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林则徐的神话
林则徐的神话,最初的缔造者是日本人。大东亚共荣圈的历史叙事与现实叙事,无论是溥仪的政权,还是汪兆铭的政权,都非常欢迎类似林则徐这种适合包装成“反英反帝先锋”的人物形象。因此,满洲国首都新京出版社出版的通俗文学《虎门风云》,其畅销程度应该不低于另一部通俗类文学作品《宋美龄艳史》。
林则徐深谙官场之道,以能干著称。吴思在《中国历史的真实游戏》书中提到,明清官场“陋规”盛行,林则徐也是照收不误、照单全收。就鸦片战争而言,虽百万巨著也难以厘清是非曲折,林则徐绝无可能想到,自己当时的作为,被所谓的“波澜壮阔的反帝斗争史”列为“爱国民族英雄”。以清廷的人事安排而论,道光委派林则徐与琦善等以擅长处理棘手问题而闻名的官员到广东,并由林则徐担任“中央派驻广东处理英夷鸦片问题工作组组长”,就说明清廷没有把广东的鸦片问题看成是单纯的贸易问题(没有派技术官员),也不是什么“国”与“国”之间的问题(没有外交官员可派)。
清廷认为,鸦片问题最适合用于解释财政上出现的问题,也最适合用来解决财政上出现的问题。林则徐的国际知识,大致与“片板不准下海”的明太祖处于同一水平线,因此,林则徐处理“英夷”的办法,就会与“英夷”发生观念与习惯上的冲突。
比如林则徐看起来简单粗暴,说“人赃俱获,就地正法”,已经习惯于陪审团裁决司法案件的英国人,就理解不了这种野蛮部落的办法。但是,林则徐这种看似简单粗暴的办法,恰恰是东亚帝国传统官场哲学的惯用办法,“就地正法”,其实就是“到此为止”,既保护官场与鸦片贸易盘根错节的关系网,也尽量不牵扯到广东地域外的英国人。
英夷理解不了林则徐,但是东亚帝国的官员不会在意英夷是否理解,而只在意于皇帝是否理解,林则徐只对道光帝负责。按照林则徐这种官场老手的习惯做法,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事情已经圆满解决,或事情至少在表面上已经解决(鸦片已经全部没收并且烧掉),可以向道光报告,中央驻粤工作组已经圆满完成中央交办的任务。
在这种情况下,道光自然会继续沿着东亚帝国的惯性思维,觉得应该好好“严惩”与“教育”一下英夷,使其今后不敢再胡作非为,诸如终止与英夷的贸易等等…………。等到英国人的军舰开到大沽口时,清廷才发现,林则徐在广东办事不力,并没有把事情摆平,道光不得不对外宣称,林则徐办事不公,派另一位同样以擅长办事著称的琦善到广东收拾局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