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日记/10月31日
2019年10月31日晚23:40,随机的第一首音乐是乔瓦尼·马拉蒂的《Lysistrata》。
这篇文章算是迟到了好几天,说迟到是因为在看了《少年的你》后我心里有一种强烈的写点什么的欲望,但是从何写起,不知道,写什么,也不知道。当然更大一个原因是,我认为我的时间不允许我花费一整晚的时间来敲一篇对12月那个考试没有一点用处的、可能不知所云的、可能有点无病呻吟的流水账了。但我还是写了,大概因为今天是10月的最后一天。人总是要给自己的行为寻找一些特别的节点,以证明这样才算有意义。
24号下午六点的时候,S发微信给我说,要不要和他一起看首映,我犹豫了很久,以为像很多电影那样,首映在25号零点,于是几经挣扎决定晚上去找他,第二天早上回学校。没想到打开美团的时候,发现电影首映在25号上午9点,那一刻的遗憾我无法形容,如果S可以调班的话,我也会毫不犹豫的看首映,但因为种种原因,我在电影上映两天之后才和朋友们看了午夜场。
遗憾的是,由于整个过程中我太过克制,太过关注两位主角的表演,没有投入到电影情境中,哪怕中间好几次眼泪要流出来了,心揪起来,也硬生生憋回去了。所以回来后总觉得不爽。想二刷,三刷,奈何时间紧张。
关于这部电影,可以说我关注了它的整个制作过程,从最一开始定角、开机,到定档,到入围柏林,到撤档,再到毫无预兆地上映。当然原因也没有什么不能说,就是因为弟弟。我最喜欢的男明星和我最喜欢的女演员搭档,这个理由足够了。
得知男主是易烊千玺的第一时间我就去读了原著,去豆瓣看讨论的时候才看到“融梗”这个词。当时我只觉得原著《少年的你,如此美丽》这个名字很一般,情节在我看来是以校园暴力为背景下,两个少年彼此扶持的过程中产生了像爱情,但超越爱情的一种感情的故事。原著着重写的更多是两个人的感情吧,有点记不太清了。反正看过之后好几天没缓过来,满脑子都是北野那句“我喜欢一个人,想要给她一个好结局”,一个人跟傻逼一样在房间里哭得稀里哗啦。至于《白夜行》和《嫌疑人X的替身》,可能是我忘性差,所以完全没联想到。
关于“融梗”,我思考了很多天,还是不好评价。对原著,若它真的打了抄袭的擦边球,那确实不可原谅,作为原著的衍生物,电影也确实该承受争议。电影要在充分了解原著的基础上进行改编是必须的,若因为所谓的“融梗”使一部电影受到超出其本身范围的不公正对待,也确实可惜。
我预料到电影出来后会有很多人揪住这个词不放,也害怕弟弟的荧幕首秀因为演技不够成熟引来各路骂名。我怕有人说他有一点点不好,怕有什么问题都扯到他身上,但这不可避免。这世界上有一百个人对他有一百零一种期望,有一百个人对他有一百零一种看好戏、黑他的想法,这都不可避免。我只希望他能在经历过后变得越来越好。好这个字所涵盖的范围很广,我想说的,就是能想到的所有方面的好。
我觉得他能做到。
说回电影,可能是因为我没有全身心的投入进去,所以总觉得不够酣畅淋漓。有人拿它跟《悲伤逆流成河》做比较,也有人拿《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和它做比较,这些人很大一部分是为了说这部电影不好而说不好,究竟是何原因也是难以理解。如果仅因为流量担任主角,那我无话可说。如果因为“融梗”,不知道事情最终会以怎样的结局尘埃落定?还有网友为此成立了所谓的“维权群”“抵制抄袭群”,想来觉得挺厉害的。不知道暑期大热的《哪吒》被指抄袭石璟箜篌最后结局如何。
有人说这不过是披着校园暴力外壳的伤痛青春故事,但是背后血淋淋的现实又作何解释?我想过,这部电影如果不涉及感情戏应该怎样拍,但恕我才疏学浅,思想浅薄,我不知道该怎么拍。这世界上有什么事能脱离感情呢?痛苦是感情,幸福是感情,悲伤是感情,开怀是感情。故事背景限定在校园里,被欺凌的少年衍生出对被爱护的渴望,成为彼此的支撑,有哪里不对吗?我们不都是从小孩子成长起来的吗?为什么变做大人了,成长痕迹就连同天真烂漫一同丢地一干二净了呢?
每每敲字思想就开始不受控制,好像一开始想说的不是这些来着。
太久没构思如何写一篇正式的文章了,乱七八糟得收尾吧。
考完试一定要多看几遍。认真看几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