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好爸妈在线,第一时间学习好爸妈干货,成为更好的爸妈!
公众号:好爸妈在线(ID:hbm100)
文:好爸妈在线
家长咨询孩子问题时,作为咨询师,我会先判断这是“适龄行为”还是其它需要未满足,从中发现“适龄行为”常常被家长忽略,凭添许多烦恼。
你会辨别孩子的“适龄行为”吗?
从家长的困惑说起……
4岁男孩,在小班会乱跑不听指令,要求做的事情,如果不乐意会用哭闹和要挟。
在幼儿园会坐不住,不能经常按照老师的要求,该玩的区域,不该玩的开学初经常不听,目前有所改观。
在家,看电视、读书很遵守约定,主要问题是爱乱跑、乱动,不能爬桌子,脚不能放桌子上,不能说屎尿屁之类的,会不听。说他,会反馈不喜欢你了,你去死吧,取消小奖项吧。
不知道什么该立规则、什么不该?不清楚什么该坚持,什么不该?
看着这些疑问,我仿佛看见了曾经的自己,一脸困惑。
看不懂孩子挑战的行为,心里总纳闷:他怎么老这样?!
当我了解到孩子的适龄行为后,心态轻松多了。
我知道哪些该等待一个时期自然过去,哪些需要建立规则的底线。
对于新手父母来说,辨析孩子的适龄行为,能让自己放心少焦虑、允许适度范围的探索,释放孩子的天性。
01 / 理解挑战背后的正常发展
家长看见孩子的挑战行为,忍不住会生气、担心、烦恼……
其实,许多行为并非不良行为,只是孩子自然的适龄行为罢了。
什么是“适龄行为”?就是符合孩子年龄发展特点的行为,属于正常行为。
如果你不确定是不是适龄行为,比较科学的方法是查阅发展心理学书籍;
更为直接的方法,在同龄家长群体中提问,看看其他同龄人有没有类似情况。
我们在正面管教课堂中,很多父母列举的挑战行为,导师问有这类情况的家长请举手,齐刷刷一大片。
当发现“我并不孤单”时,不正说明:这很可能是孩子的适龄行为吗?90%的孩子都会这样做,你还愁个啥?!
父母不出来学习和交流,很可能就闭着眼睛焦虑,苦思冥想怎么治好这些“问题”,愁得养娃的乐趣都消磨殆尽。太不值得啦!
那么,各阶段有哪些典型的“适龄行为”?
这里列举一些,让家长们直观感受,说不定都挺熟悉的。
当我们能理解和接纳行为背后的阶段需要,至少就无须太紧张,适当建立行为接纳范围、正向引导,淡淡定地行为就会过去;
若行为被简单粗暴地禁止、没得到满足,则可能会留下一生的“情结”。
比如,孩子幼儿阶段喜欢“扮鬼扮马”,却遭到家长的取笑和阻止,那么孩子就会缺乏展示自我的信心。
又如,小时候妈妈为了不让孩子哭闹,偷偷溜走,造成更长时间的分离焦虑。
孩子长大后,在亲密关系中容易患得患失,既想亲近又疏远。
家长可以做的,是发现适龄行为背后的需要,提供条件正向满足。
比如,孩子喜欢动来动去,身体很难静下来,干脆就鼓励发展舞动、运动方面的兴趣,在需要静下来前先动一阵,释放动能,更容易安坐。
比如,通过给孩子机会陈述见解、参与家庭事务的讨论和决策,他们就不会那么多顶嘴争辩的行为了。
淡定接纳和透视“适龄行为”这把抓手,让我们更平和,更懂孩子!
透过行为,看见孩子各阶段渴望的互动,满足了需要,行为就会过去。
02 / 挑战规则的目的:探索安全的边界
对于适龄行为中,出现挑战规则的行为,需要擦亮慧眼读进孩子心灵。
捣蛋:孩子探索社会规则与安全边界
带着对“适龄行为”的认识,回过头来分析文章开头的案例。
孩子不遵守规则,很可能就是在探索和建立自己的安全边界。
因为,进入幼儿园后,孩子正式迈入社会化的成长过程。复杂的环境,会让孩子做出一系列行为来测试、描绘出规则的边界:
在哪里、面对不同的人,做什么是可以的?做什么是不可以的?
当做出一些行为,或违反规则,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同样的行为,他会在不同地方测试,在家里也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新冒险。
实质上,那是孩子通过探索,建立自己对社会规则的认识,从而建立对自己世界版图的安全疆域。
家长要做的,首先是提供安全基地,然后再让孩子了解社会规则,安全与规则必须并行,孩子才容易使用范围和明确后果。
“孩子,妈妈很爱你,无论你怎么样都爱你。只是,社会不只有妈妈,别人很可能不能接受这样的行为。在外面脚放桌上,人家就会投诉,你就不能在那里玩耍了。”
告诉孩子规则范围和后果,坚守“三不原则”边界:不能影响自身安全、他人安全,以及不能影响环境。
如果出现爬桌子,很可能会有怎样的后果,让孩子清晰明确。
如果幼儿不听有危险,规则就不是嘴上说,而是用行动明确:直接抱下来、放在安全的地方;行动,让孩子就明白什么不可以。
经过测试,知道明确后果,孩子就比较能稳定接受一些规则。所以,家长能够发现,孩子在不断测试,并且不断进步。
说脏话的趣味:感觉自己的力量
孩子爱说屎尿屁之类的“脏话”,简直是全世界孩子的共性。
一来是源于孩子对身体自我认知的好奇;
二来是发现大人说不行,我越做,就能控制他们。
一说屎尿屁,爸妈就激动反应;一说“你去死”,他们就关注我!
孩子发现,语言的力量如此神奇,一说就能弄得大人紧张不已。他会觉得实在太有趣、自己太了不起了!
孩子对自己这种仿佛超人加持的控制力,感到兴奋不已。
所以呀,父母越是反应大,“脏话”来得越起劲、越持久。
如何反应合适?就是忽略、淡化,示范正面去表达。
比如,告诉孩子“每次我听到屎尿屁又不舒服”我会走开,指导你不说了我再来;
当孩子说“你去死”,可转化为“看起来你很气愤,你可以说我生气,我希望……”
03 / 家长的心态:放松接纳,和善而坚定
每个年龄段都会有让家长看不懂,甚至看不惯的适龄行为,当我们了解到孩子的适龄行为有哪些,我们就能平和冷静。
用接纳的态度先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期望,再建立规则的效果更好。
规则,需要在积极的情绪中建立。感觉好,才能做得好!
让孩子体会,讲规则不一定是命令、控制、批评,规则不一定是苦口良药,也可以是香甜维生素。
与孩子建立规则时,如何让孩子拥有自主感、安全感?
商讨规则态度温和,避免说教命令;
执行规则情绪平和,避免气急败坏;
遵守规则持续坚定,避免一时一样。
家长“和善而坚定”的态度,才能让规则促进“适龄行为”的发展,成为规则生根发芽的阳光雨露。
点击“好爸妈在线”即可了解更多知识
本文版权归“好爸妈在线”所有,欢迎转摘,转摘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作者:陈雪莹
出处:好爸妈在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