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
1.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时,需要让学生尽可能地用多种感官来感受教师的“明白”的各个内涵、要点。比如,让学生用眼观察、用鼻闻、用嘴尝、用耳听、用手摸等。感官参与的越多,参与形式越奇特,学生的记忆越深刻。
2.我们的知识学习缺什么?一个完整的知识学习,应该包含以下三个问题。1.是什么?2.怎么得到它?3.有什么用?是什么,是概念理解;怎么得到,通常是计算方法;有什么用呢是问题解决。就课例《平均数》而言,是什么——是用来代表水平的虚拟数;怎么得到它——总数÷总份数或移多补少法;有什么用——可以比较两组水平。
3.“是什么”是后两个问题的根本和源泉。因为代表水平,所以有用;因为虚拟,所以要计算。有了对“是什么”的理解,才自然而然地生长出对方法的理解、对问题解决的理解。
4.缺失的带来什么缺失?若我们的小学数学学习只是为了学生的考试,那缺少“是什么”的理解可能也是无关紧要的。但若我们把视角放大一些,可能就会有不同的认识。曾经一位德国总理说过:小学教师的讲台连着民族的未来。而民族未来可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族的创新能力。
5.小学学习中对“是什么”的欠缺最后呈现为民族原创能力的欠缺。
6.学生不是以一张白纸的姿态进入学习的。在他们的经验中,有我们所要学习的知识所对应的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他们理解数学的基础。
7.教学的进步,是慢慢知道了孩子具备哪些我们的知识所对应的经验,以及如何让这些经验与知识之间自然对接,完成生长。这个生长就是皮亚杰的“同化顺应”,就是我们所说的“理解”。
8.只要学生提出了相对抽象的概念,俞老师就会巧妙地引导学生举例来说明,将抽象转化为具体。在说明空间与面的区别时,俞老师通过举例教室这个空间由六个面围成,手提袋由5个面围成,使学生顺势得出“空间是由面围成的”这一结论,面和空间就从概念上被区分出来了,这同样也是对数学学习中“面积”“表面积”与“体积”概念区分的一个铺垫。
9.教学中,老师需要敏锐地知道学生的“知道”,在此基础上把原来的“知道”改造成“知识”。
10.让学生安心快乐地学习,在学生心里找到你的助手。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的需求、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只有满足了低层次的需求,才会产生高层次的需求。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常常缺乏安全感,怕营造课堂安全氛围的一个有效手段就是关注学困生。
我思:
要把自己的课堂上出敬畏感。对我感触比较深的是上文提到的德国总理的话,小学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一辈子的,尤其是学习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等。之所以创新能力不是很强,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就是小学接受知识的方式是填鸭式的。我们现在更新新课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可以说就是为了戒掉以前一些不合适的课堂现状,把学生的思想提到首位。比如,数学上提到的推理意识,转化思想等等,都需要从小培养。
概念课比较难讲,但学生不是什么都不懂,学生也有学生的“明白”。书中的案例《体积与容积》一课就是很贴合实际的案例,老师要知道学生已经知道什么了,学生不知道的只是“体积”这个词,在老师带领学生不断问答中,一步步引导出来体积的基本概念。然后几乎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出学生对容积的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