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生为何而来》是海灵格自传,采用了访谈录的形式。
"伯特.海灵格(Bert Hellinger),德国心理治疗师,“家族系统排列”创始人,全球著名的身心灵大师,被誉为“西方的老子”。他的静修术直指人心,为都市修行人提供了最好的指引。"
上面是书底的介绍。
书面是海灵格大大的一个近照,一个老者带个眼镜,眼镜后面是一双安静略显冷峻的眼光,看着你。
张德芬在序言中说:臣服,让一切如是。她称呼海灵格为海爷爷,说海灵格是她心目中的灵性大师。谈到海灵格被主流认识诟病最厉害的地方:他不赞成谴责加害者,比如希特勒。
"没有所谓的受害者和加害者,其实,每一个灵魂都是想要和解的,宽恕和爱才是一切问题的解决之道"。
"当我全心臣服,愿意接受人生所遇到的所有逆境时,让人痛苦的这一切便不会进驻我心中,我反而获得了生命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力量会从内心产生,而不再有痛苦与不幸。我不再深陷这些逆境中,相反地,我从中获得重生。所有痛苦与不幸都成为过去,只有对生命的热情力量在我心中”。
张德芬在摘录以上书中的片段后总结到:尊重那股不知名但确是推动一切的力量,尊重团体的能量律动和整体性,尊重我们的源头,并且为自己的生命负起一切的责任。
这是张德芬的心得体会,多少带一些粉丝对偶像表白的味道。
知名心理专栏作家武志红的序言:海灵格的自由与臣服。
武志红认为海灵格能成为海灵格,源于他臣服于自己的内心,进而自己活得自由,也获得自由。他也敏锐地指出:海灵格终于自己的内心,没有臣服于外在的桎梏,却让人们臣服于一个既定的体系,先是家庭,而后是家庭、社会乃至世界等“更大的系统”。
比如:孩子只是孩子,不必承受父母生命的重量,但在很多家庭中,孩子承担了父母生命的重量,在为父母而活,甚至还是家庭的顶梁柱。如此一来,孩子不仅活得过于沉重,同时也侵占了父母的位置,最终导致心理问题乃至家庭问题的出现。
化解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各归其位。
对于海灵格的家庭系统排列,武志红不认同传统学派的一位批判,作为亲自参加过家庭系列排列工作坊的他,相信其深有道理。
他像一个旁观的智者,用开放包容的心态去看待海灵格和这本书:去了解这样一个人物如何坚持自己,是这本书最迷人的地方。
第三个写需要的周鼎文是将系统排列引入华人世界第一人,也是国际系统排列学院创始人。他与海灵格有密切的链接,他在序言中写道:“十五年来,我与海灵格的对话中,他好几次提到孔子与老子为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当我们能回归序位、负起责任时所带来的和谐自在。.....这门学问确实是一门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促使个人健康快乐、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的实用心理学。”
“海灵格最重要、也最引发德国人争议的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整体系统观。人与所在的系统,尤其是家族系统有着紧密的关联。
第二,爱的序位。家庭里长幼‘顺序’的辈分要被尊重,每个人都要回归自己的“位置”来爱。
第三,超越加害与被害,和谐从心灵开始。”
周鼎文预言:系统排列将会在中国扎根生长、开花结果,会支持更多的人走向幸福和谐之路,共同建立一个包容厚德的文化强国。
这本书前半部分,关于海灵格生命成长的部分,我几乎是一口气读下来,有停不下的感觉。到了后面的理论部分,读起来有点隔膜感,我想是对他们的基础学说没有了解的原因吧。
总的来说,海灵格是用爱的视角看待世界,或者用慈悲这个词更贴切。这是他的出发点,也是他希望通过系统排列能达到到终点。我决定下一步阅读他的代表作《谁在我家》《爱的序位》《心灵活泉》《活出内在的力量》。
下面摘录一些对自己有感触的问答。
问:进行静思冥想的方式会有所改变吗?
答:当然,因为有进步,所以自然会有所改变。......进步来自回归自我内在。......回归内在的静思冥想,点亮了人内心的智能之眼,启动了觉知,让人不再迷惑于事物的表面形象,引领人明察智慧真义。
问:您在进行家族排列时也常用到这句话:请回归内在!例如,您会说,请排列,请专注回归内在。如何能让人回归内在呢?
答:通过净化可以回到所谓的内在,这就像佛教徒的打坐冥想,其实是没有分别的。回归内内在基本上是从无知开始的,从无知到觉知的过程如同拆开礼物。
问:人生所经历的黑暗面往往不在自己的预料中或是自己根本就不愿看见。像您在德国收到许多人的抨击,您也视此为一种修炼吗?
答:是的!我总是把这一切视为修炼。要知道在黑暗深夜之后,往往就是明亮的曙光。
问:您的生命,足足有55个年头都在祈祷、静坐冥想、教学及治疗工作中度过,对您来说什么是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
海灵格:对我来说内自的成长永远是最重要的。我在非洲的生活经验让我的内在心灵得到无比的滋养和成长。
愤怒之人无法关爱他人,愤怒让人忘却慈悲和自己的行为尺度界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