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带小组到现在有20多天了,感觉自己做得非常辛苦。对于管理他们,我一开始是“许ta一个未来”,前几天找他们私聊,说我是来帮助他们提升的,我希望他们6月份绩效能拿到1.05以上。但这些天来,我没有看到他们有行为上的改变,心里很焦虑。是我太心急了吗?感觉他们提升自己的意愿并不强烈,行动上并没有多大改变,还是停留在以往的工作模式上。
对于小组里面的95后,我个人是比较头痛的。一方面,我需要她敢于发表看法,另一方面,我发现我给她提的任何建议,她都会想很多理由不去做。我在想,是不是因为她给我提的建议,我一般都会赞同她(只要不影响大局,我给她足够的尝试机会)。某一天晚上我认真分析了下,感觉是因为自己实际上没有实权,所以她不听我的话。或者是我的管理方法不对?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向上司寻求帮助,上司抛给了4个问题:
1. 管理的工作确实不像我们想象中的这么简单,管理管的是什么?
2. 管理的本质不是关系本位,而是影响力本位。什么是关系本位?什么是影响力本位?
3. 新生代有什么样的特点?这个是否有去分析过?
4.管理不是一劳永逸,我们学习的管理工具有用到吗?
我的思考是:
1、管理=管+理。管,要管好自己、管好他人。理,就是梳理,梳理自己过往的工作经验/业务经验。
管理,我觉得可以从五个方面入手:
(1)思维上:我们常常有第三种选择。当她对我征求意见时,我除了给建议和不给建议外,还有第三种选择,那就是向她提问(GROW模型)。
A、你觉得做这件事情的目标是什么?你希望达到什么样的成果?如果需要量化的话,拿什么量化你的目标?
B、你觉得这样做达到你的目标了吗?你如何知道这个事实的?效果如何?这些事情都与谁相关?他们分别持什么样的态度?
C、你有哪些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在相似或者相同的情况下,你听过别人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那如果这样做的话,结果是什么?哪一种选择你认为是最有可能成功的?这些选择的优缺点是什么?请陈述你采取行动的可能性,1到10分,你的打分是?如果调整某个指标,你觉得调整哪个指标可以提高行动的可能性?还有吗?
D、你打算怎么做?何时是最好的时机?哪些资源是必须的?可以寻求哪些人的帮助和支持?如何获得支持?
(2)情绪上:要时刻感知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状态,即“察言观色”。
(3)行为上: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行为是否让他人觉得舒服。
(4)精力上:要让自己时刻都是一个精力充沛的人,用自己最好的精神状态影响他人。
(5)时间上:让自己的时间是从容的,保持一个大部分时间都在做重要而不紧急事件的状态。
2、管理的本质,不是关系本位,而是影响力本位。
什么是关系本位?“关系”指关系主义、关系取向或关系中心;本位指活在关系中的人,对自我处境的觉察与寻找。此理论受存在主义的影响,认为人生是在寻找“我是谁?“我在哪里?”的过程中,存在感来源于意义与价值的发现——自己正在成为自己。其本质是角色,经过内化成为个人的关系模式,表现为个人的角色定位与角色认知,决定着角色责任。
什么是影响力本位?影响力本位是跳出自我角色,从他人角度来思考问题的做法。最经常的做法是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的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思考方式。
所以,管理,就是要关注对方想什么,要什么,站在对方的角度去处理问题,获得对方的共鸣。
3. 新生代有什么样的特点?
95后,已经开始步入职场。作为85后的我们,必然需要跟他们打交道。
(1)新生代员工的特点
A、兼有积极与消极的工作态度;
B、多变的职业观念;
C、对成功有独到的界定;
D、对权威有自己的看法;
E、不喜欢循规蹈矩的工作;
F、忠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不是自己的工作。
(2)那么,如何管理呢?
A、以开放式的双向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B、采用个性化的激励手段;
C、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同时给予他们充分的授权;
D、平衡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4.管理不是一劳永逸,我们学习的管理工具有用到吗?
我认为可以使用的工具有:
(1)头脑风暴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且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想法是对的。定好目标后要引导他们说出来,然后一个个去讨论和验证其可行性,这里可以运用GROW模型。
(2)项目管理
用项目管理的思维引导他,放手让他去做,鼓励他去做流程图、甘特图、微观计划表等,让他体会工作的成就感。
(3)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当我们85后还在为吃饭、安全感而奋斗时,“95后”更在意获得尊重和自我实现。有人一毕业就合伙种地,尝试生鲜电商;有的开淘宝店、加入微商,平常“一言不合”就旅行;还有的在家“玩”音视频,宁肯“吃土”也不委身打工……他们在追求有趣,追求自主,追求表现自己。所以,我们可以多给他们展示的空间和舞台,鼓励他们勇于实现自我。
如果你觉得文章对你有帮助,请随意点赞、打赏或留言。谢谢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