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少年时的一件事令她印象深刻。她的爸爸积极奋进,勤奋刻苦,尽管出身贫穷,但却在热爱的行业取得一番成就。爸爸从小也鞭策她长大以后要努力赚钱。一年冬天爸爸开车带她出门,路过一个艰难地骑着三轮车的收废品的师傅,车上装满了各种各样的脏乱的废旧物品。父亲转头对她说:“以后要好好赚钱,不然就和他一样,过这样的生活。”听到这句话,她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和恐惧,感觉长大太可怕了,真希望不长大。
成年后,D工作有能力,收入可观,却仍感到焦虑,认为钱赚得不够多,自己很没用,同时又觉得愤怒,因为总觉得身后有鞭子在抽着她往前跑,而她并不想过这样的生活。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发现,成功、赚足够多的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变成一件必需的事时,带给我们的是巨大的压力和恐慌。D清晰感觉到自己必须要获得成功和金钱,但又觉得这似乎不是自己的想法,这也并不是必须的。
了解了无条件接纳后,我们会发现获得成功,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是一件很好的事,但真的并不是必须的。
另外,要警惕“优秀”和“成为更好的自己”这些概念。因为“优秀”和“更好”并没有一个标准,我们的存在本身,就是有价值的。即使无法成为更好的自己,也不代表我们本身是不好的。
无条件接纳告诉我们,无论任何时候我们都不需要去评价自己和他人。我们大多数人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理想化形象或画面,并用蛮横的“应当”折磨自己。这类蛮横的“应当”和“必须”几乎是导致我们自我贬低、攻击、毁灭的主要原因。
健康的欲望是好的,我们当然希望成功,希望有美好的生活,当我们暂时无法获得,也可以不产生愤怒和攻击。
极端的欲望是危险的,比如想让某人永远只爱你一个人,这很容易失败。要有一个“失之不忧,得之不喜”的心态,对于事物的变化不要太过在意。不过需要更正一点,失去时是可以忧伤,得到时是可以喜悦的,我们接纳所有的情绪和感受,因为如果我们没有对生活中的不幸遭遇感到一定程度的悲伤和懊悔,就不会努力阻止这些事情的发生,也不会寻找新的朋友,不会费心去找替代性的感足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