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64讲听课笔记

164讲听课笔记

作者: 欧阳木木 | 来源:发表于2023-01-26 09:41 被阅读0次

    164讲 孝文帝改革:来自皇太子的反抗

    主讲:姜鹏

          孝文帝迁都洛阳,进行汉化改革以后,有一个人用亲身行动表达了自己的不满,这个人就是太子元恂。童年时期的元恂很可怜,因为北魏当时实行子贵母死的制度,所以元恂出生以后,他的母亲林氏就被赐死了。等于说元恂从小就没见过妈妈,是被曾祖母冯太后带大的。等到太和十七年(493年)的时候,孝文帝正式立十二岁的元恂为太子。

          元恂刚成为太子没多久,孝文帝就带着他一起到洛阳了,按理来说,不管在平城还是在洛阳,元恂当上了太子,应该高兴才对,但是到了洛阳以后,元恂反而非常郁闷,为什么呢?因为别看这个时候元恂才是一个十二岁的小孩子,但是史书上说他“体素肥大”,就是说身材高大,而且十分肥胖,体格像个成年人一样。平城和洛阳这两个城市比,那肯定是洛阳更热,所以习惯了平城气候的元恂一到洛阳,就说受不了这里的闷热天气,想要回平城去。

          按照我们今天的话说,元恂这个小孩就是不想跳出舒适圈。除了不喜欢洛阳的闷热天气以外,元恂还讨厌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孝文帝派人送给他汉人的服饰,他都扔在一边,私下里还是穿胡服。所以总的来说,元恂在洛阳过的很不舒服,想要回到平城的意愿也越来越强烈。很快,他的这种想法转变成了现实。

          太和二十年(496年)八月,孝文帝前往嵩山,元恂就趁着这个机会,先是杀死了阻碍他回到平城的大臣,然后找来快马,准备出城。幸亏这时候负责守卫皇宫的官员得知了太子的意图,马上下令关闭城门,不准任何人出入。

          不久之后,洛阳方面派人把这件事告知给孝文帝。孝文帝得知以后,大吃一惊,他怎么也没想到十几岁的太子居然能做出这么大胆的举动,于是当即决定返回洛阳。两人一见面,孝文帝当然是非常生气了,先是劈头盖脸地训斥了元恂一番,然后抄起木棍就往元恂身上打,自己打累了就把木棍给弟弟元禧,让他接着打,到最后俩人一共打了一百多棒。这个时候的元恂才十几岁,哪经得起这样的体罚,当即遍体鳞伤,皮开肉绽,后来足足才床上趴了一个多月才逐渐恢复过来。

          事后,孝文帝下令废掉元恂的太子之位,并且派人把元恂软禁起来,每天只送一些粗茶淡饭。有听众可能会觉得,孝文帝做的有点过分了吧?元恂毕竟是长子,孝文帝训斥也训斥过了,体罚也体罚过了,怎么还把太子之位给废掉了呢?这就和我们上一讲介绍的内容有关了。 孝文帝推动汉化改革,一直都遭到鲜卑族保守势力的反对,为了遏制这股力量,孝文帝下令禁止人们返回旧都平城,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元恂居然想要带头违抗命令,回到平城,这不是公开和孝文帝作对吗?

          所以孝文帝不得不把元恂的逃跑上升为一次政治事故,他指责元恂说,“古人有言,大义灭亲。今恂欲违父背尊……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大祸”。这个话说的非常重,但孝文帝念及和元恂有父子之情,并没有痛下杀手,对元恂最重的处罚就是废掉了他的太子身份。可惜的是,紧接而来的一次叛乱,却把元恂推上了断头台。

          当时北魏有一位资历很深的宗室大臣,名字叫做元丕。孝文帝提出汉化改革以后,元丕就仗着自己资历深,拒不配合。孝文帝觉得元丕年纪大,又是自己的长辈,不好多说什么,所以并不强迫他。而这个元丕呢?也真是非常执拗,当时满朝大臣都按照孝文帝的要求,穿着汉族服饰,唯独元丕,还是穿着胡服。

          久而久之,元丕觉得孝文帝是不敢拿自己怎么样,居然和其他叛臣勾结起来,企图密谋反叛。但他们这群人保密工作做的不好,叛乱还没开始消息就走漏了。孝文帝得知以后,马上让元澄去处理,元澄就是咱们上一讲里面介绍过的,推动孝文帝改革的强力支持者拓跋澄。孝文帝改革的一项措施不是改姓吗?所以这个时候他就改名为元澄了。

    元澄的能力很强,他收到命令以后,该抓的抓,该审判的审判,很快就把这场叛乱扼杀在了摇篮里,元丕也被贬为平民。按理来说,这场叛乱的规模不大,对北魏也没有造成什么实质性的影响,但是这场叛变却改变了孝文帝的想法。

          到这个时候,距离孝文帝迁都洛阳已经有两三年时间,孝文帝原本以为,汉化改革已经在稳步地推动了,但是这场政变一发生,他认识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北魏政局其实暗流涌动,有些鲜卑贵族不仅不认可他的汉化改革,甚至有密谋反叛的野心和胆量。所以从这以后,孝文帝也加深了对反叛力量的警惕和仇视。

          此时的废太子元恂肯定对自己的鲁莽感到非常后悔,觉得要不是自己脑子一热,非要回到平城,现在还是北魏的太子呢,所以元恂每天也不敢做什么出格的举动,只是礼佛诵经,忏悔不已。可是,就在元丕叛乱被平定四个月之后,有人密报孝文帝,说废太子元恂正在和身边的人密谋反叛。

          要说元恂真的在准备叛乱,我觉得可能性不大,一是因为这个时候元恂才十五岁,就是一个比较单纯的小孩,被废以后整天都在忏悔,怎么会想到起兵反叛呢?二是因为元恂就算再愚蠢,也不会觉得以自己的实力能够击败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孝文帝。所以元恂反叛的消息很有可能是误传,或者是诬告。但是孝文帝不这么想,刚刚经历了元丕叛乱,他整个人的神经都是紧绷着的,一听到废太子要反叛了,就干脆派人带着诏书和毒酒到关押元恂的地方,让他自杀了。元恂的命运还是很惨的,虽然贵为孝文帝的长子,但死了之后穿的还都是再平常不过的普通衣服,就连用的棺材都是质量最差的那一等。

          说到这大家应该也能感觉到,孝文帝推动汉化改革,其实是一件很冒险的事情,阻力非常大,第一,皇室贵族有人反对,代表人物就是废太子元恂;第二,重要大臣也有人反对,就是以元丕为首的反叛力量。所以等到平定元丕叛乱、处死废太子元恂以后,北魏统治集团的分化现象就越来越明显,以孝文帝为首的改革支持派和鲜卑贵族中的保守势力,这两股力量的矛盾也越来越深。那么到这个时候,孝文帝需要做的事情就更多了,提出改革是一时的事,但让大家接受改革,把北魏的统治力量拧成一股绳,却是一件长久的工作。可惜的是,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孝文帝死了。太和二十三年(499年),也就是迁都洛阳之后的第五年,孝文帝感染疾病,很快病死在行军途中,死时年仅三十三岁。

          孝文帝的死,使得北魏的政局更加动荡,汉化改革所带来的问题,也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不断沉淀,最终触发了摧毁北魏政权的一个重要事件,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六镇起义。六镇起义又是怎样一段历史呢?我们下一讲再来分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64讲听课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gid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