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于汉唐书店
参也鲁
在酷暑难耐的时令,静心读点书也许是一种消暑的最佳方式,既与大师沟通,也是自我内心反思。
顾随在《传学》中讲,“凡大师门下得道最多者,不是聪明最高的,而是用力最勤的人”。
孔子评价曾参:“参也鲁。”曾参虽然不是最聪明的,最后却成为得圣人之传最多的。
通过三年和孩子们的相处,几乎完全印证这个观点的准确性。也就是所说的如果不是雄鹰,就做一只蜗牛,最后也能达到金字塔顶端。
薪火相传亦师亦友
陕师大研学期间,晚上独自一人到附近的汉唐书城闲逛,因为有个怪癖,如果有机会一定买本书作为纪念。当看到《传学》,署名叶嘉莹的一套书时,瞬间记得曾经入选初中教材的一篇文章《一面》,有了记叙“我”下班之余去书店看到鲁迅先生大作的感觉,膜顶崇拜,拿在手里摩挲,爱不释手,一看简介和叶嘉莹写的序,就有了购买的冲动,看看价格198.00元,价格够高的,问问售货员能否打折,不打折。虽然心里隐隐作痛,还是咬咬牙想买,就连续询问别人有没有会员卡,苦心人天不负,就在绝望准备刷微信支付的时候,又问了一个正在交费的顾客,她是会员,输入她的手机号,以她的名义支付,折后168.30元,她是钻石会员,积分9976,当看到这一数字时,瞬间感觉自己太卑微了,甚者有点下作。
叶嘉莹在北京辅仁大学聆听顾随先生讲授古典诗歌将近六年,48年叶嘉莹南下结婚时,顾先生曾写过一首七言律诗送给她,诗云:
“食茶已久渐芳甘,世味如禅澈底参。廿载上堂如梦呓,几人传法现优昙。分明已见鹏起北,衰朽敢言吾道南。此际泠然御风去,日明云暗过江潭。”
还给她写过一封信,“不佞之望于足下者,在于不佞法外,别有开发,能自建树,成为南岳下之马祖,而不愿成为孔门之曾参也”。
顾随
中国当代最富影响的学者之一,被誉为“一位极出色的大师级的哲人巨匠”。
叶嘉莹
当代知名学者,荣获“2015___2016年度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
这次中考成绩我们班李家辉裸分最高630分,体育成绩36分,没有附加分10分,如果像其他同学一样,他的成绩达到660多分,这个分数是比较高的了。
看到李家辉,感觉有点孔子弟子曾参的感觉,有时候我在班里和其他同学开玩笑,李家辉是否有点笨,其他同学异口同声的说,看着有点,其实可精了。难道这就是成语“大智若愚”的现实版。
记得曾写过一篇关于李家辉的文字《李家辉是个笨小孩》,有一次放学和他骑车回家,途中好几次建议他拐弯,他就是认死理,一直骑到西边大路再向北转弯。脖子上的钥匙挂了三年,我多次和他说,都初中生了,还像小孩子一样,不会放在书包里,不会,依然挂在脖子上。有一次我看见他胸卡裹了好几层透明胶,很难看,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我也争取三年不丢一个胸卡,后来终于坏了,自己说三年不丢一个胸卡,说一说容易,做起来好难啊!原来我曾经在班里讲,以前有个同学一个胸卡戴了三年的故事。
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一种良好习惯。”确实有道理,一个孩子学习优秀不优秀,看看他的校服、胸卡、到校、作业书写、桌洞整理情况基本上差不多了。
李家辉做事比较较真,尤其作为课代表,对于完不成作业或不认真的仗义执言,所以有些同学不领情,甚至有怨言。
在最后一次评选推荐团员的时候,作为班主任,看到李家辉为班级做了很多贡献,有心让他当选,我也把他列入推荐范围,可是最后老团员、班干部们民主投票,李家辉落选了。
看到这一结果,我感到内心有点愧疚,于是我私下和李家辉交流,肯定了他的表现和为班级做出的贡献。可是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以后在做工作和为人处世方面要学会变通,既把工作做好,又处理好人际关系,在中国这是一门很大的学问。
作为成绩优异的班干部,又是老乡,我完全可以去学校额外要一个名额,我对李家辉说:“我不能这样做,这个样不公平,通过这件事对你也是一种教育,将来上高中,肯定有机会。”李家辉很心平气和的说:“老师,没事。以后有机会的。”
在班里,我也公开说明了这一情况,我甚至可以把某个同学调换下来,但是我不能这样做,为什么?公平,如果一个人在孩子时期都感受不到公平民主,将来走上社会就更难了。
李家辉还有一个优点,他能接受老师的建议,当他有缺点和不足之处的时候,老师和他聊天,他能虚心接受,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而不是像个别同学,老师和他一谈话,他立马像刺猬一样把刺竖起来,武装自己,自我封闭,我行我素,甚至有敌对情绪,这样的孩子真是太聪明了!
作为一个教师,我觉得首先让孩子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能感受到一种公平民主,同时也应沐浴在充满爱与温暖的人性光芒里健康成长。
人虽异,事有别,但对学生的大爱,对于教育大业的传承息息相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