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当事人若是女大学生,通常会被着重强调,诸如“女大学生深陷传销失联数月”,“女大学生考驾照四年终成功”,我们的新闻老师还曾以媒体对女大学生形象的构建为主题发了一篇论文。
好像女性和大学生这两个词捆绑在一起,立马会生发一种攫人的魔力。
看到有文章分析说,女大学生被“污名化”,媒体的议程设置功不可没。
在这里我不作论文式的分析,谨从身边的同学谈起,其实,大家都是再普通不过的女孩子。
┄┅┄┅┄┅┄┅┄
学业
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文科生,不同于一般高中生高二才开始文理分科的传统,我高一入学时就已经分科。全班三十余人,在男生人数的鼎盛时期全班也仅有五名男生,临近高考时我们班仅剩一名男生,我有记忆的中学生活都是与女性群体为伴的。
高考后择校时,我毅然选择了号称男女比例7:1的理工院校,虽然当时从各方面的条件衡量来看我都更适合去隔壁的华师。
大学自然也选择了和高中时期一脉相承的文科专业,全班28人,女生就有21人之多。
不可否认,每个人所处的圈子都会对自身成长和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这种圈子文化的影响更为明显。
就对学业的执着来看,本科21名女同学中,有6人国内读研,5人国外深造,这其中不乏本科毕业工作一年后又继续回到大学校园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的。
本科有位女同学Z小姐,大四那年在忙着考雅思的过程中还跑了好几场招聘会,最后签了一家世界500强的外企,那时与我聊天说起工作来状态颇佳,虽然同部门有毕业于剑桥大学的英国美女令她压力不小,但Z小姐很能适应环境,几天下来已经乐在其中。
当然,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别人在羡慕她的好运时我十分清楚她的成功绝非偶然。
大四上学期临近期末的时候,武汉的气温已经降至一位数,我在晚九点多接到Z的电话求助,让我到车站接她,那时她刚从一个招聘会现场回来,偏偏晚上刮风又下了大雨,身着薄薄的职业装又没有带伞的Z小姐无奈拨通了我的电话。
赶到车站时看到在冷风里瑟瑟发抖的Z小姐我既心疼又钦佩,努力生存的Z小姐在我看来已经将那些身在顺境仍旧抱怨生活的人甩出了一大截。
有段时间我心绪很乱,Z陪着我逛街喝下午茶,豪情壮志地讲述她的心境转换过程。Z有着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她有段时间疯狂地健身,练郑多燕的塑形操。她说,每次手脚撑地,看着自己的汗滴在地板上汇成一滩水,大汗淋漓过后心情格外舒畅。
毕业那段时间我感冒,Z小姐去公司报到那天我拖着病身送她去车站,看着她一路上的处事态度,觉得这样的女孩真是不可多得,事事亲力亲为且能够尽善尽美,一个人带上行李就可以向另一个城市出发,义无返顾。
毕业一年后,她又考了香港城市大学的硕士研究生,重新回到大学校园,如今已经毕业,依旧在职场里如鱼得水。
┄┅┄┅┄┅┄┅┄
工作
身边已经参加工作的本科同学大部分找的都是与本科专业较为对口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会计、法律、文案策划、教育等领域。
也有工作与所学相差甚远的例子,有位关系交好的女同学本科在川大读的人力资源,但因自身兴趣所致从未放弃英语学习,毕业后顺利通过一家国内数一数二的教育机构的面试,成为一名专业英语老师,待遇极其丰厚。
高等教育不一定能为我们提供无忧的前程,它可能只是将人放在那样一种环境中,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地将人打磨锻造。
以寝室这个小群体来分析,我们寝室四人课余都有兼职工作,基本能够应对日常花销,也就是说,家里每年只需为我们支付学费,生活费由我们自理,当然,能力更为出众的话,学费也可以自己承担。
我们四人同在院里的不同部门兼职,担任兼职辅导员或辅导员助理,日常工作内容也就是处理教务相关事宜、文件的上传下达以及方案撰写。
毕业后留校担任辅导员或助教也不失为一个好的职业选择,事实上也有不少学姐做出了这样的就业选择。
除了在学院兼职之外,我们还会找一些文案策划、网上授课或者公众号管理这类时间较为灵活的兼职,随时可以操作,工作内容也正好和专业对口,至少是能够胜任的。
以个人经历来看,这类时间灵活的兼职比需要坐班的工作性价比要高,单从报酬而言也更丰厚。
┄┅┄┅┄┅┄┅┄
生活
英国女作家伍尔夫《自己的房间》中曾写,“我希望大家能想方设法拥有自己的钱财,允许你去旅游无所事事,去思索世界的未来或过去,沉湎在书本中或在街头闲荡,让思绪汇入街上的潮流中。因此,我所以要大家去挣钱或拥有一间自己的房间,是劝大家生活在现实当中,不管你能不能说出自己的感觉,看起来,这都是一种活泼泼的生活。”
从精神上的独立和空间上的独立来看,这一段话非常适用于当今女性。
以我身边的同学来看,她们都有自己固定的兴趣爱好和休闲方式,诸如健身、书法、舞蹈以及学习某一种乐器或小语种,这些事情不需要三五成群,更多是需要一个人静下来专注于眼前的事,换言之,强大的耐心才能耐得住这样长久的修身养性的时间。
Z小姐忙着跑宣讲会那段时间,阿火已经保研,无需忧心工作,她年年专业第一,拿一等的奖学金和各种荣誉称号,生活非常有计划,人缘也极佳。
阿火也就是我现在的室友,同窗七年同寝三年,是对我大学生活影响最大的一个人。
和阿火熟络后知道,她曾同时做过三份兼职,常常是从办公室里出来就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处。但阿火如此努力并非因为缺钱,她的目标非常清晰,自己挣钱看尽可能多的风景,国内大部分景区包括港澳台她已经游遍,研一暑假又自费游了欧洲二十多个国家。
我很佩服阿火的是,她一个十分清楚自己目标和方向的女孩子,想要学什么做什么会立刻付诸行动。她读研期间开始自学乌克丽丽和小语种,都是颇有起色,曾在院里毕业晚会上表演弹唱,日语也能进行基本交流。
不止阿火,室友们对旅游似乎都有一种特别的热爱,比起说走就走的旅行,她们的旅行更多的是一种情怀的追寻,会因为某个打动自己的场景或细节而决定去往某个国家或城市,在此之前对所要去往的地方的风土人情一定会做详尽的了解,出游前对于路线和美食也都会做好攻略,整个过程尽量从容。
当然,出去旅游人人都会,但在求学阶段能够cover全部生活费用及旅费,的确让我很惊讶。
我本是一个习惯了家里给钱的人,迫于室友们强大的生存能力,我研二开始加入她们的行列。到研三,已经能够自己支付近1w的学费,自己挣钱去了西安云南和安徽。
免有歧义,还想细说一下,我们是怎么挣钱的。因为研二下学期开始课程基本都结束了,除了日常研读文献写论文,还是有大部分空闲时间的,如果非要说没有空,那晚上总是有时间的。
首先我们都有奖学金,这个毋庸多言。
个人兼职的话,我曾帮一个地产项目管理微信公众号(不需要坐班,线上操作,时间自由),包括铺排、撰文和排版,一个月工资是2500RMB。阿火会帮企业写采访稿,最高一篇600RMB,最少也有200RMB,在学院兼职期间,每周坐班4天,一个月也有1200RMB,另外的室友会线上讲课,或者假期值班。此外,每到期中期末,学院会需要监考老师,一场平均60RMB的样子。
所以,在保证学习的前提下,养活自己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这点我也是从室友们身上学到的。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这是我的切身体验。
┄┅┄┅┄┅┄┅┄
婚恋
《奇葩说》热播的时候,有一个辩题:高知女性当全职太太是浪费吗?
这个辩题在我们小群体范围内也激起了讨论,大部分人是不愿意当全职太太的,并不是出于浪费不浪费的考虑。
很多女同学的价值观和人生追求都是朝着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向出发的,要求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和精神追求,对于婚姻和恋爱态度也与此一脉相承。
的确,很多女研究生有天生的完美主义倾向,这不仅体现在学术追求,还影响着她们的恋爱观。
有研究称女研究生对于异性的外表、身高、年龄等外在因素不似一般女性那样在乎,她们更看重对方的内涵,对学历的要求比较高,女研究生对于喜欢的异性,一般会采取比较含蓄的方式,这占接受调查者的60.9%,选择暗恋绝口不提的人占到10.7%。(此段摘自网络)
媒体对于高知女性的婚恋问题的夸大性报导并不能以偏概全地囊括所有高知女性,我身边的高知女性群体并不像媒体渲染的那样恨嫁和苦大仇深。
因为精神和经济都可以独立,对待爱情和婚姻都是随遇而安的心态,不会排斥也不会因为亲友的压力而急于脱单,“面包我自己会挣,给我爱情就可以”,这是和室友们聊起婚恋话题较常听到的说法。
有一位和男友从大二谈到现在(研三)的朋友,和我聊起恋爱经时提到,每次和男友发生矛盾她都会尽量克制自己的脾气,等双方都冷静后再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讲道理,谁的错谁领,久而久之,双方有任何问题都能有商有量,矛盾也越来越少,但每隔一段时间仍会花一定时间彼此交流思想和生活现状。
┄┅┄┅┄┅┄┅┄
毕业在即,有了这么一篇碎碎念。
可能我以上所言都是积极阳光的一面,但都是我身边真实鲜活的存在。我喜欢这些生活积极阳光的女孩子们,身处何境都能自己开疆辟土造出一座城来,将自己经营好,永无后顾之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