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长不看:A股头冒绿光的时间不会超过3-6个月,9月份还不过3000点我吃wind。
美股熔断历史上只发生过三次,上一次还要追溯到2020年3月9日……当时,在熔断的次日写了篇鸡汤,而今面对11国熔断 “绿”意盎然的植树节,黑色星期一化身黑色一星期,那就再来熬一份鸡汤吧。
首先,我们再次复盘一下熔断的背景。和上次相比没啥大区别,还是疫情扩散和油价暴跌的导火索引爆估值泡沫,另外几个大人物的确诊也放大了恐慌。美联储盘中开展5000亿美元的3个月期回购试图救市,结果也只砸出来一个小水花,道琼斯指数最终以下跌9.99%收盘。
配置长线资金的朋友们,决策之前请先来思考一下这几个问题:
1、疫情对经济基本面的影响大吗?
2、估值现在高吗?
3、市场的流动性充裕吗?
对欧美市场来说,这三个问题的回答是:不确定,高,不充裕。疫情对经济的影响现在还没有完全暴露,而不确定性则导致了目前市场的高波动,多空双方疯狂博弈,不过以东亚防控经验来看,对整体基本面的影响并不显著,所以问题还是出在估值和流动性上。估值的问题比较简单,再贵的东西价格杀到位就完事了,而流动性却是个大问题。
这里插一条,美联储货币政策的目标是维持通胀在2%左右的水平,因此通胀低了就要放水,高了就要回笼货币。面对流动性紧缩,以往普遍做法是降息放水,再不行就QE扩表。结果我们发现,这次降息回购统统失灵,并且所有以美元计价的资产都遭到了抛售,甚至在美联储降息的背景下,美元指数仍在走强,货币对出现大范围贬值,只能说明整个市场都在回笼美元,大量货币被沉淀下来而没有投入流通环节。
如何有效的将货币释放到实体经济中?以我笨拙的脑子,思来想去居然只有五个字——供给侧改革(写到这我自己都觉得扯,有朝一日居然要安利曾经吐槽过的政策)。逻辑非常简单,疫情导致生产停顿,供给被动减少,带来价格提升,并从上游一步步传导到下游,最终实现通胀水平提升。然鹅,出清的过程会非常痛苦,伴随大量生产企业的倒闭,工人失业,杠杆爆雷……这个剧情是不是很熟悉,16-18年我们走过一轮,个中滋味相比大家都有体会。巧合的是当时也是油价处于低位,一定程度上给了石油消费国更温和的改革环境。当然,经历了痛苦出清的我们,才有了今天全球最充足的政策调控空间。
这时我们再回到前文的三个问题:
1、疫情对经济基本面的影响大吗?
2、估值现在高吗?
3、市场的流动性充裕吗?
对国内市场而言,我的回答是:不大,估值分化,目前还算充裕。国内疫情已进入收官阶段,对经济短期冲击已经过去,而且股市炒的是预期而非当下。估值方面,百倍市梦率的科技股贵,五六十倍的科技白马不贵,二三十倍的消费也还行,破净的银行简直是白菜价(注意这里并不代表建议买银行,只是提醒大家一定要注重研究个股而非整体指数)。流动性方面,央行的逆回购,财政部的减税降费,国常会推动降准降息,都向市场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而且后续还有很大的降息空间。
请注意,这里回答的前缀是“目前”,我们最大的风险点也正在于美元流动性风险扩散。本轮跟跌很明显是被外资为回笼美元砸出来的,导致汇率出现贬值,造成我们虽然有大量的政策工具,受制于汇率也不敢大规模降息释放流动性。此外,还需要警惕页岩油企业由于油价暴跌,其发行的次级债出现连环违约爆雷,而作为民主党扶植起的页岩油企业,特朗普政府有没有那么强的动力救市还需要打个问号。
当然,从长期来看,在海外缺乏安全资产的情况下,国内无论是股债的收益率优势迟早会显现,外资咋走的就还得咋回来。这也提醒了我们不要妄想A股走出V型反弹,更不要看着沙特跳反就想着取代石油美元,请做好持久战的准备。正如二战期间,美国以其相对和平稳定的本土环境,一边通过租借法案向海外输出产能,一边吸引全球避险资本和人才前来建设美利坚,面对抗疫战争,稳住阵脚的我们也应当一手海外买买买,另一手吸引外资为我所用。央行已连续16个月抛售美债,想必已是手握大量美元现金,下一步就会开启全球扫货模式;扩大金融市场开放,《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都是在为吸引外部资本人才做政策准备。这不面对疫情,“美奸”高盛一边看空美股,一边战略性超配中国市场。
有人觉得我过分乐观,尬吹A股,小看美国。在这里我想说美国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值得尊重,是我们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对待的对手。但另一方面,《毛选》有云:“在危险环境中表示绝望的人,在黑暗中看不见光明的人,只是懦夫与机会主义者”。价值投资者的信心正是来源于研究,理清逻辑后自然不会对当前的黑暗感到恐慌。
这是最好的时代,镰刀利用高波动率双向收割,韭菜最好的朋友是时间。
这是最坏的时代,镰刀内资外资机构游资互割,韭菜轻易交出带血筹码。
买好股,做好人,做一根任凭风吹雨打安如泰山,让狗庄洗不掉割不动的铜韭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