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真知灼见想法大学生活
贫富差距到底有多大?可以是天堑,也可以是一线!

贫富差距到底有多大?可以是天堑,也可以是一线!

作者: 牛粪茶壶 | 来源:发表于2018-01-04 12:35 被阅读78次

    公平和效率问题暂时不可协调,由此引发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在“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时代,觉醒到巨大的差异是很痛苦的事情,尤其是看到却无法弥补。更不公平的是,高官政要、名人商贾的后代天然继承了巨额财富,人生获得了极大便利,这让所有精力用在生存的底层人民着实不忿。

    马全秀在对贫富分化的研究中说的相当全面:“影响货币支配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权力、财富拥有额、教育。因此我将贫富分化分为:政治权力性贫富分化、经济财富性贫富分化、知识教育性贫富分化。”文中对每种差异的都做了详细阐述,有兴趣可以去查看。我关心的不是差异的事实,更关心缩小差异的可行路径。

    不可否认,人生而不平等,平等的只是人格、道德、时间等,现实的一切皆不平等。古往今来,这种不公就没解决过,这种差异化不是相对个人之间的简单对比,而是复杂社会系统的综合差异,甚至是几代人若干阶层的博弈。单独相对的个人,之间的差异并不很大,在相同规则下的对比不会有天渊之别,一旦介入资源、关系、影响力,在复杂的社会系统中才形成不可跨越的鸿沟。

    我想提出一个观点:差距其实没想象中的大。这个论调建立在自我对贫富认知及跨越差异的能力培养基础之上的。差异是现实,很多人只是望洋兴叹,却没想到驾一叶扁舟抵达彼岸,一味仇富抱怨并没卵用,面对现实并找到合理方法才是重点。现实可行的路径非常少,阶层跨越的途径现实的只有教育,政治性经济积累性差距很难赶超,唯有教育是个窄门。

    可惜的是教育本身就不公平,在不公中寻找公平,本身就是缘木求鱼饮鸩止渴,但它是唯一的简单的相对公平的标准。有人提出知识无用论,也有人用大数据论证高学历=高收入,其实高学历本身就是少数,他们在1%的人群中竞争,当然远远超过99%人群内或跨层次的竞争。成功和财富都是稀缺的,无论任何时代任何国度,都必须通过竞争获取少数的成就,此外的一切都要靠在外内在的协调。

    首先,要从心态上正视贫富差距,并认同它的合理性。差异本身是天然的,差距也是自然的,唯一不自然的是人有我无,是机会的缺失,貌似永不可达的绝望。我们不应混淆个体和社会,从个体来讲,一箪食一瓢饮足以应对生活,广厦万间也只能夜睡一床,纵有千百万死了也会一了百了。人在时间(死亡)上是平等的,在个体体验上只是量的差异,在精神上也绝非不可协调,从这个层面讲,差距并不太大。贫穷只能限制我们的经历,却不能限制我们的想象。

    吃燕窝海参真的比吃猪皮高级吗?吃的是炒作的稀缺而已,成分差距只是微量元素。坐出租坐地铁真就比劳斯莱斯掉价吗?如果路上堵车,劳斯莱斯也得等待,本质都是交通工具而已。出国旅游真的比去郊外散心快乐吗?只是空间距离的差异而已。我们看到的都是社会标签的差异,实质是一样的,富人也得吃穿住用行,也得拉屎生病,也有烦恼快乐,唯一不同的是他们时间多一点,选择多一点,机会多一点,更轻松一点,经历有量的差别,体验却无质的差异。

    如果你在农村种地,机械化完全代替人工,你有吃不完的粮食鸡鸭鱼,每天要做的是读书,消费,娱乐,那这种生活到底比富人差多少呢?我想,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巨富,差距只是深度广度的量的区别而已。所以,要适当区分个体和社会,在个体中获取幸福,在社会竞争中取得优势,这样才是真幸福。

    其次,在能力和方法上争取平等的机会。人们的差异受个体先天条件影响,也受客观因素左右,传承性的历史性的差距无法逾越,但在若干层面,人们的机会、能力、体验、经验是可以缩小差距的。富人的孩子不是天然就聪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他们无非受到较好教育的熏染,外在条件和资源充足,获得了超乎常人的机会而已。把他们放到贫困姿态,他们照样捉襟见肘,照样一筹莫展。

    历史不可假设,生活也不能,古语云: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们不能假设地位、身份、精力。现在我们假设一下,如果你有相应能力,和富人或富人子女交换身份,你是否也能匹配相应的能力和财富?如果能,那只是身份地位的不同,能力是相同的。如果不能,那身份地位能力的差距就应该有区分,没啥可抱怨的。

    我们求同存异,看看哪些可以相对公平。时间上相对公平,富人也不一定长寿,穷人也不都是短命。在基础教育面前,基础知识是普遍共享的,唯一的差距是经验、方法论。在审美、个性化体验来看,同样的食物同样的景点,个人体验也是差不多的。我们在基础能力,在知识储备,在审美,在体验度上可以作为人类本身获得普遍感受,这里的差距并不是天堑。

    所有量的差距都可能是巨大的,但必然是肤浅的,所以总有贫穷的高尚道德鄙视他们,审判他们,这绝不是清高,而是在平等人格高尚道德的俯视。富人只有做对了我们才尊敬,做错了会受十倍的道德鄙视,尤其是他们通过关系规避经济惩罚的时候,道德审判会更加强烈。所以高官厚禄富商大贾们在物质、精神自由度有优越感,在道德层面,社会形象,个人发展,财富传承上比穷人痛苦的多。痛苦和压力使人进步,沾沾自喜或自暴自弃的懈怠使人倒退,这或许也是富人恒富穷人总贫的解释。在同样努力或者对方更努力更有效率的语境里,鸿沟根本无法超越。

    差距是巨大的,我们唯一的武器是平等的人格,是道德的审判,我们渴望富人道德高尚去接济穷人,如果他们低劣我们会用道德谴责,会用暴力革命,会杀富济贫。比如道德鄙视可以如下:某种程度来说,富人在浪费资源。吃饭真的需要每月十万以上吗?去次酒吧非得花几十万?住总统套房能比快捷酒店多活几年?我看是富人有钱烧的,因为他们必须通过消费彰显身份,甚至越奢华越能带来经济效益。这种铺张浪费,这种为面子而生的消费实质是给中产输出财富。有多少培训机构,多少消费场所等着挣这帮人的钱,他们养富了一帮中产阶级。从这种层面来说,他们也是可怜虫。李天一案,打老虎,赵薇夫妇都是社会公德的审判,可见一斑。

    在变革的时代,尤其在中国,无论穷富,还远远达不到自由的程度。巨大的财富只是获得了相对穷人的机会,自由程度大大提升而已,他们也得保持奔跑,也得忧愁快乐,也会生病住院。只是阶层圈子消费层次不同而已,享受的物质条件差异而已,作为普遍的人,一切特质本质上都一样。与生而来的条件不可选择,生我养我的环境暂时不可跨越,人都在有限的时空中成长,正是如此,不同阶层的人们很难对话,空间环境、圈子分野的距离,兴趣爱好关注点的差异,这是外在的不公。

    个人尚且不喜和低层次无素质的人群交往,更何况富人,无论理性感性,他们都没错。所有有效交往必须建立在相对公平的能力,经验,层次基础之上,或者在普遍共识上平行进行。穷人富人都关心教育,都认同公益,都在谋求更好,但这些是平行无交叉的。每个人的发展、生活都囿于自己的圈子,这种与生俱来的差异只能随着能力提升自动打破。高学历的人决不甘心一辈子掏粪,高能力的人也希望治国安邦,人只能向上走,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阶层跨越的本意就在此间。

    如何能突破贫困?如何跨越阶层?既然外在的圈层习惯不同很难对话,那只能诉诸更高层次的能力,即跨越物质决定的天然屏障,在精神、知识、能力层面对接。教育达到顶峰,意味着获得通往上层的门票,各种技能的出众,同样也可以对接。富人需要的物质、精神、能力谁在提供?他们物质外的内核如何琢磨?在内核上能力上匹配了,如果有机会,自然能和他们对接。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仍是农民,富人的穷亲戚也只是在情感上交流,在生活上无法对接,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对话,不是在外形式的统一,而是皮囊里的内核差异。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提升外在差异外的内核?如何提升审美?如何提升知识?如何提升视野境界?唯有教育。这不是传统教育,而是宏观教育,要学习要进步,然后寻找机会跨越。有人说机会不公,好机会先被富人孩子占住了,我只能说,未来社会会有变革,某些领域会有若干机会,相对公平会慢慢渗透生活,但必须有修养,有准备,不然绝对难以跨越。

    国内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重公平,社会都在争,争那些稀缺的机会。个人可以降低一些不必要的欲望,在基础生活中获得满足,然后培养自我,在稀缺中获得机会。如果有共产社会,物质极大丰富,人与人的差距只是数字的区别,那时候,一百万和一千万都花不完,意义何在呢?社会保障好的国家,乞丐都比我们中产富裕,如果乞丐年薪50万,到处旅游,体验人生,那到底谁是富人谁是穷人?

    碌碌无为,还是享受人生?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绝不是财富一个维度可以衡量,幸福与否也和金钱没有必然关系。异化的不是世界,而是人心。悟透人生的真谛,接纳一些现实,努力奋斗,上升的人生才有希望。无需抱怨,也不要颓丧,提升能力开拓视野,在精神层次可以无限拔高,在物质层面会慢慢变好,从此心平气和,万事顺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b52840505a78:怎么感觉有点鸡汤的味道,并没有提出实质性的解决方案
        b52840505a78:@牛粪茶壶 谢谢你的解答,思维值得我们学习,不过这篇文章还是建议你多思考,不然会误导,其他的文章我觉得挺不错的
        牛粪茶壶:鸡汤是心态的调整,这小部分有鸡汤味道。能力如何提升?方法论如何深刻有效?关系边界如何拓展?因人而异,这里只提出问题,简单说一两句,所有的努力,方法,资源的积累都因人而异并需要个人努力,一旦引入具体方法论,那是过时的情境例子而已,意义不大。
      • Demicat:手机上没有简书,特意打开电脑来瞅瞅,果不其然是真知灼见,给你点个小赞再打赏两毛钱的~
        Demicat:电脑不能用余额打赏,你的两毛钱没有了,哈哈哈哈:relieved:
      • 牛粪茶壶:抑郁先生:随遇而安的心才重要,我即生活啊,老哥。@鹤舞乱青天

        鹤舞乱青天:随遇而安是很好的心境,但是很多时候人都是有攀比心的。一个人还好,有媳妇你能将就?孩子你能将就?人非圣贤啊!

        抑郁先生:比较是悲剧的起源,老哥,我个人觉得这不是两个问题,而是一个问题两种不相违背的层面,好的心态和观念在大部分时候是会提高生活质量的,无论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愚见。

        鹤舞乱青天:随遇而安的生活很安逸,但真正的随遇而安很少人有,更多的是知难而上,勇敢尝试。人骗自己是很难的,尤其是骗自己的那颗躁动的心。

        我:我晚上专门写了一篇,感觉写的太散,没抽象出简单的道理。提出的看法是差距没想象中大,可以天堑可以一线,关键看个人能否认识自我,能否找到通路,全篇就这句话。我们只是找到了一种解释,有个人麻痹的嫌疑,关键阶层不好跨越,又不好明说,成功永远是一小撮人的。

        得尝试,随遇而安是境界,也是过程,动态来看需要进步追求。我提出两点,一是正视贫富差距的现实,调整心态,二是找到拉平差距的方法。这个心态一般人就没调整好。

        鹤舞乱青天:是不是参照物错了,不该跟人家比?

        我:说的对,以单个个体为参照,压力就小。从不可跨越的阶级看一辈子都达不到。从个体差异看,区别不大,从社会重新分配的现实看差距大了去了。如何调整心态?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知道贫富如何造成的,知道差距的到底是啥。

        抑郁先生:完全同意你说的如何调整心态?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上次就说啊,先深挖事物的本质,本质最言简意赅,之后拿着本质再倒回来附加个体、社会极其条件的限制……嘟嘟嘟~分清哪些是可以个人努力得到的,哪些是虚无没有价值和意义的,这个时候内心和外在矛盾便会消失许多,实践起来便很顺手了。

        我:吃鲍鱼燕窝海参比猪皮强多少?劳斯莱斯在出行高峰期也会堵车。吃的本质是果腹,交通工具的本质是行,差距只是工具,只是表现。他们本质是在浪费资源,住一万一晚的总统套房比快捷酒店能多活几年?不会!只是为了彰显身份地位,或许是经济利益的考虑,比如买劳斯莱斯,在贷款,在身份,在同类圈子交际会有话语权。

        他们占住了稀缺,实质是浪费。谁在挣富人的钱?若干酒店,若干学校,若干消费场所在算计富人,算计他们的孩子,给他们奢侈品,富人养活了大量的中产阶级,这是财富重新分配的必然。真正不服的是啥?是看到差距而无法弥补,是天然不公的绝望无助。

        每个人都想更好,却永远达不到,这就有落差了。如果你足够自由,不愁吃穿,和富人的区别在哪里?共产主义物质极大丰富时,财富的差距是数字的差距。我们求同存异看,在外不可跨越,什么可以相对公平?

        鹤舞乱青天:我自己也反思了很多:
        1不说最贫困的,就拿现在大多数家庭去对比王思聪,巨大的落差感也会刷新你的世界观,参照物不对。
        2、很多不平等其实背后是平等的,几代人的奋斗而已
        3、没摆正自己的位置,不知道自己在哪里。

        我:相对公平的是时间公平,道德,审美,个人体验。富人也是个体的人,吃穿住用行差距是量不是质。人的本质差异不大,在外物质等可衡量的都很肤浅,内核才是关键。人的内核在哪里?富人的圈子和生活不同,喜欢和兴趣点和穷人不同,所以阶层难以交流。

        如果你有富人思维,有相应能力,兴趣,研究他们发展内核的所有需要,就有机会对接了。问题是机会稀缺,又被富人占了先机,这也正常。问题是高学历,好位置永远稀缺。所以,只能奋斗达到优秀,机会才大。

        有人用大数据论证知识有用论,其实高学历的百分之一间的竞争与低学历百分之九十九之间的竞争是不对等的。所以百分之一圈子里成功概率大十倍甚至更多,仅此而已。低学历也能发财,只是概率低而已。如此看社会,心态好了,看的明了,不抱怨,知道方向努力就更接近优秀了。

        造成财富差异有政治性传承,经济性积累,教育性差异。我们只能在教育性领域发力,通过知识,技能,境界,精神层面这些非标准化的领域达到人类普遍的感受和尊严。不公是天然的,需要正视,方法是有的,需要努力,仅此而已。

        这些是我们在群组讨论现场打的文章的解读,原文写的比较系统,但估计没我刚才的解释清晰。群友们提出了很多独到见解,我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交流。
        鹤舞乱青天:@牛粪茶壶 活的越久,认识的人越多,看到的东西越多,越能激发自己对金钱的渴望。
        鹤舞乱青天:@牛粪茶壶 感谢大叔的答疑解惑
        牛粪茶壶:@抑郁先生_

      本文标题:贫富差距到底有多大?可以是天堑,也可以是一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ahr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