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一组父母殴打孩子的视频引起热议。视频中,遭受父母毒打的孩子没有反抗也没有求饶,而是乖乖的接受父母的拳打脚踢,似乎已经麻木了。这对父母之所以受到众人的谴责,是因为殴打的程度和方式已经超出了一定的容忍范围。大众谴责的重点在于行为太过分,而不是打孩子这种教育方式。
如果像电影《狗十三》那样父亲用打一顿来教育女儿,恐怕就很难招来舆论的谴责,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这样在疼痛中成长的,我们已经习惯了,也已经麻木了。
1、父母都喜欢乖孩子
大部分父母打孩子的时候都是想着为孩子好,希望孩子能够懂事听话,变成乖孩子。但是父母为什么喜欢乖孩子呢?
是不是因为乖孩子好管教,节省了父母很多心力?是不是因为乖孩子能获得老师的喜爱和朋友的称赞?是不是因为乖孩子更能彰显出父母的荣誉感?
作为父母,我们习惯性的站在成人的角度权衡利弊得失,却很少站在孩子立场进行思考。
例如《大卫不可以》系列绘本争议就很大,很多家长不明白为何这样的绘本会成为经典。这些家长反映,孩子看了之后就会模仿大卫的行为,变得调皮捣蛋,更难管教了。但是也有很多家长却觉得这套绘本充满了童趣和童真,也体现了父母对孩子的爱和包容。
家长的回应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这除了和教育理念有关,其实还有一些深层次原因,那就是这些父母童年时的经历,也就是原生家庭的影响。
苏珊在《原生家庭》里说“在一个家庭里,丈夫对待妻子的方式、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都可以反映出某种隐含的观念,都是在父母身上习得的行为。”
孩子在幼年时受到的影响,将会贯彻他的一生,即使成年后他的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都会有父母的影子。
2、父母就是这样变乖的
电影《狗十三》中,李玩因为痛失爱狗,伤心愤怒之下失手推倒了老人,结果招致父亲的一顿痛打,李玩从开始的反抗、哭泣,最终变成求饶,屈服于父亲的棍棒之下。
李玩的父亲一边打一边心疼,他是爱孩子的,至少他是这么想的“我这是为她好。”
从他对待老人的方式我们就能知道,他也是这样成长的。在严厉的打骂中,学会看人脸色,学会见机行事,学会隐藏自己,学会扮乖。在教育子女的时候,他毫无察觉的沿用了父辈们教育他的方式。
从心理学方面看来,年幼的孩子需要靠获取父母的关注和认同来获取安全感和生存的资本,因此更容易在心理上对父母形成严重依赖感。长期经受父母训斥甚至体罚的孩子可能会如父母所愿变得越来越乖,越来越听话,然而他却逐渐失去独立自主性,成为父母的“傀儡”。在他教育下一代的时候,不仅不会为曾经受到的教育进行反思,反而会推崇父母的教育方式,并采用类似的手段对待自己的后代。
美国心理学家皮雅·美乐蒂说过,孩子是带着两个问题来到人间的,第一:我是谁?第二:我如何活下去?他们为了生存需要父母给予注意力、时间,对他们的感觉给予肯定、指引和示范。
为了获得父母的注意力和时间,面对严厉的父母,孩子宁愿放弃自己的主观思想,顺从父母的意愿,变成父母希望而不是他们想要成为的样子。在这种思维模式下长大的孩子,成年后通常具有讨好型人格、缺乏自信,毫无主见,也找不到自我价值感。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成年后,常常会感到困惑,觉得生活无聊,没有目标,对生活失去兴趣。
有些人沦为工作狂,靠升职加薪来证明自己;有些人则喜欢卖弄和炫耀,靠别人的羡慕来获得价值感;有些人则爱财如命,他需要财富弥补儿时缺少的安全感。
空虚和迷茫总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突然侵袭,他们找不到自我价值感。这些珍贵的东西早已在成长的过程中,在父母的打骂中消失殆尽。
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的带有父母的影子,我们很难完全摆脱。但是至少我们要学会承认错误,别让根深蒂固的观念一代代传递下去,别让孩子遭遇和你同样的不幸,不要让成长剥夺了孩子的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