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网页前端后台技巧(CSS+HTML)互联网科技让前端飞
web前端知识体系之基础知识 - HTML元素和语言

web前端知识体系之基础知识 - HTML元素和语言

作者: 45a7192a6d1f | 来源:发表于2019-10-06 20:19 被阅读0次

1. 文档元信息

元信息,是指描述自身的信息,元信息类标签,就是 HTML 用于描述文档自身的一类标签,它们通常出现在 head 标签中,一般都不会在页面被显示出来(与此相对,其它标签,如语义类标签,描述的是业务)。

1.1 head

head 标签本身并不携带任何信息,它主要是作为盛放其它语义类标签的容器使用。

head 标签规定了自身必须是 html 标签中的第一个标签,它的内容必须包含一个 title,并且最多只能包含一个 base。如果文档作为 iframe,或者有其他方式指定了文档标题时,可以允许不包含 title 标签。

1.2 title

title 标签表示文档的标题。

1.3 meta

meta 标签是一组键值对,它是一种通用的元信息表示标签。

在 head 中可以出现任意多个 meta 标签。一般的 meta 标签由 name 和 content 两个属性来定义。name 表示元信息的名,content 则用于表示元信息的值。

这里的 name 是一种比较自由的约定,http 标准规定了一些 name 作为大家使用的共识,也鼓励大家发明自己的 name 来使用。

除了基本用法,meta 标签还有一些变体,主要用于简化书写方式或者声明自动化行为。

  • 具有 charset 属性的 meta

从 HTML5 开始,为了简化写法,meta 标签新增了 charset 属性。添加了 charset 属性的 meta 标签无需再有 name 和 content。

  <meta charset="UTF-8" />

  • 具有 http-equiv 属性的 meta

具有 http-equiv 属性的 meta 标签,表示执行一个命令,这样的 meta 标签可以不需要 name 属性了。

例如,下面一段代码,相当于添加了 content-type 这个 http 头,并且指定了 http 编码方式。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

除了 content-type,还有以下几种命令:

  • content-language 指定内容的语言;

  • default-style 指定默认样式表;

  • refresh 刷新;

  • set-cookie 模拟 http 头 set-cookie,设置 cookie;

  • x-ua-compatible 模拟 http 头 x-ua-compatible,声明 ua 兼容性;

  • content-security-policy 模拟 http 头 content-security-policy,声明内容安全策略。

  • name 为 viewport 的 meta

实际上,meta 标签可以被自由定义,只要写入和读取的双方约定好 name 和 content 的格式就可以了。

name 为 viewport 的 meta,它没有在 HTML 标准中定义,却是移动端开发的事实标准。

这类 meta 的 name 属性为 viewport,它的 content 是一个复杂结构,是用逗号分隔的键值对,键值对的格式是 key=value。

例如: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500, initial-scale=1" />

这里只指定了两个属性,宽度和缩放,实际上 viewport 能控制的更多,它能表示的全部属性如下:

  • width:页面宽度,可以取值具体的数字,也可以是 device-width,表示跟设备宽度相等。
  • height:页面高度,可以取值具体的数字,也可以是 device-height,表示跟设备高度相等。
  • initial-scale:初始缩放比例。
  • minimum-scale:最小缩放比例。
  • maximum-scale:最大缩放比例。
  • user-scalable:是否允许用户缩放。

对于已经做好了移动端适配的网页,应该把用户缩放功能禁止掉,宽度设为设备宽度,一个标准的 meta 如下: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minimum-scale=1,maximum-scale=1,user-scalable=no">

  • 其它预定义的 meta

在 HTML 标准中,还定义了一批 meta 标签的 name,可以视为一种有约定的 meta。

  • application-name:如果页面是 Web application,用这个标签表示应用名称。
  • author: 页面作者。
  • description:页面描述,这个属性可能被用于搜索引擎或者其它场合。
  • generator: 生成页面所使用的工具,主要用于可视化编辑器,如果是手写 HTML 的网页,不需要加这个 meta。
  • keywords: 页面关键字,对于 SEO 场景非常关键。
  • referrer: 跳转策略,是一种安全考量。
  • theme-color: 页面风格颜色,实际并不会影响页面,但是浏览器可能据此调整页面之外的 UI(如窗口边框或者 tab 的颜色)。

2. 语义相关内容

2.1 语义化标签优点

  • 语义类标签对开发者更为友好,使用语义类标签增强了可读性,即便是在没有 CSS 的时候,开发者也能够清晰地看出网页的结构,也更为便于团队的开发和维护。
  • 除了对人类友好之外,语义类标签也十分适宜机器阅读。它的文字表现力丰富,更适合搜索引擎检索(SEO),也可以让搜索引擎爬虫更好地获取到更多有效信息,有效提升网页的搜索量,并且语义类还可以支持读屏软件,根据文章可以自动生成目录等等。

2.2 常用语义化标签

  • aside:导航性质的工具内容,例如左侧侧边栏
  • article:文章主体
  • hgroup,h1,h2:hgroup 标签是标题组,h1 标签是一级标题,h2 标签是二级标题
  • abbr:缩写内容
  • hr:横向分割线,表示故事走向的转变或者话题的转变
  • p:普通段落
  • strong:黑体加粗,表示这个词很重要
  • blockquote,q,cite:blockquote 标签表示段落级引述内容,q 标签表示行内的引述内容,cite 标签表示引述的作品名
  • time:日期内容
  • figure,figcaption:figure 标签用于表示与主文章相关的图像、照片等流内容,figcaption 标签表示内容的标题
  • dfn:用来包裹被定义的名词
  • nav,ol,ul:nav 标签是导航、目录内容,ol 标签表示有序列表,ul 标签表示无序列表
  • pre,samp,code:pre 标签表示这部分内容是预先排版过的,不需要浏览器进行排版,smap 标签用于计算机程序的示例输出展示,code 标签用来包裹计算机程序代码。

2.3 适合使用语义化的场景

  • 自然语言表达能力的补充;
  • 文章标题摘要;
  • 适合机器阅读的整体结构。

3. 链接

链接是 HTML 中的一种机制,它是 HTML 文档和其它文档或者资源的连接关系,在 HTML 中,链接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超链接型标签,一种是外部资源链接。

链接的家族中有 a 标签、area 标签和 link 标签。

3.1 link 标签

link 标签也是元信息的一种,在很多时候,它也是不会对浏览器产生任何效果的,这也是很多人会忽略 link 标签学习的原因。

link 标签会生成一个链接,它可能生成超链接,也可能生成外部资源链接。

一些 link 标签会生成超链接,这些超链接又不会像 a 标签那样显示在网页中。这就是超链接型的 link 标签。

这意味着多数浏览器中,这些 link 标签不产生任何作用。但是,这些 link 标签能够被搜索引擎和一些浏览器插件识别,从而产生关键性作用。

比如,到页面 RSS 的 link 标签,能够被浏览器的 RSS 订阅插件识别,提示用户当前页面是可以 RSS 订阅的。

另外一些 link 标签则会把外部的资源链接到文档中,也就是说,会实际下载这些资源,并且做出一些处理,比如我们常见的用 link 标签引入样式表。

除了元信息的用法之外,多数外部资源型的 link 标签还能够被放在 body 中使用,从而起到把外部资源链接进文档的作用。

link 标签的链接类型主要通过 rel 属性来区分,其代码类似下面:

<link rel="xx" ... />

3.1.1 超链接类 link 标签

超链接型 link 标签是一种被动型链接,在用户不操作的情况下,它们不会被主动下载。

link 标签具有特定的 rel 属性,会成为特定类型的 link 标签。产生超链接的 link 标签包括:具有 rel=“canonical” 的 link、具有 rel=“alternate”的 link、具有 rel=“prev” rel=“next”的 link 等等。

  • canonical 型 link
  <link rel="canonical" href="..." />

这个标签提示页面它的主 URL,在网站中常常有多个 URL 指向同一页面的情况,搜索引擎访问这类页面时会去掉重复的页面,这个 link 会提示搜索引擎保留哪一个 URL。

  • alternate 型 link
  <link rel="alternate" href="..." />

这个标签提示页面它的变形形式,这个所谓的变形可能是当前页面内容的不同格式、不同语言或者为不同的设备设计的版本,这种 link 通常也是提供给搜索引擎来使用的。

alternate 型的 link 的一个典型应用场景是,页面提供 rss 订阅时,可以用这样的 link 来引入:

  <link rel="alternate" type="application/rss+xml" title="RSS" href="..." />

除了搜索引擎外,很多浏览器插件都能识别这样的 link。

  • prev 型 link 和 next 型 link

在互联网应用中,很多网页都属于一个序列,比如分页浏览的场景,或者图片展示的场景,每个网页是序列中的一个项。

这种时候,就适合使用 prev 和 next 型的 link 标签,来告诉搜索引擎或者浏览器它的前一项和后一项,这有助于页面的批量展示。

因为 next 型 link 告诉浏览器“这是很可能访问的下一个页面”,HTML 标准还建议对 next 型 link 做预处理。

  • 其它超链接类的 link

其它超链接类 link 标签都表示一个跟当前文档相关联的信息,可以把这样的 link 标签视为一种带链接功能的 meta 标签。

  • rel=“author” 链接到本页面的作者,一般是 mailto: 协议
  • rel=“help” 链接到本页面的帮助页
  • rel=“license” 链接到本页面的版权信息页
  • rel=“search” 链接到本页面的搜索页面(一般是站内提供搜索时使用)

3.1.2 外部资源类 link 标签

外部资源型 link 标签会被主动下载,并且根据 rel 类型做不同的处理。外部资源型的标签包括:具有 icon 型的 link、预处理类 link、modulepreload 型的 link、stylesheet、pingback。下面我们来一一介绍它们。

  • icon 型 link

这类链接表示页面的 icon。多数浏览器会读取 icon 型 link,并且把页面的 icon 展示出来。

icon 型 link 是唯一一个外部资源类的元信息 link,其它元信息类 link 都是超链接,这意味着,icon 型 link 中的图标地址默认会被浏览器下载和使用。

如果没有指定这样的 link,多数浏览器会使用域名根目录下的 favicon.ico,即使它并不存在,所以从性能的角度考虑,建议一定要保证页面中有 icon 型的 link。

只有 icon 型 link 有有效的 sizes 属性,HTML 标准允许一个页面出现多个 icon 型 link,并且用 sizes 指定它适合的 icon 尺寸。

  • 预处理类 link

我们都知道,导航到一个网站需要经过 dns 查询域名、建立连接、传输数据、加载进内存和渲染等一系列的步骤。

预处理类 link 标签就是允许我们控制浏览器,提前针对一些资源去做这些操作,以提高性能(当然如果你乱用的话,性能反而更差)。

下面我来列一下这些 link 类型:

  • dns-prefetch 型 link 提前对一个域名做 dns 查询,这样的 link 里面的 href 实际上只有域名有意义。

  • preconnect 型 link 提前对一个服务器建立 tcp 连接。

  • prefetch 型 link 提前取 href 指定的 url 的内容。

  • preload 型 link 提前加载 href 指定的 url。

  • prerender 型 link 提前渲染 href 指定的 url。

  • modulepreload 型的 link

modulepreload 型 link 的作用是预先加载一个 JavaScript 的模块。这可以保证 JS 模块不必等到执行时才加载。

这里的所谓加载,是指完成下载并放入内存,并不会执行对应的 JavaScript。

  <link rel="modulepreload" href="app.js">
  <link rel="modulepreload" href="helpers.js">
  <link rel="modulepreload" href="irc.js">
  <link rel="modulepreload" href="fog-machine.js">
  <script type="module" src="app.js">

这个例子来自 HTML 标准,我们假设 app.js 中有 import “irc” 和 import “fog-machine”, 而 irc.js 中有 import “helpers”。这段代码使用 moduleload 型 link 来预加载了四个 js 模块。

尽管,单独使用 script 标签引用 app.js 也可以正常工作,但是我们通过加入对四个 JS 文件的 link 标签,使得四个 JS 文件有机会被并行地下载,这样提高了性能。

  • stylesheet 型 link

样式表大概是所有人最熟悉的 link 标签用法了。它的样子是下面这样的。

  <link rel="stylesheet" href="xxx.css" type="text/css" />

基本用法是从一个 CSS 文件创建一个样式表。这里 type 属性可以没有,如果有,必须是”text/css”才会生效。

rel 前可以加上 alternate,成为 rel=“alternate stylesheet”,此时必须再指定 title 属性。

这样可以为页面创建一份变体样式,一些浏览器,如 Firefox 3.0,支持从浏览器菜单中切换这些样式,当然了,大部分浏览器不支持这个功能,所以仅仅从语义的角度了解一下这种用法即可。

  • pingback 型 link

这样的 link 表示本网页被引用时,应该使用的 pingback 地址,这个机制是一份独立的标准,遵守 pingback 协议的网站在引用本页面时,会向这个 pingback url 发送一个消息。

3.2 a 标签

a 标签其实同时充当了链接和目标点的角色,当 a 标签有 href 属性时,它是链接,当它有 name 时,它是链接的目标。

具有 href 的 a 标签跟一些 link 一样,会产生超链接,也就是在用户不操作的情况下,它们不会被主动下载的被动型链接。

重点的内容是,a 标签也可以有 rel 属性,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首先是跟 link 相同的一些 rel,包括下面的几种。

  • alternate
  • author
  • help
  • license
  • next
  • prev
  • search

这些跟 link 语义完全一致,不同的是,a 标签产生的链接是会实际显示在网页中的,而 link 标签仅仅是元信息。

除了这些之外,a 标签独有的 rel 类型:

  • tag 表示本网页所属的标签;
  • bookmark 到上级章节的链接。

a 标签还有一些辅助的 rel 类型,用于提示浏览器或者搜索引擎做一些处理:

  • nofollow 此链接不会被搜索引擎索引;
  • noopener 此链接打开的网页无法使用 opener 来获得当前页面的窗口;
  • noreferrer 此链接打开的网页无法使用 referrer 来获得当前页面的 url;
  • opener 打开的网页可以使用 window.opener 来访问当前页面的 window 对象,这是 a 标签的默认行为。

a 标签基本解决了在页面中插入文字型和整张图片超链接的需要,但是如果我们想要在图片的某个区域产生超链接,那么就要用到另一种标签了——area 标签。

3.3 area 标签

area 标签与 a 标签非常相似,不同的是,它不是文本型的链接,而是区域型的链接。

area 标签支持的 rel 与 a 完全一样,这里就不多说了。

area 是整个 html 规则中唯一支持非矩形热区的标签,它的 shape 属性支持三种类型。

  • 圆形:circle 或者 circ,coords 支持三个值,分别表示中心点的 x,y 坐标和圆形半径 r。
  • 矩形:rect 或者 rectangle,coords 支持两个值,分别表示两个对角顶点 x1,y1 和 x2,y2。
  • 多边形:poly 或者 polygon,coords 至少包括 6 个值,表示多边形的各个顶点。

因为 area 设计的时间较早,所以不支持含有各种曲线的路径,但是它也是唯一一个支持了非矩形触发区域的元素,所以,对于一些效果而言,area 是必不可少的。

area 必须跟 img 和 map 标签配合使用。使用示例如下(例子来自 html 标准)。

<p>
 Please select a shape:
 <img src="shapes.png" usemap="#shapes"
      alt="Four shapes are available: a red hollow box, a green circle, a blue triangle, and a yellow four-pointed star.">
 <map name="shapes">
  <area shape=rect coords="50,50,100,100"> <!-- the hole in the red box -->
  <area shape=rect coords="25,25,125,125" href="red.html" alt="Red box.">
  <area shape=circle coords="200,75,50" href="green.html" alt="Green circle.">
  <area shape=poly coords="325,25,262,125,388,125" href="blue.html" alt="Blue triangle.">
  <area shape=poly coords="450,25,435,60,400,75,435,90,450,125,465,90,500,75,465,60"
        href="yellow.html" alt="Yellow star.">
 </map>
</p>

这个例子展示了在一张图片上画热区并且产生链接,分别使用了矩形、圆形和多边形三种 area。

4. 替换型元素

替换型元素是把文件的内容引入,替换掉自身位置的一类标签。

凡是替换型元素,都是使用 src 属性来引用文件的,链接型元素是使用 href 标签的。

script、img、picture、audio、video、iframe 几个标签均能产生替换型元素。

4.1 script

我们之所以选择先讲解 script 标签,是因为 script 标签是为数不多的既可以作为替换型标签,又可以不作为替换型标签的元素。

我们先来看看 script 标签的两种用法: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console.log('Hello world!');
</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my.js"></script>

这个例子中,我们展示了两种 script 标签的写法,一种是直接把脚本代码写在 script 标签之间,另一种是把代码放到独立的 js 文件中,用 src 属性引入。

这两种写法是等效的。我想这种等效性可以帮助你理解替换型元素的“替换”是怎么一回事。

4.2 img

img 标签的作用是引入一张图片。这个标签是没有办法像 script 标签那样作为非替换型标签来使用的,它必须有 src 属性才有意义。

如果一定不想要引入独立文件,可以使用 data uri,我们来看个实际的例子:

<img src='data:image/svg+xml;charset=utf8,<svg version="1.1" xmlns="http://www.w3.org/2000/svg"><rect width="300" height="100" style="fill:rgb(0,0,255);stroke-width:1;stroke:rgb(0,0,0)"/></svg>' />

这个例子中我们使用了 data uri 作为图片的 src,这样,并没有产生独立的文件,客观上做到了和内联相同的结果,这是一个常用的技巧。

img 标签可以使用 width 和 height 指定宽度和高度。也可以只指定其中之一。当我们只指定宽度,图片会被等比例缩放了。这个特性非常重要,适用于那种我们既要限制图片尺寸,又要保持图片比例的场景。如果从性能的角度考虑,建议你同时给出图片的宽高,因为替换型元素加载完文件后,如果尺寸发生变换,会触发重排版。

此处要重点提到一个属性,alt 属性,这个属性很难被普通用户感知,对于视障用户非常重要,可以毫不夸张地讲,给 img 加上 alt 属性,已经做完了可访问性的一半。

img 标签还有一组重要的属性,那就是 srcset 和 sizes,它们是 src 属性的升级版(所以我们前面讲 img 标签必须有 src 属性,这是不严谨的说法)。

这两个属性的作用是在不同的屏幕大小和特性下,使用不同的图片源。下面一个例子也来自 MDN,它展示了 srcset 和 sizes 的用法

<img
  srcset="elva-fairy-320w.jpg 320w, elva-fairy-480w.jpg 480w, elva-fairy-800w.jpg 800w"
  sizes="(max-width: 320px) 280px,
            (max-width: 480px) 440px,
            800px"
  src="elva-fairy-800w.jpg"
  alt="Elva dressed as a fairy"
/>

srcset 提供了根据屏幕条件选取图片的能力,但是其实更好的做法,是使用 picture 元素。

4.3 picture

picture 元素可以根据屏幕的条件为其中的 img 元素提供不同的源,它的基本用法如下:

<picture>
  <source srcset="image-wide.png" media="(min-width: 600px)" />
  <img src="image-narrow.png" />
</picture>

picture 元素的设计跟 audio 和 video 保持了一致(稍后我会为你讲解这两个元素),它跟 img 搭配 srcset 和 sizes 不同,它使用 source 元素来指定图片源,并且支持多个。

这里的 media 属性是 media query,跟 CSS 的 @media 规则一致。

4.4 video

在 HTML5 早期的设计中,video 标签跟 img 标签类似,也是使用 src 属性来引入源文件的,不过,我想应该是考虑到了各家浏览器支持的视频格式不同,现在的 video 标签跟 picture 元素一样,也是提倡使用 source 的。

下面例子是一个古典的 video 用法:

<video controls="controls" src="movie.ogg"></video>

这个例子中的代码用 src 来指定视频的源文件。但是因为一些历史原因,浏览器对视频的编码格式兼容问题分成了几个派系,这样,对于一些兼容性要求高的网站,我们使用单一的视频格式是不合适的。

现在的 video 标签可以使用 source 标签来指定接入多个视频源。

<video controls="controls">
  <source src="movie.webm" type="video/webm" />
  <source src="movie.ogg" type="video/ogg" />
  <source src="movie.mp4" type="video/mp4" />
  You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video.
</video>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source 标签除了支持 media 之外,还可以使用 type 来区分源文件的使用场景。

video 标签的内容默认会被当做不支持 video 的浏览器显示的内容吗,因此,如果要支持更古老的浏览器,还可以在其中加入 object 或者 embed 标签,这里就不详细展开了。

4.5 audio

接下来我们来讲讲 audio,跟 picture 和 video 两种标签一样,audio 也可以使用 source 元素来指定源文件。我们看一下例子:

<audio controls>
  <source src="song.mp3" type="audio/mpeg" />
  <source src="song.ogg" type="audio/ogg" />
  <p>You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audio.</p>
</audio>

但比起 video,audio 元素的历史问题并不严重,所以使用 src 也是没有问题的。

4.6 iframe

最后我们来讲一下 iframe,这个标签能够嵌入一个完整的网页。

<iframe src="http://time.geekbang.org"></iframe>

这个例子展示了古典的 iframe 用法。

在新标准中,为 iframe 加入了 sandbox 模式和 srcdoc 属性,这样,给 iframe 带来了一定的新场景。我们来看看例子:

<iframe sandbox srcdoc="<p>Yeah, you can see it <a href="/gallery?mode=cover&amp;amp;page=1">in my gallery</a>."></iframe>

这样,这个 iframe 就不涉及任何跨域问题了。

不过,在移动端,iframe 受到了相当多的限制,它无法指定大小,里面的内容会被完全平铺到父级页面上。

同时很多网页也会通过 http 协议头禁止自己被放入 iframe 中。

iframe 标签也是各种安全问题的重灾区。opener、window.name、甚至 css 的 opacity 都是黑客可以利用的漏洞。

因此,在 2019 年,当下这个时间点,任何情况下我都不推荐在实际开发中用以前的 iframe。

5. 表单

5.1 HTML 表单

HTML 表单用于收集用户输入。<form>元素定义 HTML 表单:

<form>
  . form elements .
</form>

5.2 HTML 表单元素

HTML 表单包含表单元素,表单元素指的是不同类型的 input 元素、复选框、单选按钮、提交按钮等等。

  • <input> 元素有很多形态,根据不同的 type 属性。

    • <input type="text">定义用于文本输入的单行输入字段;
    • <input type="checkbox">定义复选框;
    • <input type="radio">定义单选按钮;
    • <input type="submit"> 定义用于向表单处理程序(form-handler)提交表单的按钮;
    • ……
  • <select> 元素定义下拉列表

  <select name="cars">
    <option value="volvo">Volvo</option>
    <option value="saab">Saab</option>
    <option value="fiat">Fiat</option>
    <option value="audi">Audi</option>
  </select>

  • <textarea> 元素定义多行输入字段(文本域)
  <textarea name="message" rows="10" cols="30">
    The cat was playing in the garden.
  </textarea>

  • <button> 元素定义可点击的按钮
  <button type="button" onclick="alert('Hello World!')">Click Me!</button>

HTML5 增加了如下表单元素:

  • <datalist> 代表提供给其他控件的一组预定义选项;
  • <keygen> 代表一个密钥对生成器控件;
  • <output> 代表计算值;
  • <progress> 代表进度条;
  • <meter> 代表滑动条。

6. 表格

简单的 HTML 表格由 table 元素以及一个或多个 tr、th 或 td 元素组成,tr 元素定义表格行,th 元素定义表头,td 元素定义表格单元,更复杂的 HTML 表格也可能包括 caption、col、colgroup、thead、tfoot 以及 tbody 元素。

<table>
  <thead>
    <tr>
      <th colspan="2">The table header</th>
    </tr>
  </thead>
  <tbody>
    <tr>
      <td>The table body</td>
      <td>with two columns</td>
    </tr>
  </tbody>
</table>

  • <table> 定义多维数据;
  • <caption> 代表表格的标题;
  • <colgroup> 代表表格中一组单列或多列;
  • <col> 代表表格中的列 ;
  • <tbody> 代表表格中一块具体数据 (表格主体);
  • <thead> 代表表格中一块列标签 (表头);
  • <tfoot> 代表表格中一块列摘要 (表尾);
  • <tr> 代表表格中的行 ;
  • <td> 代表表格中的单元格;
  • <th> 代表表格中的头部单元格 。

7. 总集

我们已经提到了大部分的 HTML 标签,但是为了突出重点,我们会忽略一些标签类型,以及弱化讲解一些标签类型,比如表单类和表格类这类目前使用场景较少的标签。

剩下的标签可以通过查阅 HTML 标准获得,所有标准化的 HTML5 标签可查阅HTML5 标签列表

8. 语言

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超文本标记语言) 是用来定义网页结构的一种描述语言。

8.1 基本语法

HTML 语法源自 SGML,包含了五种节点:标签(元素)、文本、注释、文档类型定义(DTD)和处理信息(ProcessingInstruction)。

8.1.1 标签语法

标签语法产生元素,我们从语法的角度讲,就用“标签”这个术语,我们从运行时的角度讲,就用“元素”这个术语。

HTML 中,用于描述一个元素的标签分为开始标签、结束标签和自闭合标签。开始标签和自闭合标签中,又可以有属性。

  • 开始标签:<tagname>
    • 带属性的开始标签: <tagname attributename="attributevalue">
  • 结束标签:</tagname>
  • 自闭合标签:<tagname />

这里需要重点讲一讲属性语法,属性可以使用单引号、双引号或者完全不用引号,这三种情况下,需要转义的部分都不太一样。

属性中可以使用文本实体来做转义,属性中,一定需要转义的有:

  • 无引号属性:<tab> <LF> <FF> <SPACE> &五种字符
  • 单引号属性:' &两种字符
  • 双引号属性:" &两种字符

一般来说,灵活运用属性的形式,是不太用到文本实体转义的。

8.1.2 文本语法

在 HTML 中,规定了两种文本语法,一种是普通的文本节点,另一种是 CDATA 文本节点。

文本节点看似是普通的文本,但是,其中有两种字符是必须做转义的:<&

如果我们从某处拷贝了一段文本,里面包含了大量的 <&,那么我们就有麻烦了,这时候,就轮到我们的 CDATA 节点出场了。

CDATA 也是一种文本,它存在的意义是语法上的意义:在 CDATA 节点内,不需要考虑多数的转义情况。

8.1.3 注释语法

HTML 注释语法以``结尾,注释的内容非常自由,除了-->都没有问题。

如果注释的内容一定要出现 -->,我们可以拆成多个注释节点。

8.1.4 DTD 语法(文档类型定义)

SGML 的 DTD 语法十分复杂,但是对 HTML 来说,其实 DTD 的选项是有限的,浏览器在解析 DTD 时,把它当做几种字符串之一,关于 DTD,在下面会详细讲解。

8.1.5 ProcessingInstruction 语法(处理信息):

ProcessingInstruction 多数情况下,是给机器看的。HTML 中规定了可以有 ProcessingInstruction,但是并没有规定它的具体内容,所以可以把它视为一种保留的扩展机制。对浏览器而言,ProcessingInstruction 的作用类似于注释。

ProcessingInstruction 包含两个部分,紧挨着第一个问号后,空格前的部分被称为“目标”,这个目标一般表示处理 ProcessingInstruction 的程序名。例如:

<?a 1?>

剩余部分是它的文本信息,没有任何格式上的约定,完全由文档编写者和处理程序的编写者约定。

8.2 DTD

DTD 的全称是 Document Type Defination,也就是文档类型定义。SGML 用 DTD 来定义每一种文档类型,HTML 属于 SGML,在 HTML5 出现之前,HTML 都是使用符合 SGML 规定的 DTD。

HTML4.01 有三种 DTD。分别是严格模式、过渡模式和 frameset 模式。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HTML 4.01//EN" "http://www.w3.org/TR/html4/strict.dtd">

严格模式的 DTD 规定了 HTML4.01 中需要的标签。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HTML 4.01 Transitional//EN" "http://www.w3.org/TR/html4/loose.dtd">

过渡模式的 DTD 除了 html4.01,还包含了一些被贬斥的标签,这些标签已经不再推荐使用了,但是过渡模式中仍保留了它们。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HTML 4.01 Frameset//EN" "http://www.w3.org/TR/html4/frameset.dtd">

frameset 结构的网页如今已经很少见到了,它使用 frameset 标签把几个网页组合到一起。

众所周知,HTML 中允许一些标签不闭合的用法,实际上这些都是符合 SGML 规定的,并且在 DTD 中规定好了的。但是,一些程序员喜欢严格遵守 XML 语法,保证标签闭合性,所以,HTML4.01 又规定了 XHTML 语法,同样有三个版本。

版本一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0 Strict//EN" "http://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strict.dtd">

版本二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0 Transitional//EN" "
http://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transitional.dtd">

版本三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0 Frameset//EN" "http://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frameset.dtd">

其实你看看就知道,这些复杂的 DTD 写法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浏览器根本不会用 SGML 引擎解析它们),因此,到了 HTML5,干脆放弃了 SGML 子集这项坚持,规定了一个简单的,大家都能记住的 DTD:

<!DOCTYPE html>

但是,HTML5 仍然保留了 HTML 语法和 XHTML 语法。

8.3 文本实体

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HTML4.01 的 DTD 里包含了一个长得很像是 URL 的东西,其实它是真的可以访问的——但是 W3C 警告说,禁止任何浏览器在解析网页的时候访问这个 URL,不然 W3C 的服务器会被压垮。我相信很多好奇的前端工程师都把它下载下来打开过。

这是符合 SGML 规范的 DTD,我们前面讲过,SGML 的规范十分复杂,所以这里我并不打算讲 SGML(其实我也不会),但是这不妨碍我们了解一下 DTD 的内容。这个 DTD 规定了 HTML 包含了哪些标签、属性和文本实体。其中文本实体分布在三个文件中:HTMLsymbol.ent HTMLspecial.ent 和 HTMLlat1.ent。

所谓文本实体定义就是类似以下的代码:

&lt; &nbsp; &gt; &amp;

每一个文本实体由 & 开头,由 ; 结束,这属于基本语法的规定,文本实体可以用#后跟一个十进制数字,表示字符 Unicode 值。除此之外这两个符号之间的内容,则由 DTD 决定。

8.4 命名空间

xmlns 属性可以在文档中定义一个或多个可供选择的命名空间。该属性可以放置在文档内任何元素的开始标签中。该属性的值类似于 URL,它定义了一个命名空间,浏览器会将此命名空间用于该属性所在元素内的所有内容。

例如,如果需要使用符合 XML 规范的 XHTML 文档,则应该在文档中的<html> 标签中至少使用一个 xmlns 属性,以指定整个文档所使用的主要命名空间:

<html xmlns="http://www.w3.org/1999/xhtml"></html>

如果需要在一个 div 元素中显示一串数学公式,则可以为该 div 元素定义一个数学命名空间。比如这样:

<div xmlns="http://www.w3.org/1999/Math/MathMl">x3/x</div>

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绝大多数 XHTML 作者都不需要定义多个命名空间,但是您仍然有必要理解存在着多个命名空间,以便在需要选择将基于某个 DTD 的内容嵌入其他 DTD 定义的内容中时,可以管理多个命名空间。

这里推荐一下我的前端学习交流扣qun:784783012 ,里面都是学习前端的,从最基础的HTML+CSS+JS【炫酷特效,游戏,插件封装,设计模式】到移动端HTML5的项目实战的学习资料都有整理,送给每一位前端小伙伴。2019最新技术,从企业招聘人才需求 到怎么学习前端开发,和学习什么内容都有免费系统分享。好友都在里面学习交流,每天都会有大牛定时讲解前端技术!

点击:加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web前端知识体系之基础知识 - HTML元素和语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xswy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