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苏门仲子。
一个想和您一起慢慢winmore的家伙。
只是因为在张养浩传这篇文章中,引用了元史的内容,原创声明被禁了。今天发几本书的读后感。
1#盐野七生《罗马人的故事》#进度10%
之前看了古罗马的建筑史,然后对罗马帝国的扩张和长盛不衰建立了浓厚的兴趣,接着就开始查找有关古罗马的历史,写古罗马的书籍数不胜数,最后选择了这部《罗马人的故事》,一个日本人来写古罗马,我相信她并不是最专业的,但是作者的精神值得我钦佩,作者为了写古罗马历史,先后几次赴罗马亲身感受历史的遗迹,最终在罗马定居。同站在外国人的角度,来读此书,可能更有代入感,也为自己对罗马更深入的了解打下一点基础。看了第一卷和第二卷的开头,最初的感想就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句话说起来容易,真正的过程,也只有古罗马人理解,他们从七个小山丘,步步为营,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走出来的。就像现在还有的罗马大道,见证着罗马逐渐走向巅峰。罗马之所以可以逐步壮大,就在于罗马人的一视同仁,不论宗教和人种、肤色,完全开放。这个跟我们中华民族的包容性是很相似的,所以我们的民族才可以长盛不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用上百年甚至几百年来打好根基,并且跟先进的城邦(希腊)学习如何去治理国家,这个民族,没有理由不强大。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个小单词urban,意思是城市。古罗马最初是在台伯河岸边的七座山上建立的,建成之后的状态,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城市,叫urban。如果再向周边扩张,就只能到山下面了,山下面远离城市的地方,就是郊区----suburban或者suburb。sub-是向下的意思,suburban就是城市(山丘)的下面,这就是英文郊区的由来。
2#李开元《楚亡》#进度100%
这是李开元的另外一本书,同样读后给我很大启发。本书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解释反秦的初衷,与我们之前理解的秦朝灭亡的原因完全不同,而是在一个秦朝时期所修的秦道不能达到的地方---也就是刘邦、项羽等的家乡附近,集聚了许多六国的贵族经营阶层,甚至于包括陈胜吴广起义的地方,也在这个区域。此区域秦道不能到达,因为是很大一个富含水泽的地区,根本不能修路。张良刺杀嬴政失败后,也是逃到这个区域。这个地方,在当时就是三不管地带。因此,有利于反秦人士的聚集,以及开展反秦大业。同时,进一步又分析了项羽灭亡的原因,其中也提到了原来跟随项羽的人都投到刘邦门下,还提到了吕后一家对刘邦的帮助也是非常大的,不再赘述。看完此两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能够读到书本以外的东西,真的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博览群书是基础,有分析问题的能力是杠杆,会深层次思考,是一种难得的读书习惯,可以慢慢培养。
3#河森堡《进击的智人》100%
关于人类起源、历史的发展进程方面的书,也是数不胜数了,每一位作者都是各抒己见,本书是通过关键词匮乏来说明人类是如何被一步步塑造和选择的,也是通过对匮乏的理解来说明中国历史的进程。虽有一定道理,但并不觉得是主要原因。印象最深的就是对尼安德特人的命运说明,尼安德特人更有理由代替现在的人类存在于世上,他们比我们人类更强壮,脑容量也更大。可惜尼安德特人的大脑发育稍微有一点畸形,他们生活的区域,需要更好的视力来观察周围的环境,视觉中枢非常发达,但是也占据了大量的脑部空间,这导致人类大脑最晚进化的脑门正后方的区域,不能更进一步。而现在的智人却可以进一步进化,发展出社交、记忆、情绪、逻辑等复杂的心智活动。有时候,最强的那个往往不是坚持到最后的那个,就像恐龙、就像上官金虹之于李寻欢,李寻欢在毫无胜算的情况下实现逆袭。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这样的情形在不断地重演,凡是能够笑到最后的,都符合我们的中庸之道,体格、智力、技巧等,都不需要特别突出,但是需要恰到好处,这样才能发挥出最强的水平。
4#李开元《秦谜》#进度100%
这本书读了两遍,意犹未尽。作者在现有的历史文献中,可以推演出许多未知却合乎情理的历史内容,真的是佩服。一本书读下来,感觉比侦探小说还过瘾。满足自己对空白历史进一步认知的同时,也更加懂得读书与思考的重要性。同样的历史资料,放在世人眼前,你可以通过不断地思考和总结,得出一个自圆其说的结论,这样的读书方式,真的很受启发。
5#约翰·S·戈登《疯狂的投资》#进度100%
这本书读了一遍,意犹未尽。其实之前比较排斥金融、商业、经济类的书籍,感觉没什么意思,认为这些内容写成出版,是一种不体面的书。我认为的书就是那种古典文学、清新脱俗的,读后涤荡精神的。随着认知向深层次前进,越发觉得自己之前的认识很肤浅。人如果想要进步,必须跳出自己的舒适圈,去接触新事物。读书也是,不是一味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书来读,各方面的书都要读,读书也要跳出自己的舒适圈。总之,读了这本书之后。真心觉得那些像菲尔德这样的商人,他们不成功是没有天理的。坚持和资本是一方面,他们在面对事业不顺的情况下,甚至是万人唾骂、嘲笑、不被理解的时候,那种坚定不移的信心,不是每个人都具备的。人生失意的时候,可以看一下这本书,会激起你无比的斗志和信心,人生得意的时候,可以看一下这本书,会让你清楚认识到,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所有的成功都来之不易。
6#郑也夫《文明是副产品》#进度100%
本书作者详细说明了几个历史性的问题,以另外一个角度。作者认为一夫一妻制的原因是因为人类发明的武器。现在我们讲的都是人类驯服了动物、植物,比如小麦,但作者认为小麦驯服了人类。人类种植了小麦,就要不断地去照顾它们,以期获得收成。这样才慢慢有了聚集、群居、部落、民族等。这些都不是人类的初衷,都是人类在不断进化及书写历史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副产品。这给我们读者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历史进程的视角:把人的主观能动性降低,甚至以人类被动的立场来考虑历史的发展进程。这个非常有意思。还有文字的起源、造纸术的起源、雕版印刷的起源、活字印刷的发明。作者还详细分析了,为什么活字印刷在当时得不到有效的推广。本书的内容倒是不厚,但是参考文献非常之多,佩服作者研究学问的毅力。如果一个人要形成一个观点,或许要穷究一生。这也是本人为什么特别反感好多微信推文,上来就下结论,然后乱喷一通。根本经不起推敲。自媒体时代,更要擦亮自己的双眼。
7#龙镇《春秋战国真有趣》#进度100%
这本书可以说是春秋版的“明朝那些事儿”,整体读起来比较顺畅,作者解读的也都还到位,中间偶尔插一些个人见解。只是那时候的人起名字实在是不太容易记。当然这些习惯了也还好。以前读《左传》,跟读《红楼梦》一样,都是读前几页,然后放下,一直无法读下去。有了这本书,可以说一口气看完的冲动。体会最深的一点:如果想要说服对方,就以对方的利益为出发点,来切入主题和深入阐述,一般都会达到目的。虽然现在好多书都是这么来教的,但是春秋中有太多这样的国家级层面的交流,将这句话的威力演绎到了极致。可以说这两百多年的记录,将君臣、礼仪、战争、经济、政治、智慧等都写得淋漓尽致,给我们以无尽的启示。在现代社会,能够学会其中的智慧,毫不夸张的说,我们的民族就立于不败之地。这是经过几千年考验的智慧。
另外一个体会就是,听取别人意见的同时,不丧失自己的判断和做人、做事的风格,持之以恒,厚积薄发。从开篇的郑庄公赶走自己的亲弟弟,到最后秦人的隐忍、不断积蓄力量,真正的阳谋,也让六国无可奈何的地步。郑庄公代表了个人的修为,不断积累所爆发出的能量,秦国代表了一个国家的修为,不断积累所爆发出的能量。在古代那么慢节奏的社会环境,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都表现的更慢,不急不忙,修炼内功,然后做到一击必中。这是我们现在这个快节奏社会所缺乏的能力,或者说精神。有时候,真的需要慢下来,审时度势,强大自身,然后再趋步向前。说不准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