项目,是一个真正意义的城市复兴工程,优秀的建筑与城市设计师将这个建于1933年的,曾负责伦敦全城五分之一用电的电力供应建筑群,成功地打造成为全世界瞩目的商业住宅综合体。一个被人遗忘和荒废的历史文化遗迹,在现代商业需求和旅游观光的双重作用下,重新大放异彩!一个新的城市绿洲,她承载并延续了当地生活文化和工业记忆,甚至重新创造了一种崭新的未来环境!
在四川的诸多城市中的老城区里,应该大力鼓励发展与旅游相关联的文化产业活动,将为旧城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与进步,提供强大的能量和动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保护地域文化的身份、历史遗迹以及城市当中的社会生活特征,从中找到它们的经济价值而加以利用,使它们在经济活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从而吸引并产生旅游收入。
因此,把城市环境作为一个大型旅游产业的载体,在这样的一桌“大菜肴”当中:街道、空间和建筑等等,里面所有的与社会经济生活相关的活动空间,就变成了最主要的“食材”。因为是它们组成了——城市环境。这些“食材”编织出一个城市中复杂而互动的建成形态以及其间的社会经济活动肌理!
旅游人口的分类
旅游群体/游客:
在广义层面上的意义,它仅仅是指一个巨大的群体,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没有将它从游客单体角度上来分析。我们的城市内部由于各个区域的历史文化特征以及自然环境的不同,他们所展示出来的吸引力也完全不同,因此根据景点的特性不同,实际上旅游群体是有着明确分类的,而这些类别,又恰恰与当地旅游资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效应。
文化型游客:
这里亦包含了其中不同种类的兴趣类型,文化、历史、传统等,他们喜欢参观历史遗产、考古发现、传统古迹和乡土邻里。这些人群多数受过良好教育、文化熏陶,属于中等或中高等收入人群,经济殷实、时间宽裕。其中包括:中青年单身人士,成功夫妇组成的年轻家庭,孩子已从婴儿进入儿童期的这类人群。他们的假期几乎可以跨越全年内的各个可自由支配时间,一部分甚至可以安排在高峰出行期以外的时段。他们的度假时长往往根据他们的兴趣所在以及访问地的吸引力,而停留从一周到两周不等。
▲ 文化型游客非常关注地域文化在环境中的体现,他们追求较为原汁原味的文化体验,同时也非常追捧由历史文化演变而来的新文化建筑或环境!在四川地区,有着巨大的古村落和旧城资源,可以吸引大量的世界范围内的观光客,但是,由于缺乏真正的本体特性,没有很好地发挥本地特征,进而同质化极其严重!
跟团型:
这一群人的出行和度假会选择在高峰期(传统节假日以及学校的寒暑假),例如带着学龄儿童或青少年的家庭旅游组合,大部分目的地会选择热带的海滨地区或其他季节中的风景名胜。这个人群依赖度假区域内的服务和游玩设施,而这些度假区域往往在城市区域以外。因此,他们会选择跟团或自组团队出行。
▲ 城市提供着特定的物理环境来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使用需求,正是因为这样,在启动创造这样的封闭式独立度假区时,更是要注意避免千园一面,相互抄袭。事实上,在市场中,这种抄袭拷贝已经是数不胜数,遍地开花!探险及观光型:
这个类别的旅游人群一般包括青年,单身人士等,他们希望通过探险和观光旅游的方式(更加强调体验和参与性),以此获得更多的知识和阅历,以及感受在进入婚姻或职业生涯以后可能享受不到的一些生活经历。大部分人群都是刚刚毕业或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他们更喜欢花较长的时间去体验或旅行。
宗教型游客:
这一群游客类型从属于以上谈及的文化类型,但是他们又更加专注于宗教场所或者与宗教相关的历史遗迹景点的访问和游览,他们大多年龄成熟,同时也具有较稳定的宗教信仰的倾向,对于宗教相关的团体或流派具有一定的认识,从而希望通过这样的旅游探索认知自己感兴趣的历史或体验。很多时候,这样的游客会被组织或自发的形成团队出行,主题及目的非常明确。
自然爱好者:
这是一群既有青年人又有老年人的游客群体。他们热爱大自然,昆虫、鸟类、动物、植物、风、雨、雪等气候要素的变化,都可能成为他们观光的目的。这个群体大多数都是在专业旅行社或相关兴趣爱好协会的组织下成行。
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来,每个城市以及周边都可以形成他自己所独特具有的吸引力,在旅游这个定义上,城市里的著名景区只是这个城市精心打理出来的后花园。
而城市本身应该扮演供来参观后花园游客使用的起居室、卧室、餐厅、阳台,旅游景区和旅游城市应该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让来客可以享受城市内部所提供的一切设施和服务。
点击查看往期「奥本辛斯」原创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于2016年4月在AXD空间艺术第29期发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