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我的一位大学女同学结婚了;同一天,我的一位单位女同事结婚了。朋友圈照片中的她们非常美丽,不过我却没有看见“母女相拥而泣”的画面,稍有点遗憾。下周末,我的堂妹也要结婚了。那天不出意外,我应该会在现场,我会特别留意“母女相拥而泣”。请不要觉得奇怪,读完你就知道为什么了。
突然这么说,是因为今天上午细细品读了《诗经·邶风·燕燕》,摘录如下:
燕燕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据黄怀信《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解义》,最后一章可能是失传的《仲氏》篇章节的误入,如是,则《燕燕》的抒情主题——“万古送别之祖”则更为集中。让我们好好谈谈“燕子”本身。
“归”在诗经中通常有这几项意思:女性的出嫁;男性的战场之归家。而“之子于归”则通常就是指女子的出嫁。因此,在我认为,《燕燕》中的送别指的就是母亲送别女儿的出嫁。
《燕燕》以燕子比兴,在送别之际,看到了“燕燕于飞”,触景生情。燕子在诗词曲赋的象征中,含义很多,有抒发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和悲愤,如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如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有象征羁旅离别,抒发怀思,如柳永《玉蝴蝶》”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
余冠英在《诗经选》中以为,“燕燕于飞、差池其羽(颉之颃之)(下上其音)”是诗人所见不止一燕,飞时有先后或不同方向,其翅不相平行。黄意明在《掬水月在手》中提到,他以为理解“双燕”更好,如此,燕子双飞既暗喻兄妹或母女昔日同行,又反比今日亲人离散,意味更浓。我认为黄意明的解读,更得我心。
他日里,一起筑巢、一起掠水、一起翻飞的画面,似曾相似?而今却要分离!我们不是分飞的劳燕,而是燕燕于飞,我们本该把往昔的温情继续留存,哪怕再多一丝片刻,而今却要分离!此时此刻,看见女儿的背影,“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瞻望弗及,伫立以泣”、“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每个女孩子在出嫁时,都会与母亲相拥而泣,我想,读了《燕燕》之后,我会更珍惜这样的画面。下周末,我的堂妹就要结婚了,双胞胎的姐姐2年前已经出嫁,我叔叔婶婶也将在这周末与她们的小女儿送别。想到此处,我内心有些激动,我可能无法体会“泣涕如雨”,但我至少祝愿我的妹妹,未来更快乐,更开心,还能常回家看看,不要让家人“瞻望弗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