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多人会有这样一个误区,认为爱情前三个月的蜜月期就是爱情最好的样子,那么在接下来所做的努力,就是去为了维持或维护爱情最开始的样子。
但是当我们的努力无法让我们回到爱情最开始的样子,我们就会觉得爱情没有那么美好了。
事实上,沈奕斐老师做了很多的研究,发现那些拥有好的爱情的人,他们的目标从来都不是去维持爱情最初的样子,而是用开发的心态接受爱情不断的变化。
那到底什么样的爱情是好的爱情呢?
沈老师在讲《爱情思维课》的时候介绍了她的现代爱情四象限理论。
很好区分,你可以想象一下,拿快乐当横轴,成长当竖轴,从第一到第四象限,分别是这样的:
成长治愈型(高成长+高快乐)
互惠型(高成长+低快乐)
消耗捆绑型(低成长+低快乐)
享乐型(低成长+高快乐)
我先来介绍“享乐型”的爱情,这种爱情的特征是有激情、很快乐,但不见得会带来个人的成长。这里的快乐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生理层面,比如说外表、多巴胺等等,第二种是精神层面,比方说,跟你在一起很有意思,想要与你分享我的一切。
老师说我们对于快乐常常是警觉的,在小的时候,打游戏的快乐、消费的快乐,往往不被允许,父母只会肯定我们学习的快乐。试着去放下对快乐的警觉,接受和信任自己直觉感受到的快乐。
第二种叫“互惠型”的爱情。或许双方在一起的时候,并不是因为外表的吸引或是多巴胺的分泌,而是在相处的过程中,发现对方让我变得更完整,让我的生活更加广阔。
这种感情是非常稳定的,这种关系会带来非常重要的成长,叫做归属感的发展,这就是涉及到人类自我发展的核心:我们人类穷极一生都在追求归属感——我是谁?我能为别人做什么?我对世界有什么贡献?
一份好的爱情帮助我们成长,让我发现跟世界的连接更加紧密。
比较糟糕是第三种——“消耗捆绑型”爱情。陷入到这样的一种关系当中,你会发现对方常常会给你提出各种各样的期待,如果你达不到这种期待,就会觉得对对方有所亏欠,慢慢地,你的自我认同感降低了,你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在这样的一种关系中,你会慢慢对自己不满意,你的生活圈子也会变得越来越小。
很多人会错把占有欲和控制的关系看成是爱情的表现,就比如说壁咚,如果你去感受一下,它其实是一种带有强迫和控制的表现,所以沈老师提醒我们,当我们把这一类型当成是爱情的时候,你的爱情脚本很可能就拿错了。
老师给出了爱情滑向捆绑消耗的4个标准,如果你符合其中两条,就得警觉了:1.你越来越不快乐;2.对方总是贬低你;3.限制你的社交关系;4.经常提你做不到的要求。
捆绑消耗型爱情最终就会发展成两种表现,一种是暴力捆绑,比如家暴;一种是精神捆绑,比如PUA。
最后我们来讲最理想的爱情关系,叫做“成长治愈型”。这种爱情的特征是让人不断地增加了探索世界的欲望,从对方的身上学到很多,同时我们跟他在一起还特别快乐。
但是这样的完美关系很少很少是一开始就会出现的,这种关系往往是要加上时间维度的,如果你一开始就奔着这个目标去就太难了,很多的爱情可能就是从“享乐型”和“互惠型”开始进入的,最终发展为一个“成长治愈型”的。
而现实是,“成长”与“快乐”往往是矛盾的,你想要的成长,很可能不是对方想要的成长,如果你按自己觉得正确的方式去要求对方,你的感情很可能就会走向问题。
如果想要走好一个爱情,成长和快乐的平衡才是需要智慧的地方,当两者出现矛盾的时候,你可能需要想一想,这个成长是谁的成长,这个快乐是谁的快乐,沈老师强调了一点:“别人的成长,你是无法替代的,你再爱一个人,你都无法代替他成长。”
当我们用“正确”的想法去否定对方的“快乐”的时候,往往会成为爱情的杀手。
一个好的建议是,宁愿把快乐放在成长之前,快乐的关系会促进成长,但是成长的关系不见得会带来快乐。在育儿也好、亲密关系也好,有一句话叫“先处理情绪,再解决问题”,在爱情里,这也是金玉良言。
好了,今天的话题差不多就结束了,最后我认为:很多人会觉得得先找的那个“对”的人,就是爱情的开始,但其实并不完全是,爱是一种能力,是需要去培养的。
明天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