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传家人写妙章,
碑文永远广传扬。
心田已刻慈悲史,
蒋宅门风万古长。
今天早晨,读完简书创作者网红作家蒋坤元老师的《长篇小说|慈悲136》大结局,潸然泪下。正如简友马范桥人所说:
“这是一个纯朴善良的人家,他们代表着我们民族最基本的价值观。”
作家为家人写传记,确实不简单,主要是那纷繁复杂的如烟往事,要写得那样绘声绘色,让人欲罢不能地一读再读下去,没有作家很耐心地去理出头绪,没有作家几十年笔耕不辍如一日地奋笔疾书写文章,以及由此日臻炉火纯青的境界而炼成的高超驾驭语言的技巧,可能是写不成的。而作家却能驾轻就熟、从容不迫地把这部纪实家传小说写好,真的难能可贵。
作家写的慈悲这部长篇小说,我是很认真地读的,不谈说反复阅读,应该也是咬文嚼字地去读的。在读的过程中,不断发现作家写作的优点,这对于我汲取大家的长处,很有帮助。
作家的这篇小说到今天已完美收官,但读完后还是觉得言已尽而意无穷。掩卷思索,作家小说中那浓郁的烟火气又扑面而来,那醇厚温馨的亲情让人感动不已,尤其是祖母和父亲以及大嫂宝珍,她们虽然已经相继去世,但她们的音容笑貌依然靠作家的文章的神奇功能,再次清晰地浮现在我们的眼前。我想,这也是作家写这部家传小说的终极目的吧。
你看这一章小说,在蒋家坐镇监督办酒席的干部,在蒋家办喜事又逢丧事的时候,他们很知趣地走了,也不打算过问蒋家办红白喜事究竟铺不铺张了,他们只是安慰父亲节哀顺变。这是多么富有人情味的情节,作家寥寥几笔,既把当时处于悲喜交加的处境中的父亲的神情,淋漓尽致地描述了出来,又把那些很富有人情味的干部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而作家在写哥哥的喜事和祖父的丧事时,他所表现的尺度还是拿捏得相当好的,那就是他用哥哥结婚的热潮快乐,竭力去冲淡祖父去世所带来的悲伤气氛。而这种写作特征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而作家用他跟女性作家毫不逊色的细腻文笔,写得很细致的几个细节,更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譬如父亲到河埠抢提两桶水,以期好日子如源头活水绵延不绝,又像如鱼得水那样永久幸福,写得活灵活现,仿佛就看到父亲提着两桶水走在那乡间巷路上。
还有抱亲和祖母跟父亲在祖父灵前的对话,无一不反映出作家文笔细腻的功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