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收到了台湾大学一位教授寄给我的两本书,尤其是扉页上勉励我的话“心系中华,放眼世界”,让我很受用。其实和这位老师并没见过面,第一次接触到他,是因为前段时间看到了他的著作,然后很受启发,后来发了封邮件给他咨询问题,本来没抱什么希望能收到回复。结果第二天早晨到公司,发现收到了回信。信是秘书回复的,说老师对我的来信很重视,特吩咐他回信给我。
后来间断的往来的几封邮件,因为有一本老师写的英文书在大陆书店没有卖,我希望老师可以发个电子版给我,结果老师说寄给我实体书。这件事给我了很多触动。作为一位老师,他的治学态度让我非常尊重和敬佩。
其实,老师已经70多岁了,但是依然在课堂上授课,我后来想了下,如果是大陆的一位老师,结果会一样吗,会很耐心的解答我的疑问吗。结果未知,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在大陆也有很多非常令人尊敬的教师,像我本科读大学时候,有位老先生,我读大一那时候,他75岁。仍然坚持在本科教育第一线,坐班车去上课,讲课不用PPT,每次都用粉笔写一黑板的板书。可惜老先生前几年去世了,他获得了很多荣誉和成就,甚至他的书被全国当做教材用。但是仍然没有退休,一心一意做学问,以教书育人为己任,我想不到什么词语来描述对他的尊重了。这两位老师对我的感触都很深,我也为他们的学生们感到幸运,因为这种态度会感染很多人,也许其中的一些也会视他们为榜样,在这个功利化教育的时代,真正的抛开任何名利,埋头做学问,认真对待每一个求知的学生。
还有个例子,是我去年参加一次国际核电大会,其中的一个分论坛上,一位东京大学的日本教授分享他的研究成果,整个过程基本上都是以一种启发性的语言在讲述,没有教科书般的刻板用语,我一直认为能够把复杂的知识深入浅出的输出,是非常牛叉的一个本领,同时也是一种智慧的表现。因为在接受知识的时候,过多的使用缺乏弹性韵味的术语,会有种将人拒之门外的感觉,失去了开放性。但是为了保证严谨,又不能太随意和粗暴。就像现在的很多标题党公众号文章,总是用一些滥情或粗暴的论断来激发起人们的所谓的认同感和共鸣,过后仔细想想,这种认同和激动是多么的廉价。
然后中间休息时,我去请教了这位日本教授一个问题,因为虽然是一个行业,但是还是有些差别,没想到,他拿出笔和纸,很耐心的画图写公式,从最基本的地方给我讲起,虽然有些东西,我已经理解。但是我不想打断他,因为这种感觉很好,至少在我看来。
《礼记》中有句话说:“为人师者,必先正其身,方能教书育人,此乃师德之本也”。教师是一个很伟大的职业,请给这两个字足够的尊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