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枕水而卧,一梦千年——正在消失的吊脚楼

枕水而卧,一梦千年——正在消失的吊脚楼

作者: 匠粉 | 来源:发表于2018-03-26 14:47 被阅读11次

    苗族是蚩尤的后裔,

    与炎黄子孙一样拥有古老的血脉。

    他们曾经历过几千年的苦难,

    在历史的浊流里磨炼出了勇毅的品质。

    (盛装的苗族少女)

    坚强的苗族人从上古走来,

    逐渐向南、向西大迁徙,

    进入西南山区和云贵高原。

    在世代与自然的斗争中,

    苗族人逐渐向南、向西大迁徙,

    进入西南山区和云贵高原。

    背倚山川,逐水而居,

    从陡坡峭壁上攀崖筑屋。

    吊脚楼,也叫“吊楼”,

    是西南地区苗族、壮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

    吊脚楼多依山靠河就势而建,

    呈虎坐形,

    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

    吊脚楼属于干栏式建筑,

    但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

    干栏应该全部都悬空的,

    所以称吊脚楼为半干栏式建筑。

    在山高坡陡的西南地区,

    吊脚楼完全依山就势,

    远看,鳞次栉比,高低错落,

    轻健而不失雄伟,

    顺势而上,起伏迭宕,

    于绿影婆娑中傲山视水,

    尽享大自然的思泽。

    传统吊脚楼以茅草或杉树皮盖顶,

    苗人依地形立木桩,

    择黄道吉日,

    主人祭梁之后,

    才可开工。

    木桩上置楼板为屋基,

    将前半间房屋托起,

    后半间则凿崖为坪。

    构驾采用较小的木材,

    直接在柱头上接承檩椽,

    密栽成排架。

    其间开槽接隼,

    穿枋插木,

    墙壁围以木板,石板,

    或用竹笆抹以泥灰。

    (临水吊脚楼)

    苗族吊脚楼大多顺坡就势建于坡地或河边,

    建于溪边的,

    常将吊脚楼悬伸于溪河之上,

    下撑以数丈高的木柱,别有风情。

    (依山傍水的吊脚楼)

    传统吊脚楼分上下两层,

    上层通风、干燥、防潮,是居室;

    下层关牲口或用来堆放杂物。

    吊脚楼房屋构架简单、形无定式。

    顺势而造,是自然在建筑中的投射,

    是苗家人与自然和谐的相处方式。

    苗寨吊脚楼连同相关习俗形成了苗族吊脚楼建筑文化,

    它对于苗族社会文明进程和建筑科学的研究具有极为珍贵的价值,

    是研究苗族历史和文化的“活化石”。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居住理念的改变,

    苗寨的年轻人不再愿意居住吊脚楼,

    更无兴趣学习相关营造技艺,

    吊脚楼建造匠师后继乏人。

    (西江千户苗寨)

    吊脚楼营造对地质、木材都有一定的要求,

    防山体滑坡、防火的任务较重。

    目前,苗族吊脚楼建筑技艺文化的延续和现存实物保护都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挑战。

    那些精巧的吊脚楼,

    在静默中有了岁月的凹痕,

    有些甚至已被闲置,光芒不再。

    在古朴与现代的交接中,

    保护和传承显得更为重要。

    无论你是喜欢收藏的还是喜欢工匠作品的,都推荐你添加:非遗世家,我们每天都会不停的输出对匠粉们的精神食粮,如果文章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希望你给我们评论提出,匠粉期待你宝贵的意见!

    为了让身边更多人了解非遗,欢迎转发匠粉此文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枕水而卧,一梦千年——正在消失的吊脚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jdrcftx.html